从致知到践行: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逻辑建构*——以秦岭生态保护教育为例

2021-01-02 20:49西北大学赵伟力于佳丽
区域治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思政课文明育人

西北大学 赵伟力,于佳丽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建设环境美丽和生态平衡的国家一直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不懈追求和共同努力下,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本土化,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增添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理论一旦掌握群众,也会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教育是理论与现实相承接的着力点,而教育最普遍最有效的途径则是高校的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高校青年学生。高校以育人为本,在新时代如何培养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本文立足思政课探析在高校中如何建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使学生认知生态文明思想并在生态文明活动中得以践行。

一、认识论逻辑:搭建信仰之基——明理

诚其意,致其知。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而不断明朗并深化,作为理念性的存在对实践活动的展开具有指导意义。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并树立生态保护理念是二十一世纪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性作用。生态文明教育是普及生态保护理念的重要渠道,也是新时代构建“美丽中国”战略的必经之路。这要求高校加大对认识主体的教育力度,促进其不断丰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识和理解,正确揭示并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在新时代创造性地诠释自然和人的关系,加快实现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转向,增强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自觉,进一步丰富实现“美丽中国”的世界观基础。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人”本质的理解,学生是处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现实的人”,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学生生态认知方面的不足,根据现实需要对主体进行全方位教育,以提升教育质量。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机制与形式的守正创新,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掌握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生态文明理念,用正确的生态观去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在高校中培养出一批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并自觉传播生态观念的“生态人”。思政课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强调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种生态教育极大扩大了传统教育的范畴,不是把教育目的局限在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范畴上,而是在立足于实践与人的自我需要基础上把认识对象扩展至人与自然的方方面面,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使大学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更深刻的了解,自觉形成遵循保护自然的行为规范。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哲学部分的教学中,渗透生态哲学的概念和意蕴,引导学生用基本原理去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生态问题,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础上增添新内容,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清晰的思路。

二、价值论逻辑:筑牢精神之魂——崇德

天人同源,天人相应。自然界和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时要将整体观念作为出发点和基本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自然生态和人的活动是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一方面,从作为真理的自然规律来看,自然界是人类生命存在和进化的源头与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与自然形成一种空前的对立统一关系,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正视生态问题,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意蕴并紧跟生态教育引导学生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去展开面对自然生态的认识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主流的生态价值观念,克服错误的生态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从作为价值主体的人来看,“人”是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康德“人是目的”的经典论断为高校的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到“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人的认识活动建立在真的规律,于此展开的实践活动则按照一种美的规律来构建社会的某种善治去实现德育目标。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主体,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生态文明教育要做到“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互结合,在传统的一切以人为目的的“人类中心主义”与否定人自身特殊性的“自然中心主义”基础上建立一种价值主客体双向肯定的价值观。

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旨归实现从“必然”到“自由”的转变,即达到学生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指导实践活动的目标。康德给出了由他律向自律的道德原则转变的答案,从批判哲学出发试图通过教育建立一种主体性的道德原则,道德教育应从独立于人并外在地强加于人式的外在实在论向非外在实在论的建构主义转化。如何实现他律向自律的突破呢?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要在坚持“以本为本”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教育来培育新时代下的生态人。

在培育高校学生生态价值观的思政课中,除了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外,还要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为生态教育服务,展开合力共同培育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此外,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运用,思政课也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开辟出富有时代特点的专属思政课的“线上课堂”“课下助手”等。最后,高校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参与课堂回归课堂,由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地位。

三、方法论逻辑:把稳教学之舵——力行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观点贯穿于马克思的所有经典著作,彰显着生态思想的真理光芒,在今日对我们建设生态文明仍具有借鉴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应该成为面向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目标,并指出高等教育应重点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着眼于实践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在高校思政课育人的全过程中,为了实现全方位育人和育人效果最大化的目标,实践育人可作为课堂的延申环节对课堂理论育人进行补充与升华。教育教学活动中“实践”的对象为施教主体、教育的对象即客体以及中介环节即进行教育活动所运用的手段、程序和方法。

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所在。学生的自我实践是认识的直接来源,教师作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人物必须做到视野要广,把问题讲深讲好一定要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引领青年学生深入到实践活动中去观察、研究自然生态系统,从而服务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态文明教育应体现在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特别要通过中介的方式检验学生对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受教育程度,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实践中去。引进课程教学的新手段与新内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为“教”和“学”提供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教学内容上,高校教师在渗透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教育思想的同时分析秦岭生态保护的显著成效,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启发式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创新传统教学模式调动校园青年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培养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体验大美秦岭的同时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良性循环的文化伦理形态。例如教师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加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调研或植树活动,践行生态保护理念。

“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实现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即经过“人类社会实践——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文明建设”三阶段,两次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其中确立生态文明保护意识是从初级阶段的实践到高级阶段实践的桥梁,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纽带。因此确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反思人与自然关系,总结应对生态困境的正确经验并作为指导思想落实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中,成为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互利互惠式改造世界的前提条件。确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最有效的形式是在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而教育载体则是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政课。将生态文明教育和思政课有效耦合并实现教育一体化要达到“1+1>2”的融合效果,既要从“读万卷书”来,到“行万里路”中去,又要在“践行”中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新时代通过新征程将经验上升为真理性的认识,即在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学过程中立足“真理尺度”并突出“实践取向”,向高校教育的“自由王国”进一步迈进。

猜你喜欢
思政课文明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请文明演绎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漫说文明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