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劳动精神培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融入*

2021-01-02 20:49福建师范大学张悦
区域治理 2021年27期
关键词:劳动精神时代

福建师范大学 张悦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号召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思政课中融入劳动精神的培育有助于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涵养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积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新时代劳动精神的主要内容及时代价值

(一)新时代劳动精神的主要内容

1.努力奋斗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换来了国家的飞速发展,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进入新时代更需要努力奋斗,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靠的是敢奋斗、能奋斗、善奋斗的党员干部队伍,靠的是不断提升的奋斗本领[1]。新时代的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2020年,这个不平凡的一年,涌现出了很多具有奋斗精神的“90”“00”后青年。例如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徐卓立,在2020年2月,19岁的他跟随爸爸一起参与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中的每一项任务都非常艰巨,但是他“一咬牙,一跺脚,也便坚持下来了”。

2.开拓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实现技术改革和发明创造,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体力劳动更多转向脑力劳动,以更高的效率和质量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新时代的劳动精神需要激发人民的创造力,积极弘扬创新精神,不断推陈出新,由被动劳动转向自主劳动、由传统的手工劳动转向高科技含量劳动,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劳动创新的时代进步意义。培养新时代青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所在。首先,在学校课堂教学中需要创设一个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运用情境式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做到手脑并用,有利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为人民服务

社会的物质财富由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发展的成果也应由人民共享。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让人民享受到发展成果。政府要积极解决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如就业、医疗、住房等,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新时代的青年更应有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社会主义劳动精神。例如,爱岗敬业模范人物庞娜,在红梧地区管理委员会任职,她始终把做好红梧搬迁群众的生活与生产发展工作作为自己首要的政治任务。“奉献是一种快乐”,在工作中,庞娜同志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准则,竭尽全力,为人民服务。

(二)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时代价值

1.有利于培育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基本的含义是适应劳动的最基本需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个人的智力和体力要尽可能多方面、充分地、自由地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培育中学生的劳动精神,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展

从几千年前人们的辛勤耕织,到现如今各行各业人们的爱岗敬业,勤劳的优秀品质已经融于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劳动人民创造了美好幸福的生活,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打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现如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历史时期,青年应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劳动精神,肩负起时代重任。在思政课中融入劳动精神的培育,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珍惜劳动成果,积极投身劳动实践。

3.有利于提升综合素养,增加社会竞争能力

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也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塑造时代新人的健全人格。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在社会生存上的整体竞争力,促进自身的综合发展。

三、当代中学生劳动教育现状

(一)家庭和学校重智育轻劳动教育,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在学校和家庭中,劳动教育通常不受重视。在学校中,劳动教育课仅是摆设,为了提高升学率,劳动教育课常常被主要科目占用。在家庭中,父母只注重主要科目的学习,学习之外的其他事务都由家长代做,为孩子扫清一切学习的障碍,让孩子专心学习,他们认为这是帮助孩子减轻学习负担。甚至有的家长将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

(二)教育过程重形式轻内容,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劳动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如潦草地开展主题班会或社区志愿者服务等。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老师对劳动内涵和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开展劳动教育的场地和设施也不完善,所以学生没有办法深刻理解劳动的意义,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劳动素养。因此,劳动教育收到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三)学生对劳动教育存在认知误区,学习积极性差

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只能靠辛勤劳动得以生存。如今这个万物俱备的新时代,让很多年轻人忘记了劳动依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错误导致个体劳动意识薄弱,消极对待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是给学习增添负担,会影响学习成绩。因此出现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

四、将劳动精神培育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精神

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思政课堂教学中,要将教材中有关劳动精神的内容与时政热点、相关案例结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例如,必修二《经济与社会》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3]。又如,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六课《实现人生价值》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教学可以采用议题式教学,教师围绕“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让同学们展开交流与讨论,使学生热爱劳动,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4]。

(二)在实践活动中培育劳动精神

2020年修订版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指出,思政课的课程性质是一门活动型学科课程。现如今高中生的劳动意识薄弱,劳动机会减少,导致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懂得美好的生活需要在劳动中实现。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挖掘劳动教育资源,使学生充分感受劳动的过程,体会劳动的意义,收到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教育效果。例如,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六课《实现人生价值》的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水稻种植基地,亲身体验种植过程,并记录心得,大家共同分享交流,有利于将课堂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

(三)在评价机制中反馈劳动素养

劳动素养现如今已成为考核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科学有效地评定劳动素养是目前学校和老师面临的一个问题。首先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使评价更加客观、全面。其次是评价方式多元化,除了通过笔试方式,还可以通过运用观察法、建立劳动成长档案袋等方式来反馈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的形成必然导致劳动教育的复兴[5]。

相关链接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劳动精神时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