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航道 以利交通 畅通天下 以利后代 访中交(天津)疏浚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贺恒

2021-01-02 21:21撰文李柏彦摄影袁丽美术编辑丁国明赵霞
求贤 2021年6期
关键词:天津人才建设

撰文/李柏彦 摄影/袁丽 美术编辑/丁国明 赵霞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人工疏通河道、挖运河、发展航运的文明古国。回首中国疏浚行业的历史,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故事耳熟能详。公元1897年,经由清光绪皇帝御笔朱批,中国第一个疏浚企业“海河工程局”在天津诞生,这家机构就是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的前身。作为中国近现代民族疏浚业的肇始,中交天津航道局有着124年的疏浚历史,而成立于2007年8月的中交(天津)疏浚工程有限公司就是这家企业的全资子公司。

作为一家现代化的专业化国际化疏浚企业,天津疏浚主营航道疏浚、吹填造地、水工及基础工程,兼营市政、水利水电、海洋工程、流域治理等业务,管理各类现代化挖泥船及辅助船舶60 余艘,总装机功率50 万KW,年疏浚能力超3 亿立方米。近日,本刊记者就天津疏浚的未来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话题采访了中交(天津)疏浚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贺恒。

记者:科技创新是一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天津疏浚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技术改革方面有哪些举措?

贺恒:良好的技术工艺水平是保证天津疏浚项目经营、顺利施工、如期履约的重要支撑。我们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持续突破“卡脖子”技术,培育增长新动能,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2020年,以公司船舶为代表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就如同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天津疏浚致力于强化企业、项目部的技术创新与研究管理体系建设,发挥项目部解决施工技术难题的研发主体作用,提升天津疏浚科技创新能力。做好耙吸船疏浚工艺智能软件开发、挖泥船泥泵性能测试等课题,推进装备应用技术研究,开展船舶适应性改造技术研发、实施、后评价工作,及时进行船舶耐磨材料的阶段性总结。

通过开展天津疏浚工程技术、质量“标准化管理年”活动,强化制度建设,针对行业和企业实际,修编《工程技术、质量文件汇编》;强化基层能力建设,每年举办一至两期项目总工与技术骨干培训班,提升技术人员的素质和管控能力。

做好疏浚施工数据的积累和数据库搭建,有效支撑经营生产工作。结合市场和生产需要,统筹做好挖泥系统、输送系统、锚型、传感器等船舶备件的升级改造。做好天津疏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加强船舶信息化技术应用,依托丰南项目实施智慧工地建设,提升技术质量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

记者: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天津疏浚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方面有哪些举措?

贺恒:近三年,天津疏浚坚持将人才供应链建设作为首要攻坚课题,在人才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上实现了转化升级。持续坚持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不止步,有效解决人才建设问题。

天津疏浚树立整体的人才建设理念,理顺并确立了“1+15+N”管控模式和管理提升工作主线,加强合力建设好人才队伍。发挥党委和领导班子“1”的统领作用,不断提升领导班子成员的人才建设理念。强化公司总部“15”间的协同配合,总部各部门、各中心共同做好人才建设规划,完善人才政策,提供人才建设平台。深化基层“N”的责任落实,基层党支部、项目部、船舶落实本单位人才建设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解落实责任,确保人才建设有效落实。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突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要以“人”为核心,牵引优化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要根据天津疏浚“十四五”规划,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思路,加大专业人才、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开发工作力度。持续做好天津疏浚人力资源分析,发挥该机制对人力资源建设的“指挥棒”作用。结合今年的对标工作要求,做好与先进外单位的专项对标工作,提升天津疏浚在外籍员工聘用、灵活用工、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管理能力。

天津疏浚突出重点,做好紧缺证书的培训和取证工作,特别是将取证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高质量完成全年取证工作,做优项目和船舶管理人员、技能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管线、机务、疏浚工艺师三支队伍建设。同时,坚持做好线上课程开发、云学院平台的应用,推进“送教上船”及天津疏浚内部对标学习工作。通过学习任务书的形式压实基层组织的学习责任,以各类讲堂建设和评比活动,激活基层组织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天津疏浚还持续打造“鲲鹏计划”等培训品牌,有效天津疏浚公司全员深化培训学习。

天津疏浚还重点关注员工职业发展、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机制的落地情况和成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制定船员管理等制度,修订员工奖惩、双师带徒等制度,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强化与高校的合作,推进与天津大学等高校建立高端人才培训机制,推动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记者:作为中国基建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地图编辑”的中国疏浚业正在走向海外。中国疏浚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表现优异,天津疏浚在这方面的情况如何?

贺恒:天津疏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坚持打造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水运建设承包商定位,近些年来,施工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大洋洲、欧洲及拉美地区,为各地区和国家的港口航道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2020年,天津疏浚面对疫情,逆势推动海外项目复工达产,诚信履约,树立海外品牌。肯尼亚拉姆港工程、孟加拉吉大港工程、印尼芝拉扎电厂工程、波兰什切青项目等多个海外项目稳步推进。其中,波兰什切青项目为天津疏浚在欧盟市场的首个项目,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开拓欧盟市场意义重大。

记者:疏浚航道、吹填造陆、码头建设……在工程建设领域,疏浚行业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您如何看待天津疏浚未来的发展前景?

贺恒: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们深挖细拓国内市场催生了新机遇。从行业形势看,传统疏浚市场基本稳定,“绿色、智慧、平安”成为港口建设的主旋律,内河航道及水库清淤的市场空间巨大。在新业务方面,水利、市政业务均是开拓发展方向,海上平台、海洋风电等海洋工程业务具有良好的市场预期。海外市场方面,“一带一路”建设依旧稳步推进,新增贸易港的建设、已有航道和港口的扩建等都为疏浚市场提供了新空间。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中交集团深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一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新征程,我们将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智慧、更大的魄力接续奋斗。全力践行天津疏浚“十四五”各项部署,实干笃行,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水运建设承包商而努力,为“百年天航、强盛天航”高质量发展贡献担当。

猜你喜欢
天津人才建设
如果天津有“画”说
人才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