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素养指向下古诗词审美教学策略探究

2021-01-02 17:18宋丽婷
课外语文 2021年28期
关键词:意境古诗词诗词

宋丽婷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提出了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其核心之一审美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提出“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方式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学生的审美素养既体现在其对美的接受与鉴赏,也表现为其对审美文化的创造。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需要带领学生挖掘古诗词里丰富的审美文化资源,提升学生审美感知和品鉴力,指导学生进行审美表现和再创造,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完善。

一、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价值

(一)和谐统一的音律美

远古时期的诗与歌原为一体,都是原始宗教礼仪的一种表现形式,唐末宋初兴起的词也是可吟可唱的,尽管诗词最终脱离音乐独立存在,却一直延续着一种独特和谐的音律美。中国古典诗词多讲求平仄、押韵、对偶,汉语语音的声调和韵脚使诗词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富有韵律。先秦民歌《诗经》和汉乐府的《古诗十九首》,都是一唱三叹、复沓回环的咏唱,其节奏舒卷徐缓,回味深厚悠长,颇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音律美感。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开头一连七组叠词,仿佛诗人的低声絮诉,那徘徊不去、凄迷哀婉、不绝如缕的愁绪通过高低错落的音节组合变化缠绕在读者的心间,久久不能消散。古诗词需要让学生体味诗词的音律与韵味,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与情感,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贯通视听一体化美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二)凝练隽永的语言美

中国传统艺术追求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趣味,古诗词也不例外。寥寥数语却意蕴无穷,古诗词的美,体现在语言的精致凝练与蕴藉隽永。杜甫的七律《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短短一句诗就写出了离乡、漂泊、客居、悲秋、孤寂、年老、多病、忧国等多层“悲意”,可见精练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情感。诗人贾岛曾在诗中写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古代诗人对自己诗句用词的锤炼可谓到了字字珠玑、呕心沥血的地步。诗词中凝练隽永的语言是其内容、情感以及美感的载体,每个字都有独特的表现意义和价值,在诗词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诗歌语言的独到动人之处,引导学生讲出自己对语言文字的审美体悟,于凝练的字词中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学习诗歌语言精彩的审美表达。

(三)物我交融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词与中国山水文人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不苛求物象逼真写实,而是追寻一种整体和谐的意境美。诗人通过对客观物象的主观选取和描摹,创造出形神兼备的形象,即通过意象的捕捉和排列来营造不同的意境,或淡泊静谧,或苍劲雄壮,或凄凉冷清,或深邃沉郁,不同的意境带来的审美体验也不同。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个意象就营造出大漠边疆苍茫开阔的意境,展现出一种雄浑的壮美,战争的紧张、自己征蓬的孤寂、仕途的失意,仿佛一切都在雄浑壮阔的美感里得到净化和升华。他的另一首诗《鸟鸣涧》,通过“花落”“月出”“鸟鸣”“春涧”这些细微动感的意象来反衬月夜春山的静,营造一种清幽空澈的意境,于其观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诗词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形象思维和整体思维来还原诗歌的画面,以身入境,让学生在不同的诗歌意境中获取多样的审美陶冶和审美体验。

(四)真挚动人的情感美

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古典诗词除了追求格律、辞藻等外在表现形式美,更讲究其中的“意味”,即有意识地选取组合意象,营造有意味的、独特的意境来传递作者的感情。诗词的情感就是诗词美感的“意味”,它能引发读者和诗人的共鸣,让读者对诗人所表达的某种特殊感情感同身受,从而激发读者的审美感情。刘勰《文心雕龙》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词所蕴含的“情”就是跨越时空连接诗人和后世读者的审美纽带。古典诗词的情感美是古典诗词内涵美的一项重要内容,尽管跨越千年,诗词中真挚动人的情感,依旧能唤起现代读者生命里最本真、最美好的心灵体验,获取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感受。在诗词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深入感受诗词的情感美,不仅能塑造他们的审美心灵,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还能进而培养他们的共情力和同理心,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

中国古典诗词是音律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的融合,在诗词教学中,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意识,能深入品味、解读、挖掘古典诗词中的审美点,才能引导学生走进古典诗词的美学世界。诗歌教学不能忽视诗歌的审美性和人文性,仅关注字句的翻译,传授答题的思路或技巧等功利性的应试方法。固化的答题模板和僵化的教学模式抹杀了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无法真正进入古诗词去切身感受它的美,审美教育被严重边缘化,审美素养的提升更无从谈起。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有目标的审美教学策略逐步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美学世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实现审美的表现和创造,借此达到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目的。

二、中国古典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

(一)指导朗读,品析字词,感受诗词的音律美和语言美

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朗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朗读不仅要求学生能流利准确地诵读诗词,还要体会诗歌的节奏起伏和音韵变化,感受诗歌变化寓于统一的音律美,将书本上无声的文字转变为有声的语言,于吟咏诵读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感知作者的情感态度。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通过停顿节奏的划分、音调的高低起伏和语气变化,于诵读中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比如李白《将进酒》的感情基调是激愤狂放,全篇诗情大起大落,由悲转乐,再到激愤,最后狂放,朗读时也要注意语气从低沉悲苦到狂放激昂,音调由低沉到高亢,让学生在有效朗读中追随诗人的情感脚步,感受那份身处人生困境却依旧狂放不羁的超拔之美。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被誉为炼字的千古佳句,“绿”字赋予无形的春风以生命感,突出春风为山林原野带来一片春色盎然的景象,兼具动感与色彩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换字”来品鉴“绿”字的妙处,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尝试运用词类活用的方法创新审美表达,提高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带领学生品析关键字词,使其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贯通学生听觉、视觉、知觉等多重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全方位的审美感知力、品鉴力与创造力。

(二)激发想象,还原画面,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古诗词的审美形象往往通过审美意象来展现,意象是客观物象融入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常常运用夸张或比喻等修辞,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构建了诗歌的审美意境。诗人们善赋予抽象事物以具象形体,诗词中不乏瑰丽奇特的想象,营造出一种独特新颖的审美意境。学生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还原诗词画面,才能走进诗人审美意境。比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语言和意象去想象描绘一幅清冷孤寂的江雪图,走进诗歌缥缈孤寂的意境,进而感受诗人那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清高孤傲与超然脱俗。教师指导学生品鉴诗歌,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发展形象思维,将诗歌的语言文字还原为画面,将自己的意绪融入诗歌情境再现意境,于意境中引发学生的审美感情。基于学生个体经验而产生的独特审美体验,教师应鼓励他们将自己所想象的画面用语言表达或文字描述出来,完成一种诗词审美的再创造。

(三)知人论世,对比阅读,感受诗词的情感美

古诗词中真挚动人的情感是诗词审美的关键所在,要让学生体悟到诗歌的情感美,离不开“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学生要了解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遭遇,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贴近诗人的心灵,切身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前,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收集关于诗词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生活经历等各种资料的习惯;课堂上,教师要依据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一定的补充梳理;课堂外,教师也要有意识地推荐诗人相关的传记或纪录片以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学生在阅读诗歌的时候能站在诗人的角度,主动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才能深入体察诗歌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教学中,对于同一诗人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诗人相同题材的作品,教师可以进行对比阅读赏析,凸显诗歌丰富细腻的情感美。例如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声声慢·寻寻觅觅》,两首词有很多相同的意象,如“黄花”“酒”“黄昏”等,且都在抒发女子的愁情,但前者是思念丈夫的闺阁闲愁,后者是国破家亡的刻骨浓愁,相似的意象营造出不同的意境,通过对比凸显出细微的情感差别,带给学生更细腻多样的审美情感体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和林升的《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同写于南宋时期,北方遗民绝望的眼泪和南方偏安王室的纸醉金迷,两种全然不同生活状态的鲜明对比,诗歌悲怆悲愤的情感也愈加浓烈。课堂上把诗词进行比较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辨析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细腻的情感,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培植多元化的审美情感。

(四)联系生活,回归现实,实现古诗词审美的再创造

新课标要求语文学习不仅要学会鉴赏美,还要学会表达和创造美,“能运用祖国文字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在古典诗词学习中获得的审美体验和情感,运用美的语言或文字进行审美的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诗词中的思想内容,联系现实生活,讨论并表达从古诗词中得到的启示与感想,鼓励学生进行审美的再创造。比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申至新时代爱国主义情怀;“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启发学生面对困难挫折时的心境与态度;结合陶渊明诗歌谈谈关于现代人“裸辞”的看法等等,教师要打破古诗词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隔阂,拉近诗歌与学生的距离,让诗词的美真正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助力迁移学生的审美体悟,提升他们的审美创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丰富的审美形式和意蕴,寄托了美善相兼的审美情感。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古诗词中的审美内容,开展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力,激发他们的审美表达力和创造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心灵健康、情操高尚、人格健全的人,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意境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