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

2021-01-02 16:07刘得龙
课外语文 2021年12期
关键词:意境古诗词诗词

刘得龙

(榆中县黄坪学校,甘肃 兰州 730114)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续、生存和发展的根与灵魂,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滋养着千百年来的炎黄子孙,铸造了独特的中华民族性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同样需要重视文化的自信和复兴。小学语文作为启蒙阶段的母语教育,承担着基础性的教育使命和责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选取适合小学生身心认知特点的古诗词进行教学,有助于增强对古诗词的了解和认知,培养孩子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文化认同。正是由此出发,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在农村小学多年的教学实践及部分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分别从提高教师素养、关注学生学情、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活动等方面就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了具体的策略性分析。

一、提高教师素养,改善古诗词教学理念

较之于城市地区的小学师资,农村因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师资情况普遍弱于城市小学,表现如专业的小学语文教师较为缺乏、承担多学科教学任务且跨年级教学现象普遍存在、学习培训渠道及机会相对较少等,上述因素都在一定层面上影响着本地区小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提升,而教师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为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可从如下方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一是厚植古诗词教学功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品读古诗词,以反思笔记或论文等形式增强对古诗词的认知和理解,努力在古诗词教学中实现“口吐莲花”效果。二是从思想上重视古诗词教学。古诗词中体现的意境及饱含的内涵需要教师潜心钻研才能真正地得以领会,但现实教学中更多时候教师对古诗词的教学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对学生的要求也以背诵为主,古诗词教学创新的动力不足、实践不够。三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古诗词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若古诗词教学只偏重于字词句的记忆,忽视学生情感的体验,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难实现上述育人目标。

二、关注学生学情,创设富有情趣情境

古诗词教学的魅力主要在于诗词中蕴含的意境及内涵,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由于生活视野有限、社会阅历不足,很难对诗词中所描述的景象和韵味有真切的体验,即使如骆宾王的《咏鹅》中所描绘的较为简单的生活场景,对于笔者所处的干旱缺水的黄土高原山区小学的孩子们来说,也从未曾见过,又如何能想象和体会“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意境之美呢?但这并不是说教师面对此类描绘学生所不熟悉的古诗词时就置之不理,相反,笔者建议教师可尝试如下方式创设相应的情境,增强学生的感知:

一是借助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展示相关的图片或音视频素材,尽可能给学生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其对古诗词意境的体验,如在讲述《咏鹅》时笔者就给孩子们播放了江南水乡池塘中鹅群嬉戏游水的视频素材,孩子们在欣赏了相关的视频后,都争先恐后地举手示意要谈自己的想法。

二是寻找挖掘生活中相似的场景。如笔者在讲述诗人贺知章的诗篇《咏柳》时,虽然笔者所在区域垂柳很少,但普通的柳树却比较常见,恰好讲述本课时又是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于是笔者便带着孩子们去观察附近柳树摇曳的状态,让孩子们在观察、触摸中真切地感受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之美,也升华了孩子们对春天的感受和热爱之情,之后又让孩子们用画笔描绘了看到的场景。在此过程中,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快乐,笔者也感到深深的幸福和喜悦。

三是尝试角色扮演,以主人公的视角感受诗词意境和情感。如在讲述李白《赠汪伦》时,就让学生根据他们对诗词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孩子们不仅绘声绘色地表演了诗词所描绘的友人分别时难舍难离情景,而且还运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制作了相应的道具进行场景的渲染。由此既真切地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对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其原因就在于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参与者,而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也是由此,孩子们跨越了时空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诗人情感的交流和共鸣,在笔者看来,这也正是优秀的古诗词之所以能够跨越时代的长河延续至今的魅力所在。

三、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验感悟

一是重视古诗词教学的人文性。在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沿用如下的程序式授课,即认知陌生字词,介绍诗题、作者及其生活背景,分析字词句,了解诗词大意,概括或总结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或主题思想等。此种肢解式的古诗词教学虽然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其中知识性内容的认知,但却使古诗词本该具有的审美价值几近丧失,换言之,丧失了美感的古诗词教学是残缺的。为此,笔者建议古诗词的教学不能只偏重其工具性,还应重视古诗词的人文性。

二是重视诵读。结合小学生较为轻松的学习节奏,大量的诵读是笔者比较推荐的一种方式,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对古诗词的诵读有助于孩子们在诗词及韵律的熏陶中更真切地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在一定程度实现与诗人的情感共鸣;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播放与诗词意境相关的音乐,让学生的诵读更具有感染性,笔者在学生诵读时一般选用一些古筝名曲作为背景音乐。

三是鼓励学生表达对古诗词的不同理解。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教师需要尊重和聆听学生的体验,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的实践认知大胆地倾吐自己的心声和看法,让学生自由地展开联想,构造出属于孩子的诗意课堂,而不是以自己的理解或者教材中的介绍来界定对诗词的理解,抹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四是尝试采用唱诗的方式。即采用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的方式,运用“和诗以歌”的形式,结合诗词的意境,选用一定的音乐风格,将经典的传统古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经典诗词,在一定意义上实现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所云,即:“诗者,吟咏性情也!”

四、丰富教学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一是积极利用农村小学的天然优势,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在田园之中感受古诗词意境。较之于城市小学而言,虽然农村小学在经济条件等方面较弱,但却拥有天然生态的自然环境气息,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很多古诗词都与此有关,语文教师可带领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感受诗词描述的美好意境,既真实地理解古诗词,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如结合笔者所在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在讲述北朝民歌《敕勒歌》,唐代王维的《画》、孟浩然的《春晓》、杜牧的《山行》、白居易的《草》,北宋邵康节的《一去二三里》,南宋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清代高鼎的《村居》、袁枚的《所见》等古诗词时都可以尝试此种方式。

二是举办各种古诗词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如古诗词朗诵比赛、古诗词知识竞答、古诗词书法比赛等。

总之,农村小学的古诗词教学需要语文教师在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尤其是古诗词素养的同时,立足具体学情,积极创设各种课堂教学情境,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利用区域内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拓展古诗词教学第二课堂,与此同时,积极地尝试开展各种活动,营造良好的古诗词学习氛围。由此,通过多层面多途径的探索实践,逐步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也让孩子们在诗意的世界里逐步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帮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猜你喜欢
意境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