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插上飞翔的翅膀

2021-01-02 16:01王伟琼
科学咨询 2021年46期
关键词:情感思维孩子

王伟琼

(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 广东深圳 518106)

原始的教育是爬着往前走,卑微的教育是跪着往前走,有尊严的教育是直立着往前走,不健康的教育是拖着畸形的后腿单脚往前跳,健康的教育是释放双腿往前奔跑,理想的教育是插上翅膀飞翔。

当今现代化的中国,国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的是正确而丰满的,但是在教育的最前线、教育的基层、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线,教育的矛盾非常突出,各种焦虑症并发,拖了中国教育的后腿。

教育不仅决定着中国的今天,也决定着中国的未来。那么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如何为中国的教育插上飞翔的翅膀?我作为一名一线高三政治教师,结合我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思想,分享以下实践心得:

一、中国的教育在于唤醒孩子内在的灵魂与内心真正的热爱

在物质和知识匮乏的时期,人们为了更好地活着而学习,有一股生存的劲儿,这时的教学以传授为主可以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可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满足和知识富足后,就容易变得无所追求,把精神寄托在享乐上,把心情放在各种攀比上,把视线放在各种刷屏上……表面的繁华与热闹只是暂时的,过后就会变得空虚、无聊、无所追求,活着好像只是为了活着。

在这样的时期,坚持“教学以传授为主”,孩子将变得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孩子,甚至南辕北辙。冰冷的知识无法激起孩子的兴趣,孩子的爱好、快乐是父母和老师给予的,遗失了“热爱”,迷失了追求。

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教学以传授为主,教学唯书本知识束缚,教学以老师为导向,教学被落后的考核所困,教学忽视了孩子的主动性,教学把孩子局限于羊圈里养肥……这样我们将失去我们可爱、智慧的孩子!孩子们将终身被束缚着双脚走路,走得很吃力,甚至找不着方向。孩子心中的兴趣爱好亦是如此!

我认为,当下中国的教育缺少对生命价值的领悟与内心灵魂的醒悟,中国教育一步步地走向集体化焦虑的阶段,孩子对生命的感受甚少,快乐也缺乏,一个民族本应该最快乐最无忧的年龄却要担负太多。儿童没有快乐了,民族就更加没有快乐了。全民族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要求孩子不断学习与进步,然后孩子焦虑、家长焦虑、老师焦虑、领导焦虑……集体陷入一片焦虑中。然后开设各种心理辅导中心,心理辅导培训课程,心理咨询室,最后可能连心理老师也变得焦虑起来。那最后的救命草与救赎又是什么呢?

我们的教材和一线教学应该去唤醒孩子内心的灵魂与内心真正的热爱。社会是发展的,每个时代需要的人的能力也不一样,旧时代最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放到新时代也显得不合时宜。社会在进步,物质生活基本满足后,那将是什么会激励着人不断进步与成长呢?“悬梁刺股”的力量在当今社会难以持力,真正激发人的动力将会是发自内心的渴望与兴趣。

所以,我主张学校培养学生兴趣的多样性。无论在哪个时代,也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地步,兴趣永远是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有自己的追求与热爱,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个能激发前行的兴趣点。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充实,也才会有个人的发展空间与未来追求的潜力点,通过潜力点与优势点来成全人更大的成就,使得人可以走得更远。

兴趣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的培养要求教育者不过多干涉孩子,尽量不用强迫、压制的手段教育孩子,而要用适当的方法去引导他们,使其依靠自己的思维和意识做出正确的行为。教育者就是要做那个懂得的人,挖掘学生的丰富性与兴趣性,培养学生的潜力与优势。激发孩子内在的灵魂与热爱,让孩子在热爱里发现创造的乐趣。个人能拥有更多的创造力,主要来自两大动力:一是自身的欣赏力与内驱力,经历生活的各种体验与脑里智慧的沉淀,阅尽年华;二是来自外界的欣赏力,别人的欣赏与鼓励,能带来更持续的创造力。

因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生活的美,也可以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才能与特长,找到自己内心的兴趣爱好。生活并不缺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的美好,更多来自我们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塑造与创造。例如每次我遇到美的事物,总忍不住想把它拍摄下来,留存在脑海里与岁月里。总有一天,它会迸发在你的脑里,然后会是创造灵感的激发点与触动点。热爱大自然的人,热爱生活的人,懂得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乐趣,不会觉得生活单调乏味。而是生活处处充满诗意,处处潜藏着不经意的美。在美的大自然陶冶过程中,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激发各种内心的热爱与想法。当一个人拥有源源不断的思想时,创造的灵感就会不断涌现。例如我拥有了独特的创作能力后,近一年来就创作了诗歌与文章共300多篇,创作灵魂与魅力不断在生活与工作中一次次展露。不仅表现在诗歌、摄影、画画、舞蹈等方面,在班主任工作中,也创新班会课,创新工作方法,创新与学生的沟通方式,创新家校合作等。

孩子心中的兴趣爱好亦是如此,当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后,我们学校也可以进一步巩固与发展这种兴趣爱好点。我们组织相关的社团活动,组织相关的比赛活动,让有着相同爱好与追求的人进入相关的圈子去讨论,研究。在一定的圈子里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相互前行,能激发孩子更多的创造力与热爱,为着自己的爱好与梦想去探索,执着,前行。

因此教育者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发现个体的独特性,激发人的兴趣点,让这个兴趣点不仅在当下能发光,也能在未来的人生路途上闪闪发光。这个光不仅可以照亮自己,也能照亮别人。

二、思维方式是核心竞争力,教学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与方式

我们一直都深信“知识就是力量”,并将其奉为金科玉律,认为只要有了文凭,有了知识,自身的能力就无可限量了。往往身边的很多例子都告诉我们,并不是拥有足够多的知识就可以提高人的综合能力了。文凭或学位也许能帮助你找一份工作,但它不能保证你在工作上的进步和你赚取财富的多少。商业最注重的是能力,而不是文凭。对某些人来说,教育意味着一个人的脑子里储藏着多少信息和知识,但死记硬背知识的教育方法不会使你达到目的。目前,社会越来越依靠书本、档案和机器来储存信息,如果你只能做一些一台机器就能做的事情,那你真的就陷入困境了。真正的教育、值得投资的教育是那些能开发和培养你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的教育。一个人受教育程度如何,要看他的大脑得到了多大程度的开发,要看他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有没有真正地触动与感悟。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说:“知识不等于智慧。”掌握知识和拥有智慧是人的两种不同层次的素质。对于它们的关系我们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智慧好比人体吸收的营养,而知识是人体摄取的食物,思维能力是人体消化的功能。人体能吸收多少营养,不仅在于食物品质的好坏也在于消化功能的优劣。如果一味地贪求知识的增加,而运用知识的思维能力一直在原地踏步,那么他掌握的知识就会在他的头脑当中处于僵化状态,反而会对他实践能力的发挥形成束缚和障碍。这就像消化不良的人吃了过多的食物多余的营养无法吸收,反倒对身体有害。

小学、中学、高中共12年,大学4年,研究硕士生4至6年,结果还是不知道怎样思考、自己想要什么,这的确是一件既讽刺又可悲的事。虽然教育者总是把“批判性思维”挂在嘴边,但是没有几个人真的明白如何思考。虽然他们的记忆力不错,知道该想些什么,但是就如何思考这一点,还是一片空白。

西季威克说:“我们这样想或许是因为别人也这样想;或许是因为我们确实是这么想的;或许是因为别人让我们这样想,所以我们认为自己必须照做;或许是因为我们曾经是这样想的,并且认为自己现在仍然如此;或许是因为这样想的,我们就认为自己会这样想的。”

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在学校里,我们要开设相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的课程,或者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我们老师要给学生讲解共性的一些思维方法。例如可以尝试发散思维、整分思维、分类思维、比较思维、因果思维、类比思维、变通思维、灵感思维、跨界思维等。例如在政治课堂上,我会让学生准备时政演讲,以时政热点的情景材料为基石,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散与思考,然后启迪学生进行思维风暴,在演绎与归纳的思维过程中得出结论。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考力与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外,我们还可以尝试跨界思维,万物本相通,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为自己设下界限而自阻与自扰。例如针对一个情景材料,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模块的知识去解读、去运用、去思考、去启迪、去触类旁通。有条件的话,我们还可以做到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之间的跨界,真正地跨界到一定的程度就是无界。学生会获得极大的收获,这种受益是终生的,也是长远的。

三、教学应该是一首师生共同演奏的合唱曲,一场发自内心情感共鸣的启发谱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共情”,教学不是一场独角戏,否则表演再出色也注定是一场失败,一场没有实质性的失败。我们的课堂需要调动学生的情绪与积极性。一堂好的课,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的堆砌或者是知识逻辑“冷冰无温度”的推理。

我们需要进行情景创设,情景的创设应该具有趣味性、真实性、时代性、价值性等特征。创设情景后,我们要进行问题设计,问题的设计要注重关联性、思维性、开放性、综合性、生成性与高阶性,体现出问题的宽度、深度与维度,能引发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追问,真正触动孩子内心的情感共鸣。师生之间情感的分享、交流与触动,不仅营造了课堂的氛围,更构建了人脑中复杂、高强度认知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剂”和“催化剂”。所有课堂的参与者,通过人际情感的分享互动,创设源于情感但又超越个体情感的情景与问题,使得思维的认知能像春水一样,在跌宕起伏的情感河床里,顺势而下,便能一路奔腾到海。

例如深圳市实验学校黄老师的一节哲学课,她围绕深圳的发展来研究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一个环节是回望昨天的深圳,感受伟人的哲学智慧,让学生们畅谈与分享深圳发展的历程与变化,从国家重大政策对深圳的影响来感受意识的作用与力量。第二个环节是立足今天,脚踏实地再出发。让学生们结合身边的生活以及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历史使命,用哲学智慧来谈谈深圳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学生情绪高涨,谈论富有感情与内心触动,并上升到哲学层面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有思考的宽度、深度与维度。第三个环节是面向未来,肩负使命当担。让学生们为深圳的发展献计献策,助力深圳发展。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了,他们的内心灵魂和情感相互碰撞与交流,很多好的点子与创意就在不经意间触动与萌芽。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我们一起携手前行,做新时代的深圳人。这个环节里黄老师播放了学生们去采访光明区人大代表的视频与学生们采访中兴通讯企业资深经理的视频。看完视频后,让大家畅谈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深圳人。此时,我们的教学不仅仅停留在生成书本的哲学原理,已经把它上升到实践性与综合性,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智慧与思维层面的开放性与高阶性,最后倡议大家爱深圳,爱家人,爱朋友,爱学校,爱社会,共同为深圳的发展贡献智慧,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与升华。

这就是一堂充满情感高认知的好课给我带来最真实的感受,一堂好课里不仅充满了欢声笑语,而且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激发爱与被爱的基因,与学生共同演奏了一首动人的合唱曲。

所以说,好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思维方式的培养,更是要激发孩子的情感共鸣,教会孩子爱与被爱,并且要懂得与珍惜这些爱与情感,让爱来成全与成就更大的人生。因为没有情感的人,心中缺乏爱的人,是孤独的,是乏力的,是无助的。在人生的路途上,当我们出现困难时,很容易陷入被动或者自我放弃的状态。心中装有满满的爱意的人,他的生活往往具有满满的正能量,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会显得与众不同。爱能让我们充满激情与斗志,爱能使生活变得丰富与有意义,爱能让人生追求变得有趣与有力量,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教育思想形象地说就是教育创新得以在其中展翅翱翔的空气。但是,只有国家层面上的教育思想是无法形成整个教育环境的空气的。各教育部门、学校、教师、社会、家庭也需要成为先进教育思想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教育的生态圈。我们要全民呼吸这种展翅翱翔的空气,把孩子作为教育的主体,创新的教育思维才能为教育插上飞翔的翅膀,让中国的教育在天空里自由翱翔。我坚信我们终能飞向蓝天,飞向大海,飞向未来,实现中国的教育强国梦!

猜你喜欢
情感思维孩子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