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杰
(山东省潍坊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山东潍坊 261071)
纵观世界各国中小学校园,校园欺凌普遍存在,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9年的调查结果[1]表明,中小学生中,6.1%的学生时常被欺凌;32.5%偶尔被欺凌;男生是欺凌的主要对象。同时,透过近期不断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可知,校园欺凌呈现出范围广、花样多、频率高、隐蔽性强、手段恶劣等典型特征。不仅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而且破坏了学习氛围,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有的欺凌事件还触碰到了社会道德的底线。对此,积极有效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尤为必要。
目前,校园欺凌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搜索网络词条不难发现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率持续上升。网络欺凌、语言欺凌、暴力欺凌、校园凌霸等现象较为常见,校园欺凌低龄化、女性化、群体化趋势明显,不仅伤害了青少年的人身,更导致其严重的心理创伤。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少年强,则国强”,怎样使得学生在健康的校园与家庭氛围中学习与成长是每一位社会成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对这一现象,本研究重点剖析了当前中小学校园欺凌特征及成因,从心理角度探寻校园欺凌有效的干预策略,仅供参考。
常见形式有谩骂、嘲笑、戏弄、侮辱、起绰号、殴打、名誉诋毁、恐吓、破坏物品、敲诈勒索和心理伤害等[2]。
对青少年成长而言,学生互相偶尔捉弄、开玩笑较为常见。然而一旦出现欺凌行为,便会反复出现,欺凌者往往认定受欺凌者不敢把受害情况告知家长或老师,所以他们便肆无忌惮地继续攻击被欺凌者。
据挪威卑尔根大学心理学系对中小学的调查得知,大约9%的学生偶尔会受到同学欺辱,6%的学生参与了欺辱其他同学的行为[3]。美国心理学家对洛杉矶30所学校展开了调查,28%的小学生与10%的中学生时常被欺辱,10%的小学生和4%的中学生每周至少被欺辱一次[4]。
生活中,我们往往难以发现间接欺凌行为,且欺凌行为实施往往选择学校十分隐蔽的地方,如此教师与家长往往难以判断孩子是否被欺凌。
校园欺凌事件中,学生个体是主要影响因素。青少年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言行举止日益成熟,喜欢表现自我,渴望被他人认可。欺凌者中大部分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十分暴躁,没有同情心,自控力较差,情绪波动大,极易出现冲突。心理学家指出,在冲突中若一方只是回避,便会将人际平衡状态予以打破,进而诱发攻击性行为。被欺凌者性格较为内向,十分自卑,性格胆小,有的甚至存在社会焦虑,对于冲突往往一味地忍受,久而久之便“吸引”欺凌者攻击,欺凌行为越来越频繁。
纵观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是关键性的一环。不良教养方式及家庭氛围会造成孩子出现欺凌或被欺凌的情况。Pelt Collection[5]指出,在家庭中,若家长对孩子的温暖较少、纵容孩子攻击与敌对行为、专制型教养方式(体罚、虐待、忽视等),孩子参与欺凌事件的概率较高。相关研究指出,家庭支持可有效避免青少年被欺凌。在良好、温暖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被欺凌的概率较低。中小学生自主性较强,因父母教育到位而受到科学合理的引导,形成一种天然限制性的保护屏障。父母教育缺失的儿童,没有现实的保护与支持,极易沦为被欺凌的对象,也会参与到欺凌活动中。若缺少父母的关爱,使得“欺凌者”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内心十分孤独,进而在欺凌他人的过程中发泄情绪。
中小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所以学校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应试教育推行的今天,大多数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与排名,忽视了道德教育,久而久之学生的品行就出现了迷失。大多数教师对校园欺凌认识不充分,认为学生之间不会出现恶性行为,当学生向教师反映被欺凌时,教师往往应付了事,觉得这只是小打小闹,并未对事件原尾进行全面了解,无法从心理角度进行纠正。另外,有的教师由于学生成绩较差而进行语言讽刺与侮辱,诱发了学生的不良心理。以上种种做法均助长了欺凌者嚣张的气焰,使得欺凌事件进一步恶化。
除学校、家庭因素影响外,学生的心理还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时代下,这一影响更加深远、迅速。若社会风气不正,存在性别与种族歧视,等级日益分化,崇尚与传播暴力,持有以暴制暴的思想,校园欺凌便会屡见不鲜。
1.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塑造中学生良好的性格
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而言,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是有效的心理干预方式之一[6]。作为学生性格生成与发展的“起源地”,家庭的教育理念与方法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健康成长,所以中小学生在教育中,应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家长的职责。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自我情绪的控制,形成良好的性格,为孩子健康成长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其次,家长应摆正自己的态度,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并留意孩子每一个年龄阶段的身心状态,了解其生活与学习动态及对当前周围事件的想法等,积极主动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并给予其表达情感的机会。最后,家长应懂得变通教育方式,善于利用教育智慧因材施教,借助具体事件及时塑造与培养孩子性格。
2.紧抓课堂教学主阵地,提高中学生认知水平
现阶段,中小学生认知有所提高,但是自我认知能力还需提升。纵观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在强化学生认知水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防止校园欺凌行为的有效干预方法。学校应积极开设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相关必修、选修等课程,并精心安排课堂内容,对学生予以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心理引导。例如,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讲解一些心理健康基础理论知识,归纳总结中小学生现阶段常见的心理问题。然后,结合校园欺凌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中欺凌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应对,不仅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而且还警示了今后的行为。
3.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改善中学生人际关系
对中小学生校园欺凌行为而言,关系不和谐是主要的诱发因素[7]。对此,防治过程中学校应意识到课堂教学对学生心理干预时间有限,理论知识普及与分析对学生应对这一事件的局限性。通过开展趣味性、多元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创设优质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巩固理论教育。例如,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种友谊比赛,不仅可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还可以培养和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应急事件处理能力等;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专业心理教师牵头、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开展心理团辅活动。如表演学生实际生活的校园心理剧,以移情训练、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学生把握人际交往的各种技巧,避免由于人际交往冲突而出现欺凌事件。
1.针对受欺凌者的心理干预
(1)引导受欺凌学生宣泄负面情绪
一旦被欺凌,被欺凌者往往会陷入自我怀疑,渐渐丧失了自我价值,自尊心降低,安全感较为缺乏,被欺凌者长时间压抑的不良情绪并未得到有效释放,积少成多,久而久之心理越来越扭曲。所以,引导学生宣泄内心情绪尤为关键。对此,教师应用心陪伴学生,耐心倾听,鼓励其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创设舒适的环境,如宣泄室、音乐治疗室,通过畅谈、音乐、击打沙袋等方式及时选宣泄被欺凌的压力、焦虑与委屈。一旦不良情绪有了宣泄口,受欺凌学生便会保持平和、理智的心理状态。
(2)重塑学生自信与尊严
针对单亲家庭、发育障碍、社交障碍、成绩较差的学生,被欺凌的概率更高,他们往往性格较为内向,缺乏自信。当被欺凌后,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自尊心越来越差,严重者会出现消极人格。所以,对受欺凌的学生,心理辅导时应注重培养其自信与尊严。心理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借助积极暗示的力量,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评价,相信自己。同时,学校积极同科任教师交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引导其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与进步。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家长应对学生心理变化进行密切关注,正确评价学生,不得一味地溺爱,也不得习惯性否定,充分信任孩子,注意锻炼其决策能力,切身感受到成功喜悦感,渐渐恢复自信心。
(3)培养反欺凌意识
系统脱敏疗法可有效缓解学生对欺凌事件的恐惧感。学校可对欺凌现场进行模拟,引导学生自如应对欺凌,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首先,学校应注意引导学生不得同社会不良青年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出入不安全的场所,如监控死角天台、不良学生聚集地。其次,学校应指导学生面对欺凌时,积极应对,不得畏惧,灵活处理,第一时间向教师和家长汇报。最后,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4)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相关研究指出,学生拥有朋友的数量同受到欺凌次数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则是朋友越少,被欺凌的概率越大。所以,我们在帮助与改变受欺凌学生中,除了强化其自信心,还应引导其克服闭锁心理,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学生应信任他人。人际交往中,信赖感是基础,缺乏信任,则无法进行正常交往。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我,在人际互动中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感受。例如,可采取自我暗示的方法,如默念“我信赖大家,我享受交友”等口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信念,并发挥交往的主动性。最后,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我,帮助其他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并敢于承担责任,以此来强化社交能力,创设和谐的同伴关系。
2.针对欺凌者的心理干预
欺凌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毫无怜悯与同情。对此,学校应加强其同情心训练,则是共情他人的能力。学校可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方式,以角色扮演的方法再次重现欺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切身感受被欺凌者的痛苦,引导其悔改与反思。同时配以法治教育,促使学生意识到欺凌行为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对自身情绪进行有效控制,进而有效避免欺凌行为的出现。
3.针对旁观者的心理干预
雪崩时,没有任何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旁观者并未直接参与欺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欺凌行为,且延伸了伤害的不良影响。只有1/5的旁观者积极主动对欺凌行为进行制止,大多数选择明哲保身,责任意识较为匮乏。对此,应加强引导旁观者的价值观,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突破学生小团体式交友模式,延伸原有人际范围。在不知不觉中指导学生与人为善,积极承担,对任何欺凌行为坚决说“不”,不做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予以积极的干预与制止,避免欺凌事态进一步恶化,构建良好互动的人际关系。
总之,对校园欺凌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如此才能够为中小学生创设良好、优质的成长环境,才能够确保其在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中以健康心态积极应对各种困难,过上美好、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