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彩云 付 华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 404047)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阶段重要发展战略之一。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继续把国家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乡村学前教育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解决适龄儿童“入园难”的问题,还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解决“上好学”问题[1]。为了大力发展乡村学前教育,满足农村居民的学前教育服务需求,就必须建立一支扎根乡村的优秀幼儿教师队伍。针对这一情况,重庆市实行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政策,以期优化乡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结构。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重庆市第一批承担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的院校之一,努力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具有卓越潜质的乡村幼儿教师(以下简称卓越乡村幼师)。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卓越乡村幼师的师德培养应从职前抓起,从思想意识上引导,厚植扎根乡村的教育情怀,坚定热爱教育的职业信念,培养热爱儿童的职业道德,培育热爱学习的卓越潜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卓越乡村幼师、振兴乡村学前教育的愿望。
近几年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幼儿教师短缺的难题。但是,在实际培养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师德培养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职业认同不高
有研究者对重庆某高职学校在读的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报考动机和职业认同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15%的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有8%的学生是因为毕业后有编制,22%的学生选择了综合原因;28%的学生对长期从事幼儿教育持“不愿意”和“不确定”的态度,有的学生表示如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时,他们愿意支付违约金毁约[2]。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没有从内心深处热爱幼儿教师职业,缺乏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职业认同感不高。
2.学习动机不强
按照重庆市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享有国家“三定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即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免学费、免住宿费,补助适当生活费。公费师范生入学就有编有岗,不需要再考教师资格证,只需正常获得毕业证,便可以定编定岗的形式到定向区县乡镇公办幼儿园任教,可谓是“在校吃住不愁,毕业工作无忧”。由于入学就定好前途,学习缺乏竞争和淘汰,部分公费师范生信奉“60分万岁,毕业就好”的观念,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3.乡村情怀缺失
国家制定定向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初衷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由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落差,乡村幼儿园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备,与城市幼儿园存在实质性差距。大部分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来自农村,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一部分学生受到外界诱惑,又缺失乡村情怀,再让他们回到贫困农村的幼儿园任教,就不太情愿了。这种现象在实施公费师范生教育的高校中是普遍存在的,这就与国家政策的初衷有了一定的背离。
1.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师德养成
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就业选岗考核以理论考试与面试为主,考核的重点是学生的理论水平与职业技能;各类省级、国家级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技能大赛也是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以此为导向,承担人才培养的高等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往往以专业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为主,而师德养成、职业认同方面的课程则很少。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也是注重对公费师范生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师德修养、职业认同和乡土情怀等方面的教育。
2.教育实习缺乏乡村导向
要培养公费师范生扎根乡村的精神,就应让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走进定向区县的乡村幼儿园参加教育实习。而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和非公费师范生一样,大部分在城区幼儿园,很少走进乡村幼儿园,无法引导学生基于农村和城市幼儿园的横向对比,建立对乡村幼儿园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深刻认识,难以对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师德引领。
依据我国教师教育的相关政策、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培养的经验与问题、乡村幼儿教师发展的现实需要等,学校制定了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乡村社会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需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秉持科学儿童观和教育观,掌握学前教育理论,具有较高综合素养和较强学前教育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专业化乡村幼儿园教师,从而支持、服务、引领乡村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以爱为魂”理念,进而提炼出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师德培养核心目标:爱教育——坚定职业信念,爱儿童——培养职业道德,爱乡村——厚植扎根乡村精神,爱学习——培养卓越潜质。
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培养是振兴乡村学前教育的有效措施,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探索构建卓越乡村幼师视域下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师德培养体系尤为重要。公费师范生的师德培养现状带给高等师范院校巨大挑战,在挑战面前,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加强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的师德培养呢?
1.开设师德修养、乡土研究相关课程
对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进行师德培养,首先,应该设置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及“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幼儿教师职业规划”等专业课程,培养学前公费师范生的职业情感、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科学制定职业发展目标,明晰职业成长路径。其次,还应开设“中外著名乡村教育思想”“中国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纪实”“民间游戏指导”“乡村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乡村自然资源的艺术创意”“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利用的实践与探索”“方言儿歌的传承与创新”“农村幼儿园家长工作指导”“重庆地区民歌”“最美乡村教师访谈录”等乡土研究课程,分必修和选修课程开设,旨在培养学前公费师范生的乡土情结和扎根乡村教育的精神。
2.课程教学融入师德修养、乡村幼教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本着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总要求,在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其他课程教学中也要融入师德修养、乡村幼教情怀等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梳理每门课程蕴含的师德和乡土情怀元素,设计并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深厚的教师职业情感、坚定的从教信念和扎根乡村的教育情怀。
公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是一个从认知到内化、从他律到自律、从情感上升为意志和行为的过程。需要学生亲身体验、感悟和内化,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升华,教育实践则是实现这个转化和升华的很好载体。通过教育实践可以助力公费师范生职业价值认同、职业情感内化、职业行为外化[4],提升公费师范生的师德修养和从教信念。
1.建构“双线并行·三阶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践场域,双线并行开展实践教学,注重师德的实践养成和递进养成。校内通过课程实践和走园活动开展教学实践;校外开展保育实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三阶递进教育实践。在时间上实现了人才培养全程贯通;在空间上实现了从校内实训室到学校所在地优质幼儿园、定向就业区县乡村幼儿园的全方位拓展。为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提供了更多参与教育实践的机会,在职业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幼儿教师工作的意义和责任,体验幼儿教师职业情感,从而接纳幼儿教师职业;在实践中践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理性认识转化为真情实感,进而逐步转化为职业行为,最终将行为内化为持久的从教信念和师德修养。
2.实施乡村定向顶岗实习
为了培养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扎根乡村的教育情怀,就必须改变原来统一在城区幼儿园进行顶岗实习的方式,组织学前公费师范生回到就业区县乡村幼儿园进行实习支教。一方面,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走进乡村幼儿园开展教学工作一学期,能使自己拥有充足的时间熟悉今后工作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渴望与需求,深切感受乡村幼儿教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加深对乡村幼儿教师职业的热爱;通过上课、评课、教研等实践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树立工作信心,培养他们扎根乡村教育的积极情感。另一方面,乡村定向顶岗实习能使公费师范生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乡村幼儿园岗位工作,能深刻认识到现代教育理论与乡村教育实践的差异,增进其乡村教育的感悟与同情,培养奉献精神,降低入职期望,为今后成为乡村幼儿教师奠定心理基础。
学校在对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师德培养上一贯秉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路,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特色育人活动中,感受浓厚的职业氛围,产生积极的职业情感,强化自己作为乡村幼儿教师的责任担当。
1.入学教育
对公费师范生进行师德养成教育,首先从入学教育开始,上好“开学第一课”。系主任和专业老师的“师长教诲”活动,介绍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培养的意义、培养体系和对他们的要求;定向培养区县政府人员的“政策宣讲”活动,讲解公费师范生政策,鼓励学生抓住机遇,合理规划生活和学习;幼儿园园长和公费师范优秀毕业生的“典范领航”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成长感悟,点燃了所有学生的热血和渴望;以老带新、传承文化的“红色记忆”活动,邀请上一届优秀公费师范生代表引导本届新生参观具有100年历史的校史馆,聆听红色历史,升华师德体验;公费师范新生的“雏鹰立志”活动,激荡人心的庄严宣誓,深入讨论的学业规划,将入学教育推向高潮。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帮助公费师范生初步树立“立身为公学而有为”的师德信念,立志成长为一名卓越乡村幼师。
2.讲座、竞赛活动
学校针对公费师范生开办了“不舍学堂”,邀请学界大师、业界精英、优秀毕业生开办讲座,分享学习、工作中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树立“立志从教、为幼乐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开拓视野、明理笃志、躬行求真、迅速成长;组织公费师范生观看乡村教育影视作品,宣讲长期坚守乡村的敬岗爱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用优秀教师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公费师范生,使其在思想上受到震撼,情感上受到感召;开展关于师德修养、乡村教育、关爱儿童的读书比赛、演讲活动、辩论赛、论文比赛等。形成好学上进、振兴乡村教育的良好氛围,升华公费师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长期从事乡村学前教育的决心。
3.社团、沙龙活动
鼓励公费师范生围绕师德养成目标成立多种社团,开展各种社团、沙龙活动。如“寻根社团”通过文化寻根,唤醒公费师范生的乡土记忆、文化习惯,并使之成为一种教育资源。“寻根”包括寻找自己家乡的名人、名事、名山、名水、名楼、家史、家族与家谱之根,寻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家的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之根[5]。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通过“寻根”,建构乡土情怀和服务农村意识,立志扎根乡村幼教事业。
环境育人即利用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影响公费师范生。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的总和,是一所学校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6]。因此,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能在“润物细无声”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公费师范生的师德修养产生积极影响。
1.物质文化环境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是教育理念的物化。学校将核心价值观和师德修养等巧妙地融入物质文化环境,通过学生的耳濡目染,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比如,文化长廊中的办学宗旨、学校愿景、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校园广场的校训碑,校园围墙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并转化为他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校园大道两旁的著名教育家雕塑、墙壁上的教育家画像、石碑上的教育名言等,让学生不经意间感受到教育家们热爱教育、奉献教育的崇高精神,以提升公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在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不同年级的教室,分别张贴不同的师德要求,组织学生制定班级目标并上墙,让学生把自己的职业规划公布在班级告示栏上,让公费师范生随时清楚教师职业规范和发展目标,以此鞭策自己的行为。
2.精神文化环境
精神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部分。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公费师范生的任课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发展,用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师职业的崇拜和向往。其次,利用新媒体不断拓展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如积极打造“三峡乡村文化”项目,努力探索对三峡乡村文化的挖掘,录制“三峡乡村教育”“三峡库区童谣”“三峡古镇文化”等系列视频,并在校园内循环播放。
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培养关乎国家“幼有所育”大计,关乎乡村振兴战略大事。新形势下,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的师德培养成了新的课题,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对其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努力培养一批卓越乡村幼师,为振兴乡村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