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金菊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当前,市场经济体系越来越完善,但同时不确定影响因素也逐渐增加,这愈发地加重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之中,国有企业必须做好资源整合、规范资产管理、降低资产的流失率,让资产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才能持续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对企业自身也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加强资产管理,保证资产不流失,不仅是国有企业与生俱来的任务,而且也是国有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的立身之本。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是必经之路,完善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也是国有企业改革、促进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
国有企业,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
除了一些国有控股企业外,大部分国有企业资产是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并能为国家提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就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国有企业所使用的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以及国家批准给国有企业的拨款,还包含接受捐赠等资产。而国有资产管理是指国家对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行使,管理权限的划分,资产的保值增值,收益的享有、处分等进行的监督。
首先,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文化体系尚未建立。部分国有企业高管在进行资产管理过程中,将“尽力”放在等式的中心,没有意识到科学的依据是资产管理的关键。在实际的资产管理中,往往没有整体规划,分散性和随意性较强,不利于企业回收投资收益。而在选择资产进行投资时,大多根据过往经验,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市场调研,没有深入了解资产的具体情况、市场前景、投资收益率等,草率地做出投资决定,忽视了企业资金的整体性流动。这种行为往往会给企业造成资产闲置和资产浪费。同时,有的国有企业只重视有形资产管理,缺少针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的管理,从而损失了无形资产能够带来的许可权、抵押权、竞争优势、独一无二性等价值。总而言之,国有企业这种经验论、单一论的资产管理文化有很大的缺陷。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态势下,如果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人员的认知水平没有寻求创新、与时俱进,那么国有企业将很难与国内国际的大型企业进行公平竞争,市场价值也将无法获得大幅提升。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是一个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管理、监督和运营的统一的有机体。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经历了承包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及从资产管理跨越到资本管理三个阶段。从整体上来说,资产管理体制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资产所有权归属与高效管理的矛盾。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国有”二字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国家和人民是国有企业全部资产的所有者。但在实践中,由全体人民来行使这种所有权显然是不可行的,所以由国家以政府为单位来代为行使。诚然,在计划经济时代,因为经济发展缓慢,市场相对混乱,这种方式曾发挥出巨大优势。但在市场经济转型后,市场发展迅速,经济活力充沛。这种由政府牵头管理的方式使得国有企业出现了发展动力不足、资产管理低效、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第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受限。从结构上来说,政府是我国国有资产的主要出资人,同时也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代表本级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机构。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政府管理下的一个附属部门。也正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使得其在正常地行使自身国资责任人职能的过程中,会受到其身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影响,从而导致职能被弱化。
通过对部分国有企业的走访发现,资产管理意识的薄弱和缺乏也是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者大多数是企业的高管,他们从业多年,善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决策。这种经验往往用于企业盈利、员工管理、内外部环境安全等问题,而不适用于不断创新的资产管理。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考核标准中,大部分国有企业没有把资产管理成果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中,导致国有企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不重视资产管理。因为缺乏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忽视资产管理,从而出现采购人员重复购置固定资产、基层工作人员不谨慎维护场地设备,工具利用率低、管理人员资产管理决策束之高阁的现象。同时,对已经掌握的资产管理经验没有进行总结和提炼,导致这些经验没能提升到意识层面。但是,国有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强调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资产管理能力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影响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既涵盖了全体企业员工共同追求的利益,又同时包含强烈的企业群体资产管理意识、科学的资产管理运行机制、正确的资产管理原则、鲜明的企业责任感和可靠的资产管理价值取向。
国有企业必须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资产管理文化,并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对它们进行整合优化,使之能更好地为自己所用。企业应当摒弃长久以来的经验性决策,管理人员可以参与一些资产管理的课程和培训,企业也可以开展创新型资产管理模拟比赛,推动创新性资产管理的发展。在资产管理文化的建设上,应当引导员工建立一致的资产管理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以此来规范和指导他们的行为。尤其要形成整体意识,管理人员要以企业的全部资产为对象来进行规划和控制,避免细节冲突影响资产收益;而基层人员应当树立做好自己就是服务全局的观念,强化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要准确衡量全体干部和员工的资产管理行为,设立伞状的资产管理文化和制度,避免文化冲突。应当采取管理人员和员工共同参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将资产管理方案的制定和设计及时向员工公布,听取参与者的建议和意见。
国有企业要实现资产的高效利用、保值增值,避免国有资产闲置、流失,就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资产管理体制。首先,应当给国有企业更多的自主权,让企业的资产管理人员在资产管理计划中有自主规划、自主决策的权力。同时,建立严格、独立的企业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招聘具有原则性、专业能力强、知识水平高且有创新性头脑的管理人员,对国有企业资产的发放、购进、流转、回收进行严密的统计和监督。并且,政府应当以一个建议者和宏观监督者的身份独立于这个监督部门之外,不过多干涉企业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情况。政府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关系,应当适当分离。从过程上来说,政府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应当属于调查、分析、建议的事前管理,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应当是事中和事后的监督、核对管理。二者从职能划分上并不冲突,问题在于二者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过于含混不清,没有明确哪些具体职责属于政府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范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共同努力,制定相关法律、规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殊事情特殊解决,才能使体制更好地被运用。
要做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十分必要。思想开始行动,身体就会迈开步伐。如果国企的每个员工都重视资产管理,具有资产管理意识,那么国企资产管理实现持续的保值增值就有可能。在强化资产管理意识方面,国有企业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重视和加强全体员工的资产管理培训工作。在安排培训课程时,应当根据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层级和操作内容,开展多层次、分部门和分梯队的培训活动,避免出现"一锅乱炖"式的培训模式。二是要切实解决好培训深度的问题,将以往的以理论学习为主转变为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并重的学习模式,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三是要合理安排全体员工的培训时间、内容、方式,正确地解决培训学习和工作之间的矛盾,建立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四是要增强全体员工的资产管理意识。通过开展总结分享活动,让员工把在业务操作过程中想到的好点子、运用的好方法、得到的好经验与其他人分享,使得这些分享能够最终上升到意识层面,深刻在每个人的脑海中,并自觉主动地贯彻和执行。五是要将资产管理成果纳入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内,或者根据资产管理成果设立奖惩制度,形成长效的激励机制。
本文就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但是,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国有资产管理认知度不统一,除此之外依然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较为仓促,只以三个问题为研究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将加入具体的案例,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做更全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