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洪, 马素伟
(1.重庆化工职业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2.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14122)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战略思想,并构建了包括组织育人在内的多维育人工作格局,彰显了组织育人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重大价值和重要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形成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开展高校组织育人,就是要强化思政工作的“组织存在”和“组织化实施”,高质高效发挥不同属性、结构、种类和特征的组织在育人中的协同作用,形成高校组织育人的合力。[1]思政类自组织青年学生社团作为新形势下社团组织形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是高校开展组织育人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意见》还指出“要实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计划,更好发挥理论学习骨干的引领作用和学生理论社团的带动作用”。这为高校开展组织育人、引领大学生自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然而,受当前文化多元化、选择多样化、交流网络化等因素影响,高校思政类青年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吸引力不强、发展难以持续等问题,影响了其朋辈组织育人功能的发挥。高校应将思政类学生社团纳入组织育人工作视野,加强引导、扶持和管理,使其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即要加强和改进思政类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提高思政类学生社团组织育人水平,进一步规范和引导思政类青年学生社团发展,加快形成组织协同育人的组合效应,使之成为组织育人的有益补充。鉴于此,要科学认识高校思政类学生社团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突破思政类学生社团发展困境应采取的路径,以期为思政类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发挥学生社团组织育人作用建言献策。
高校思政类学生社团是在高校党团组织的指导下,由在校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群众性组织。[2]相对于“学生会”“学联”“共青团”等官方正式学生组织,这是一群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追求而自愿、自主、自发组成的非正式学生社团组织,思政类学生社团一般没有明确的组织架构、组织章程,活动开展依赖个别骨干成员的志愿奉献。从其社团主要负责人的产生到社团的未来发展规划,都是由社团成员自主决定,广大学生在基于兴趣的基础上自愿参加社团组织,一般不需要学校相关正式部门的特定组织与动员。社团成员都依照社团规定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在社团内部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活动空间。尽管《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对当前学生社团的成立、年审、注销等有了明确规定,但从社团本身而言,其内部成员去留不受严格限制,成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去留,具有自发性特征。
高校思政类学生社团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有别于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文化体育类、志愿公益类等社团,他们是与政治理论学习密切相关的一类特殊的政治性理论社团组织,其思想政治性强、政治学习色彩鲜明。思政类学生社团往往以当前时事政治和最新社会思潮为切入点,以学习、宣传、研究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最新成果为主要内容,借助学术论坛、理论宣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主要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参与有机结合,将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党的历史教育、国情教育和成长成才教育融为一体,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鉴于其理论专业性,思政类学生社团通常需要在相关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如邀请专家教师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等,这也解决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半懂不懂、似是而非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社团活动的理论水平和活动质量。
思政类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成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主学习和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共青团、学生会等正式组织的依赖较少。首先,从其成员构成看,社团成员来源广泛。成员不分年级、专业、性别、民族、地域,但基本都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这些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思政等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目标追求。其次,从活动开展来看,在邀请专家辅导、开展自由讨论、深入基层宣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当中,学生通常能化被动为主动,活动策划、待人接物、查阅资料、制作课件、试讲演练等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主体地位。
思政类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形式、时间都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较强的特点。社团活动可理论可实践,可定期也可不定期,规模可大可小。此外,经多年培育和发展,思政类学生社团及其品牌活动日益异彩纷呈,在传统思政类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基础上,也不断推陈出新,积极适应当今社会变化和学生需求。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为思政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开辟了新的领域,如一些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红色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及时登载党的理论创新内容和热点难点问题解析,通过网络学习、在线交流、视频播放等形式,活跃了思政类学生社团的理论学习宣传氛围。
从历史来看,高校一直有着依托大学生理论社团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宣传、加强思想引领的优良传统。伴随时代的变迁和青年的变化,各种思政类学生社团以“思民族之存亡,想国家之安危,救人民于水火”为宗旨,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早在1920年3月,革命先驱李大钊就指导、组织了一批大学生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广大学生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大革命时期,邓中夏、瞿秋白等在上海大学指导学生成立社团,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党纲。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高校师生又通过各种形式自发组织起来开展有关毛泽东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等相关教学研究。[3]改革开放后,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号角”理论学习小组、“旗帜”理论社等一个个响亮而又富有感召力的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竞相涌现[4],并通过读书交流会、学术沙龙、暑期“三下乡”等在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新时代以来,广大在校学生依托思政理论社团对先进理论的追寻和探求也一直未停歇,又纷纷成立“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习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等,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学生心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1.创新力度不够,缺乏专业指导。大多数高校社团都面临创新力度不够、缺乏专业指导的问题。思政类学生社团同样面临如何注入新鲜血液、如何保持社团发展活力的问题,照搬其他学生社团成熟的发展经验并不能使思政类学生社团长久发展下去。事实上,思政类学生社团保持正常运行尚面临困难,更不用谈传承创新。同时,理论社团的成员大多为在校本科生,由于其知识储备和自身能力的限制,有时对思想理论把握不准、不足,很难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创新。其次,由于高校社团管理部门对思政类社团和其他兴趣类社团的管理同质化,未能针对思政类社团的功能特点、作用发挥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指导,导致目前大多数思政类社团普遍严重缺乏合适的专业指导教师,使得大部分思政类社团无所适从,活动质量得不到提高。调研发现,指导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未经考察,积极性也未能得到充分调动,有些指导老师甚至只是挂名,对社团的活动不了解、不过问、不参与、不组织,这些都成为制约思政类学生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
2.群众基础不深,成员流动频繁。高校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群众基础不深、成员流动频繁的问题。当前一些思政类学生社团存在学习内容晦涩难懂、活动开展缺乏创新等问题,偏离当代青年学生的主流兴趣爱好、关注热点,也普遍存在群众基础弱、发展土壤薄的情况。同时,社团的成立往往基于某一组织者突出的个人魅力、组织能力、理论功底,组织者毕业后其社团也可能就自然解散,特别是应“热点”成立的思政类社团,随“热点”起而生、落而失。[5]除此之外,一些思政类学生社团由于群众基础弱、难以招收成员,因此在成员的招收上缺乏制度性、标准性,随意性强,人员素质能力与理论功底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成为正式成员之前对社团不甚了解,加入过程简单随意,正式加入后参与社团活动意愿不强、理论能力不足,进而导致对社团认知度和认可度低、退出率高。人员的频繁流动,使得思政类社团无法聚焦主业发展,社团特点、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影响力持续弱化,群众基础愈发薄弱。
1.发展定位不准,思政价值缺位。思政类学生社团应当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和功能定位,既不能仅停留于低水平的理论学习层面,使研究结果空泛而无任何实际意义;也不能只注重实践,忽视理论的学习、研究。思政类学生社团作为具有特殊性质的社团组织,既要坚持理论研究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也要用实践检验理论的科学性。[6]目前大多数思政类学生社团对自身的组织定位含糊不清,发展方向模糊不明,活动开展不够理直气壮,作用发挥不够鲜明自信。一些思政类社团甚至在自身的目标宗旨之外还被赋予了额外目标,如过于强调活动的社会影响。除了社团自身定位不准外,一些高校对思政类学生社团也缺少相应的关注和重视,未能充分认识到思政类社团在学校整体学生社团工作尤其是在组织育人、思政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对思政类社团的存在过于强调其工具价值,而忽视了其本体价值,将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相割裂,对思政类社团所具有的组织育人、思政育人功能重视不够,未能充分意识到思政类社团也是高校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开展组织育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有益补充。
2.影响力不够大,社团资源有限。与兴趣类社团相比,思政类学生社团人气不高、宣传力度较弱,造成社团影响力不够大。在各种思想交流碰撞的当下,一些高校没有意识到加强思政类学生社团发展的必要性,没有意识到鼓励思政类学生社团发展对开展组织育人的重要性,没有对思政类学生社团的发展给予有力支持。相比于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高校官方学生组织,大部分思政类社团都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必要的经费支持和专业的教师指导。思政类学生社团作为非官方组织,经费来源渠道窄、总量少,缺乏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而又无法像兴趣类社团比较容易得到商家及企业的赞助。一系列资源条件的限制,导致思政类学生社团大部分活动甚至无法开展,严重影响了思政类社团的正常发展,影响了其思想引领和组织育人功能的发挥。
3.吸引力不够强,学生参与有限。思政类学习宣传活动带来的思想进步与升华由于在短时间内难以客观衡量和具体量化,使得大多数学生难以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有了某种程度的进步;或者意识到这种进步,也不觉得它源于思政类学生社团或对自己的未来有实质性的帮助,因此难以获得成就感。成就感的缺失和降低也进一步降低了社团成员活动的热情。与文体兴趣类等容易实现自我价值和达到自我满足的学生社团相比,思政类学生社团处于缺乏人气的弱势态势,难以满足当今青年学生的社交和兴趣需求,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这种人气的缺失反过来又影响宣传成效,进而削弱更多学生加入思政类社团的动力。面对理论学习的枯燥性、深刻性,怎样激发学生对思想理论学习的热情,这是高校思政类社团和大部分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7]此外,思政类学生社团对当代学生的特征把握不足,也是其吸引力和影响力减弱的重要原因。随着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多种思想意识形态并存,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较以往更为强烈,在接受主流思想影响的同时表现出独立性和批判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能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政类学生社团工作的建设是否有成效。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育人功能的认识,在充分认识学生社团工作本质的基础上,将课堂教育和社团工作、人才培养和社团活动有机结合。[8]为此,要加强对思政类学生社团的思想引领和政治指导,引导学生社团正确定位自己的社团使命,使思政类学生社团真正成为学生思想提升的园地、学习先进思想的窗口,真正将这些学生组织建设成为“学生之家”。从社团整体层面来说,就是要进一步明晰思政类社团存在的目的,把高校思政类理论社团打造成学生理论教育、思想引领、组织凝聚的阵地,努力通过融合成员理念、聆听成员意见来营造组织的共同愿景。从成员个体层面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成员对社团宗旨的认同,同时让成员意识到社团是一个优秀大学生成长的摇篮。成员在社团中的种种学习和交流能够促使他们更好更快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自觉地将正确理论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运用到自己参与的生活与实践当中去,能够尽快成长为一名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和较强分析判断能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2]
社团的负责人或其核心人物,是社团产生、发展和壮大的主导性力量,也是决定社团凝聚力、社会影响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高校联系、引导和影响思政类学生社团发展的切入点。这些学生社团领袖、核心人物往往具有能力强、威信高等特点,在组织中起着指挥、协调作用,他们的组织影响力远远大于社团普通成员。所谓“组织育人”,就是通过各种党团组织、各类学生组织来培育大学生先进分子并发挥带动作用,从而实现育人目标。[9]因此,要努力同这些有影响力的社团核心骨干人物形成朋友关系,大力支持他们所组织、开展的各类思政理论学习宣讲活动,并在推优入党、选优评比中对这些社团骨干优先考虑,借此激发和调动社团骨干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进而影响社团的发展和走向。此外,高校应尝试建立和完善思政类学生社团骨干培训的长效机制,要创造条件、全方位地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理想信念和实践能力,为思政类学生社团未来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创新力强,高校在充分尊重学生社团自主管理的基础上,可适度放权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要从合理引导和有效监督入手,使学生既能放开手脚开展思想理论宣讲,也能得到有效帮助。此外,制度建设是学生社团健康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要引导学生社团加强内部管理体制建设,逐步健全和完善学生社团组织的准入、运行和退出机制。其中,在社团准入机制方面,要适度提高社团组织的准入条件,并加强审核把关;在社团运行机制方面,要以落实社团宗旨为切入点,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和谐平等的成员关系;在社团退出机制方面,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可考核评价标准,对那些内部管理混乱、活动表现积极性差、存在感弱的思政类社团按规定预警或直接予以淘汰处理。[10]
必要的活动场所、专业的教师指导和稳定的经费支持是思政类学生社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要加大对思政类学生社团活动资金、场地设施和指导教师的支持力度,大力扶持思政类学生社团开展理论学习宣传活动。同时,要承认社团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肯定指导教师的劳动成果,鼓励与思政类学生社团性质相近的专业教师担当指导教师,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引导教师对学生社团活动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减少因学生社团负责人更换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推动思政类学生社团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学生社团自身也要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根据社团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展开多维度、宽领域、深层次的活动交流与组织协作,主动发起与校内外其他学生社团的定期座谈活动,通过沟通、互动了解其他社团的发展状况,共同商讨新形势下新的社团发展思路,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促进思政类社团的良性循环发展,要解决社团吸引力的问题,提高思政类社团的群众基础。首先要在社团管理上积极促进社团成员对个人思想进步的认识、激发成员对思想理论学习的热情,定期评选社团成员的优秀理论学习心得,并在院校官方媒体、新媒体平台为其提供充足的发表机会,同时纳入各类综合测评、评奖评优加分细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作为。其次要在社团活动开展上努力适应青年学生的个性特征、满足青年学生的社交和兴趣需求,可在思政类社团建设管理中纳入动态评比竞争机制,将发展出色的社团纳入各级团委指导,进而促进思政类社团与其他正式社团的人员交流、活动融合。创新活动开展模式,调整一成不变的读书会、理论宣讲会模式,鼓励支持思政类社团积极承办校院各级各类辩论赛、趣味知识竞赛、理论宣讲大赛等校园赛事,增加社团的曝光度、对学生的吸引力以及社团活动的覆盖面、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