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创新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最神圣的使命

2021-01-02 07:15高建生
前进 2021年6期
关键词:神圣社会科学工作者

□ 高建生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充实了丰富的内容,也进一步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勇于创新、推进创新的神圣使命。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结合“5·17”讲话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这一殷切期望,我们应当更为深刻地围绕“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的命题,增强推进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把创新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最神圣的使命,首先要认清使命、敢于担当

当代中国已经走过和正在经历着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体现时代创造精神的伟大实践,不仅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研究资源和素材,更提供了深入探索、不断创新的强大动力,为哲学社会科学实现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而连接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成果间的桥梁,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探索精神、创新勇气和担当意识。离开了这样的“精神”“勇气”和“意识”,没有推进理论创新的责任感与抱负感,就只能是“辜负了这个时代”。

二、把创新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最神圣的使命,必须解决好“为什么创新”“怎么创新”和“如何衡量创新”等重大问题

创新既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是什么为创新而创新的文字游戏、概念纠缠,更不能够舍本求末,或者食古不化,或者崇洋媚外。做到这一点,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立场观点问题,以党和人民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的主攻方向;二要立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解决路径方法问题,以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思想观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要坚持问题、目标、结果导向的统一,解决端正学风文风问题,以是否回答了时代关切,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可否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实际成效,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与否的依据。换言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研究好、阐释好,才是真正的担当作为,才能真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形成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

三、把创新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最神圣的使命,要求在坚持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导的实践中,积极营造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创造和理论创新的良好环境

当前,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实践依托,特别是有党和国家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思想创造和理论创新有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营造推进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的社会环境就更为重要。而做到这一点的核心要求,是推进思想理论创新的制度改革,在完善体制机制的过程中实现研究经费和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把资源配置在想创新、能创新、实现创新的人身上,真正建立起考核严格、奖惩严明,高效灵活、充满活力的用人制度,逐步构建并完善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神圣社会科学工作者
神圣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FOR YOU, O DEMOCRACY
神圣的使命 光荣的担当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