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如何走深走实

2021-01-02 03:59:5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思政

(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0)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须不断钻研的育人途径。高校学子处于生理和心理的迅速成熟期,高校时期也是进入社会前的重要锻造阶段。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需在这一阶段深植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树立远大目标,足见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理论要求、思想高度都有更高的要求,但在高校思政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还存在有流于形式,言传与身教分离等问题。高校思政工作如何走深走实是当下教育工作者要重点钻研之处。笔者对此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方法探索。

1 全面提高教师自身思政水平,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高校教师作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才能担得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提高是一个教师自己不断学习理论—结合自身实际内化理论—将理论作用于实践育人的过程。提高教师思政水平,一方面要求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扎扎实实读马克思主义原著,认真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求教师紧跟时事,了解党的政策方向和重要讲话精神,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教师将理论进行深刻理解并运用于实践,才有底气不依赖于“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有能力在传授时让学生感同身受,备受洗礼和鼓励;也能带领学生理性的在各种理论、焦点事件中洞悉、分辨、收获,与学生一同思考,做到言行并教,让高校思政工作生动起来。

2 建设“大思政”环境,扩大思政育人广度

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政工作涉及教育之根本,仅凭思政课程远远不够。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是对新时期思政工作强有力的指导。实践表示,更多它科教师在课堂上融入思政,促进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使非思政课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互促互进的协同效应初显。但笔者认为,思政工作的继续完善发展还应该在“课程思政”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大思政”育人环境。课堂外的高校其他工作也是思政工作的发力点。学生日常管理、学生服务、学生实践、高校环境都是全面建设大思政环境有力抓手。“课程思政”应与教学管理、校园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文化生活、网络教学资源等结合,在办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体制、教育管理、教研创新、基础建设、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挖掘思政工作切入角度。高校领导层、普通课程教师、辅导员同心聚力,通过课程育人、阵地育人、活动育人,丰富思政教育渠道和形式,齐抓共管形成“大思政”环境的育人合力,扩大思政育人广度。

3 教育工作者立足本岗特性,深化思政育人成果

各岗位的高校教育工作者皆有其岗位特性,在“大思政”环境下各个不同岗位的教育者可以根据本岗特性和优势,加强思政育人深度,锤实思政育人成果。以往皆把政治课作为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但对其他各科,学校教育管理各方面的思政成效要求甚少。结合“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这一基本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对高校各岗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提出相应的思政教育成果要求。

校领导层面:近年来,众高校领导层在思政工作探索中出现了一批好方法,好成果。例如校领导在制度层面的探索并颁布相关规定。2019年11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政治理论学习及集体活动制度(试行)》,从学校制度层面对学生的集中政治理论学习提出了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广大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得到进一步坚定,爱国情怀、品德修养、学识见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一定的提高;众多高校领导层也通过加强与基层党员和学生群众的沟通交流,在学生思想引导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现高校内对“党委书记讲开学第一课”、“党委书记讲党课”、“党总支书记讲党课”、“师生党员座谈会”这类活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开展频次、重要精神宣传力度明显上升。校领导层教育工作者通过引学、领学、座谈等方式加强与基层党员和广大学生的交流,与时俱进教育理念和思维,同时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发展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也是对青年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的激励。

高校思政工作走深走实对高校教师自身的提高是一个挑战,要求高校教师有更为深厚的政治理论功底,作为高校领导层还具有带领组织高校广大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和素养的责任。充分运用思政资源和自身在岗位上的丰富经验,引导专业教师不断深入理论学习,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让专业教师通过不断地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水平,让他们能够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将这些思政理论渗透出来,助力“大思政”育人模式构建。

高校科任教师层面:专业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主力军。首先,作为思政课教师,在思政教育上有其理论基础更为深厚,对时事辨析探讨更为透彻和深入的特点。思政课教师有能力带领学生在课堂内外对焦点事件,新思想做更为透彻的解析。充分挖掘思政中的亲民点、吸引点,引导学生在理论上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认知上有鲜明的民族荣辱感和是非对错观念;在行为上自发做社会主义有为青年。同时,作为非思政课任教师,有自身任教课程作为依托,可充分地发挥各项教育资源及职能优势,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在教学工作中实现思政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高校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正确的政治意识,与学生交流最为频繁,是高校科任教师的特性。高校教师鲜明的政治意识在教育教学中是对学生非常有力的引导,一言一行均能潜移默化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同时,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更可引导学生通过寻找专业知识中与思政教育相通的共性内容,或是由专业知识总结提炼出思政理论,亦或是用专业知识检验思政理论,精心设计充分利用宝贵的上课时间帮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思想升华。例如某些高校以教学实践为平台开展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巩固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认识,通过自身实践将思政理论与专业知识内化于心。

高校辅导员层面:高校辅导员基本职能之一则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引领。辅导员有更丰富的思政教育抓手,更深入学生群体,更具亲民性,是做好高校思政工作的有力抓手。高校辅导员是当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新时期对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有新的要求,90后、00后一代的大学生更具鲜明的性格特性,有明确的自身诉求,有丰富的社会讯息来源,有初具成型的辨析能力。辅导员的思政工作要求学生在哪里,辅导员的思政工作就要做到哪里,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运用好学生喜爱的各类活动和方式,把握好与学生交流接触的宝贵时刻,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开展的点点滴滴。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水平素养的同时,创新工作方法,重视理论实践相结合,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工作。

4 科学检验思政教育成果,及时反馈育人成效

思政教育工作是周期颇长的培养人的工作,大多思政工作者认为思政教育的成果需要时间的沉淀,这就导致了很大一部分思政工作者一直处在默默耕耘,被动等待时间自动回馈的状态。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误区,被动等待学生的回馈,则代表不能及时确认学生是否将思政教育内容入脑入心,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是否对知识的认知产生偏差,包括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没有客观的数据考量。思政教育的成果一样需要及时收割和检验质量。

思政教育成果一方面可以从学生成果上检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实践活动,例如“挑战杯”、“三下乡”、志愿服务、各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从学生参赛作品的思想水平高度和学生在参赛过程中的表现检验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果。同时通过比赛,促使学生进一步内化思想,拓宽思维联系生活,创造有说服力的极具个人特色的参赛作品进行呈现。另一方面可以从教育工作者工作数据上检验。大数据时代,思政教育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大数据不仅可用于教育教学,也可用于教师教育成果评价。利用大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等技术优势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评价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例如湖南工程学院上线“易班”教育系统,并于系统内对全校教师进行工作考核,其间每一位辅导员的下寝记录,谈心谈话内容,会议开展情况都记录在系统内,直观的在数据上对思政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体现。目前全国各高校基本都运用起了线上管理平台,平台的数据值得我们进一步开发,基于数据分析的思政教育成果检验会让思政工作水平评价更为迅速、全面、客观。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为“立德树人”,做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已经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和的探索。新时期对高校思政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思政教育工作走深走实则是时代交予我们的新命题。新一代教育人定将在不断探索中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国家培育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社会主义有为青年。

猜你喜欢
辅导员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中国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 14: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