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焱峰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226000)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已逐渐应用到图书馆服务工作之中,当前高校图书馆已具备较高的智能化程度,也具备较高的馆藏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从而为其实现智能管理与高效存储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云计算作为一种全新的智能技术,其涉及了软件系统、互联网资源、数据库、存储设备等多种功能,将该技术有效应用到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之中,可达到软硬件的智能存储、高效处理和有效归档的目的,并能够自动地存储与科学地管理庞大的知识资源。同时,基于云计算条件开展高校图书馆统计与评估工作,可更加科学地分析与评估图书馆的数据流、文献资源、读者阅读等信息数据,从而切实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关于云计算的定义,主要包括:(1)为人们提供一种共享形式的服务。通过共享资源,来让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2)融合了各种技术,简化了网络业务流程,且借助系统来实现自动化的监管,让用户借助网络来使用云计算服务[1]。
结合部署模式的不同,云计算涉及到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公共云。即云提供商负责运行,向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IT资源,然而人们并不知道这些资源还有谁可以使用,也不能控制物理基础设施,故而这项服务所用的计算资源可能遍布世界每个地方,其核心属性在于资源的共享,主要优势为良好的扩展性与较低的成本,如腾讯云与阿里云;二是私有云。即在企业内部提供的云服务,单个公司拥有、运营,且公司可自行定义、使用全部的虚拟化资源与自动服务,通常适用于大型企业,这类企业对数据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要求比较高,且能够负担起私有云所产生的较高运营成本;三是社区云。其介于私有云和公共云之间,主要适用于中小企业,而高校图书馆就属于中小型用户类型,各业务相近且存在共同利益的用户可通过构建社会云来实现资源的集中,可以说,社区云是一个社区,并非一个用户所独有的云平台,大家能够在这一平台上实现基础设施与云计算优势的共享;四是混合云。其主要由两个或超过两个的不同类型的云所构成,具备各类型云的优势的特点[2]。
结合资源供应的形式,可将云计算看作一种服务计算方式,主要服务形式包括:一是基础设施即服务。通过为用户提供存储、网络、其他基础计算等硬件资源,也就是如同以往模式下的存储器、中央控制器、输入/输出,用户能够在其上面进行部署与运行软件;二是平台即服务。通过为用户创造软件运行环境,也就是如同以往编程模式下的编程框架与操作系统,让用户可以借助云供应商支持的工具,对应用程序进行开发,且应用到云基础架构上;三是软件即服务。通过为用户提供应有软件功能,也就是如同传统模式下的应用软件,让用户能够运用云基础设施上的各种应用程序来访问各个客户端。
云计算历经数十年的迅速融合发展,其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核心技术已趋于成熟,也逐渐具备了更加成熟的商业服务模式。通过充分融合云计算的技术优势和商业模式优势,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亟需转型发展的状况下,云计算具备极大的应用优势与发展前景,其有助于高校图书馆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提高图书馆的运作效率,显著降低运行成本。
云计算在高校图书馆中应用的核心优势主要体现有:(1)高度的灵活配置。以往高校图书馆的运行模式主要为自建基础设施,思维模式偏好小而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需求和配置、供给和需求并不匹配的情况,而通过有效应用云计算,高校图书馆能够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开放系统,来实现资源配给的高度弹性,结合具体需求来合理配置资源,让资源使用得到灵活地扩张与收缩,实现负载的均衡[3];(2)资源利用率超高。云计算模式下强调共享思维,高校图书馆可借助各种先进技术来让用户共享物理的基础设施,从而切实提高知识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对网络业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并更好地创新读者服务模式;(3)大幅节省成本。云计算中的分布式计算技术与虚拟化技术等,能够将以往数据中心模式下的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简化,显著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并在很大程度上削减高校图书馆的运营成本。据调查显示,高校图书馆需求主要是中低端配置,其通过对云计算进行有效利用,可为其节能约60%的IT开支。
云计算环境依托于云技术,围绕着分布式计算体系,利用互联网系统来充分结合起多种智能设备、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且采用多种算法工具来对存储设备进行统筹管理。基于云技术体系所构建起的云计算环境,可智能化管理云技术所产生的虚拟空间,且结合数据资源的特征、数据的环境及其结构来对存储空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可以说,云计算环境就是一种能够实现各类型知识资源交换互补与协调并存的技术体系,能够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存储能力。
国外转接学者提出:云计算环境能够提供多种知识资源智能存储,具备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很大的存储规模及较高的存储效率等。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由于其身处于一个高密度的知识环境之中,其云计算环境的特征体现为:较高的智能化存储程度、较强的知识环境兼容性、较强的知识共享能力[4]。也就是在云计算环境中,高校图书馆能够智能化地存储所有的知识资源,并借助分布式存储体系,在各种硬件设备中合理存储各类知识资源,而云计算体系可针对各个空间内分布存储的知识资源加以智能调取、分配,让用户之间能够进行知识的共享。同时,云计算环境能够对多种知识环境进行兼容,如高密度知识环境与密度稀疏的知识环境。
关于高校图书馆统计与评估服务,具体指在其知识服务、资源管理及信息咨询等各项经营活动中,需要对产生的各种动态数据、知识资源及数据流加以全面地统计、分析与评估,再结合统计分析结果来全方位地评估图书馆的各方面能力,包括知识服务能力、资源应用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然后编写成相应的统计报告,相关管理人员可通过这一份报告来找出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可见,统计与评估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提高自身知识服务能力与水平的关键工具,基于云计算环境,能够促进高校图书馆统计与评估工作更加高质高效地开展,并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分析数据流、读者阅读及文献资源等信息数据。
关于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统计与评估服务体系构建的意义,主要体现有:(1)有利于科学地统计数据流。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用户服务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极具价值的数据流,而这些信息数据存在于不同的虚拟存储空间之中,以往的统计与评估模式往往很难对这些数据流加以有效收集与分析,故而不能反映出图书馆的动态变化,而基于云计算环境下,能够让高校图书馆智能化地获取到各种数据流,并借助云智能系统来全面地、有效地分析高价值的数据流,且生成相应的分析报告,这份报告就充分反映出了图书馆的动态变化情况,有利于图书馆科学合理地调整与优化自身的服务模式;(2)有利于科学分析文献资源。统计与评估报告作为高校图书馆调整与优化服务模式的关键依据,只要确保该报告具备较高的准确性,才能够促使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加科学且全面的服务;而基于云计算环境,以云技术体系为支持,高校图书馆能够更加科学收集与智能分析各种文献资源,从而明确满足读者需求的知识资源,且对读者的动态与行为偏好进行智能化分析,然后有效衔接起读者需求与云知识库,促使知识共享的实现;(3)科学评估读者阅读状态。在以往的高效图书馆统计评估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往往无法动态掌握读者的阅读状态,也无法精准地分析读者需求,而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科学地评估读者的阅读状态,对读者的动态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当读者从云数据库中查询、阅读、下载知识资源时,往往会在云计算环境中留下很多的数据痕迹,相关工作人员只需收集这些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数据,即可科学地评估读者的阅读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与优化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云计算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统计与评估服务体系主要涉及到多种要素,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图书馆的具体经营发展情况来对这些要素进行优化搭配,科学地做好统一与评估。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统计评估服务对象。高校图书馆在优化与创新服务模式、编制建设方案、明确文献资源采购方案等环节中,都需要借鉴和参考统计评估数据,这样才能够确保图书馆资源投入与资源服务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而云计算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云计算体系,为读者提供更加多样的资源服务,并借助云系统来对读者的服务反馈评价结构进行收集与统计,从而获得相应的信息数据参考。基于此,针对高校图书馆统计与评估服务对象,具体指云知识资源、云知识服务、云数据库及云知识环境,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全面统计这些知识资源的流转状况、知识服务程度等。
二是统计评估服务原则。云计算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统计与评估原则具体指:(1)效益原则。即资源投入、资源获取、读者服务均要对效益要素加以考虑,这是高校图书馆统计评估的关键一环;(2)质量原则。也就是资源质量与服务质量,只有保证这两方面的质量,才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是统计评估服务指标。云计算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统计评估服务指标具体指:(1)一级指标。即读者服务满意度,也就是始终围绕着读者来开展图书馆服务的评价工作;(2)二级指标。即读者资源取得状态、读者服务预期、图书馆使用忠诚度及读者服务感知,可根据读者知识资源使用需求及其对图书馆的体验,来评估图书馆的服务工作[5];(3)三级指标。即读者对图书馆知识服务质量的总体评估、读者服务需求满足状况、评价知识资源质量等。高校图书馆要想有效提高自身的知识服务质量,必须结合明确的评估服务指标,来科学构建三级评估服务指标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应根据云计算条件、云服务系统及云计算服务等要素,来明确云环境下读者的服务反馈结构,并注重读者的服务体验,从而确保统计评估结构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一是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读者服务质量。在信息时代下,人才是第一竞争力,高校图书馆在建设统计与评估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也就是在云计算条件下,要想确保高校图书馆统计与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既要具备良好的服务能力,还应掌握云计算技术、云计算平台及工具等的使用方法,具备良好的数据信息分析、挖掘及统计能力[6]。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存在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与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基于此,图书馆必须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定期开展在职教育、专题讲座等方式,来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使之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知识服务。以某高校图书馆为例,其通过与省市图书馆合作,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到校内举办专业的培训教育,为工作人员讲解大数据知识、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云计算服务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还需组织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进行深入讨论,明确自身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且加强专家学者的沟通交流。工作人员自身也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而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其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统计与评估服务的需求。
二是构建统计评估服务数据库,合理划分文献资源分配流程。云计算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各种馆务数据来进行统计评估工作,也就是借助各种数据库技术,来构建满足读者需求的统计评估服务数据库,然后利用云技术来进行分布式存储,把各种资源数据均统一存储在一个体系之中,再智能化地管理读者的资源分配,高效衔接起数据库资源与读者需求,从而促使资源得到更大化的利用。同时,需为统计评估服务数据库选择合适的云计算平台与工具,当前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数据量很大,信息的数据结构类型也比较复杂,只有借助高性能的云计算平台和工具,才能够对这些海量的异构型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统计评估。
三是建立健全图书馆统计与评估服务规章制度。在建设高校图书馆统计与评估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还需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即结合图书馆服务的需求、资源的需求、评估与统计等多种业务流程,依托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制定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挖掘等服务标准,然后借助这一标准来对云计算服务的提供者、需求者的行为进行合理限制,确保云计算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对图书馆管理人员与读者操作的有效规范,指引双方建立需求相契合的数据统计与评估服务。另外,因为计算机和云存储会收集到大量的用户隐私信息,如读者的身份、需求、兴趣、服务等行为数据,在建设高校图书馆统计与评估体系的过程中,就需要重视读者信息的隐私保护与保密规范的制定,尽量为读者提供隐私保护等需求服务。
四是建立完善图书馆绩效管理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统计评估能力。为能够切实调动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能力,必须强化对其的绩效管理,即基于云计算条件来对各种先进技术进行充分利用,构建完善且科学的绩效考核规范,从而强化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促使其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最终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要想切实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为读者提供更加高品质、高效率的服务,首先必须切实做好统计与评估工作,即需要充分发挥云计算的优势和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统计与评估服务体系,来对自身的整体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等各项信息数据进行统计、评估,并形成相应的报告,以便其合理的优化与调整服务模式,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确保高校图书馆的效用得到全面发挥,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高品质、高效率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