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钱娟
【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相应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高层建筑的数量日益增多,而高层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开展高强度的地基处理工作,以充分保障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让我国建筑行业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桩基检测技术;高层建筑;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4.121
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型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整体建筑行业的格局,随着建筑施工规模的持续扩大,也相应提升了建筑工程总量。为使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稳定性得到充分保障,要求有关施工人员积极设置建筑桩基结构,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建筑工程基础,以充分保障装机的整体施工质量,让后续建筑施工作业得以有序开展。
1、我国桩基检测技术现状
1.1 技术精确度有待提升
现阶段,许多检测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以充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导致在检测报告勘察及整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同时,与国家所制定的检测标准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在此背景下所得出的检测报告及资料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得出精准详细的检测结果,也不能从根本上确定所检测区域的实际状态,难以在工程施工实践中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具体的建议,不能实现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约束。
1.2 检测机制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在高层建筑桩基检测领域已经制定了许多明确的规范及要求,但是基于我国现阶段市场需求及检测实际而言,在桩基检测机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检测结果不细致、检测行为不规范及检测技术使用不合理等。许多检测单位内部普遍不具备高层建筑桩基检测的能力,且存在私自篡改桩基评价等级的情形。
部分企业擅自将工程施工中所标注的三类桩修改为二类桩,可能对施工团队造成误导,同时,也造成了许多潜在的施工质量隐患。
1.3 检测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高层建筑桩基检测工作自身相对复杂,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无论运用哪一种检测方式,都难以清晰直观地得出装机的实际检测结果,总会存在许多不同程度的错误和误差。同时,由于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难以充分达到桩基检测的实际需求,无法保障检测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持续发展[1]。
2、建筑桩基质量检测内容
2.1 建筑桩基成孔质量检测
对于建筑桩基施工而言,成孔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例如,有些高层建筑在正式投入使用后表现出倾斜及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其原因在于未能针对桩基的成孔质量实施严格检测。针对建筑桩基的成孔质量实施检测,要求相关检测人员细致检测桩孔桩深、孔径及垂直度等指标,以充分确保建筑桩基施工的整体质量,实现对于施工全程的充分监控和高效管理。
在实际检测阶段,要求检测人员运用伞形孔径仪器展开对于桩孔直径和垂直度的检验,同时,借助侧锤法,结合电阻率信息,展开对于桩孔沉渣厚度的计算。因此,要求将成孔质量检测当作高层建筑桩基检测技术的要点,以充分确保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2]。
2.2 建筑桩基承载力检测
对于建筑物而言,桩基是其重要的支撑结构,为此,需要在桩基性能检测过程中充分关注其承载力特性,目前所采取的最为常用的桩基承载力检测技术为高应变法及静荷载试验法。其中前者是现阶段我国应用最广的一种检测技术,可以在桩顶滞轴位置处提供一定的冲击力,以切实保障检测桩的贯入度,产生与桩身质点应力及加速度相适应的力,在此基础上判断并分析波动理论,以确定单桩的竖向抗承载力状态和桩身的完整性水平。然而,由于所采用的检测方式相对有限,可能产生桩与土的相互作用力,对该方法的运用造成了一定限制;至于后者,则可以为进行高层建筑工程设计提供充足的现实材料,借助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展开对于实际承载力水平的有效测定。该试验法在理论上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是现阶段准确性最高、最为可靠的一种单桩承载力检测技术,也是用于判定动载检验方法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可以将静载试验的结果当作重要的误差对比依据。
2.3 建筑桩基完整性检测
针对建筑桩基的完整性水平予以检测,要求以确保桩基结构的整体性为前提,让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得到充分保障。在桩基检测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类检测技术自身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采取單一化的检测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建立对于桩基完整性特征的全面评价,而是需要综合借助多种检测手段进行补充,以实现良好的验证效果,让桩基完整性检测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得到充分保障。
以下为常用的桩基完整性检测技术:
(1)低应变力法。这是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桩基完整性检测技术,可以在其中心位置处增加能量较低的激振力,借助仪器设备实现对桩基性质震动信号及相应信息的有效判定,以确定桩基的完整性特征。
(2)声波透射法。此种方法主要利用超声波的传播特性实施检测,其在正常混凝土结构中所能实现的传播速度及范围十分有限,一旦遇到混凝土缺陷问题,会相应影响其声波强度,导致声波速度大幅下降。而运用声波原理,可以在波形变化过程中实现对于桩基完整性的有效检测。
(3)钻芯法。此类检测手段操作相对简单,可以建立对桩基完整性特点的及时把握,且技术可靠性和稳定性相对较高。在工程桩基位置上钻孔,以实现对直径在800毫米以上的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多数情形下可以与其他无损检测技术同时使用,以促进桩基完整性检测效率提升[3]。
3、桩基检测技术的优化策略
在高层建筑施工实践中运用桩基检测技术,可以发挥十分突出的应用价值。为此,需要严格落实各项检测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并据此实施作业,同时充分关注各类可能的检测影响因素,以充分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检测效率。在运用桩基检测技术时,可能会受到操作人员因素、环境及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为此,要求有关检测人员充分关注桩基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方案,以实现对于技术运用策略的优化调整,让桩基检测技术的运用效率和运用质量得到充分保障。
首先,要求充分关注桩基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规范性。结合工程实际确定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案,以保障后续检测工作的高效开展,确保检测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操作规范都可以达到相应标准。
其次,要求积极开展桩基检测人员培训,以促进检测人员技术操作水平提升,不断提升其责任意识,进而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要求在正式开展桩基检测前针对各类检测设备展开细致检查,以充分保障其性能的稳定性[4]。
4、提升建筑桩基检测质量的具体策略
4.1 科学摆放现场施工材料
需要针对现场材料摆放方式予以积极优化,以促进工程项目整体施工环境稳定性提升,相应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风险。实施施工材料堆放,要求结合材料类型的差异进行摆放,针对施工作业范围予以科学控制,连通相邻的施工作业区域,以促进此区域中材料管理的安全性提升。同时,要求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建立健全施工材料采购计划,针对施工材料的进场数据予以细致梳理,以充分规避施工材料堆砌等问题。
4.2 建立健全现场管理制度
要求在施工开始前提前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语,以免因闲杂人员误入而带来不必要的伤亡。需要针对作业人员使用的施工物品实施全面查验,为其配备统一型号的安全帽并统一颜色,结合有关规定进行劳保用品发放,针对现场操作的安全性实施统一管理,综合利用照明设备安全操作管理及桩基施工操作管理工作,让建筑项目整体作业区域中的操作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
4.3 确定合理的建筑樁基质量检测方法
要求有关质检人员结合具体的项目类型挑选合适的桩基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全面调查获取建筑物相关信息,充分结合此类信息,确定最佳的建筑桩基质量检测方法。检测方法选择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建筑装机的最终检测结果,为此,要求尽量确保所采取的检测方法可以充分适应建筑工程项目实际,运用合适的工具,尽量降低因人为操作所带来的错误,让桩基检测的质量和准确性可以得到充分保障。
4.4 完善桩基质量检测报告
针对建筑桩基实施检测,对检测的质量和准确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有关检测人员严格落实建筑桩基检测的流程,以免在检测程序上发生不必要的错误,进而影响建筑桩基结构的整体检测结果。要求检测人员在结束建筑桩基检测工作后,针对所测得的各类检测数据进行精准录入,运用统一化的模板填写相应的检测报告。同时,需要在建筑企业内部中构建系统完善的检测报告审查机制,以充分保障建筑桩基检测报告的合理性,提升其精准性。
4.5 定期检测应用设备
对于不同建筑物而言,所采取的桩基检测技术也存在一定差异,其具体使用的检测工具也不尽相同。为了让建筑桩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充分保障,要求有关检测单位基于具体的检测方法确定合理的检测设备,使检测设备得以充分适应计量标准的规定和要求,以充分保障建筑桩基检测的质量和结果,使其得以充分达到检测精度的要求。为有效规避触电事故,要求针对漏电保护器、电缆及接头等各类装置实施全面检查,同时,针对检测人员的手持电动器械实施绝缘检测,通过各类检测设备的灵活运用,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桩基检测数据的误差[5]。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层建筑施工而言,桩基检测技术十分关键,要求积极展开对于检测技术的探索和优化,找到最为契合的桩基检测技术,改善桩基检测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以切实提升桩基检测的质量和效率,方可从根本上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水.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检测技术的运用[J].砖瓦,2021(09):200-201.
[2]董自明.房屋建筑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技术的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2):62-63.
[3]李松然,许颜.建筑桩基施工技术方法与检测技术现状[J].四川建材,2020,46(07):74-76.
[4]苏海.建筑桩基检测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措施讨论[J].绿色环保建材,2020(11):139-140.
[5]田富香.桩基检测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1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