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为了进一步加强土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施工技术质量的法规,对材料规格、生产标准、价格都有一定的规则,推动了整个建材市场的规范化。但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各大建筑公司都在使用各种方法降低成本以提高竞争力。低价竞争扰乱了建材市场,许多企业明知存在一定质量问题,却仍在使用劣质材料,追求巨额利润。各大部门都在建材和管理方面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质量检验,并采取多种方式确保整个建材市场质量的可靠性,有效促进建筑材料质量监管,但现阶段仍需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影响检测结果;关键因素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4.116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而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根本因素,因此,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建筑材料检测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的材料进行各项性能检测,用于确保建筑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工作在建筑工程行业十分重要,其检测结果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在检测工作中常常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过程出现问题。
1、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建筑材料检测主要是根据现有相关标准和规定,利用现代化仪器设备,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技术,对建筑材料各项指标和参数进行检测、记录和分析。有效开展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可以进一步为建筑材料质量评估体系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建筑市场上的建筑材料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其特性和用途也存在明显差异,其用途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劣质材料会降低整体建筑结构的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建筑材料检验不仅包括对生产单位的质量检验,还包括对施工单位的检验。(1)生产单位检验主要是对材料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检测,确定和评价建筑材料质量是否符合出厂要求。(2)施工单位检验也是对材料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确保建筑材料质量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再决定是否使用该批次材料。
2、影响材料质量检测的因素
2.1取样检测的规范性
材料检测第一步工作就是取样,材料取样是否规范与合理是影响材料检测结果普遍性的关键因素。取样时应当按照相关取样规范进行操作,只有规范取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因此在取样时,样本的选取量、取样位置以及取样型号等都要按照要求严格执行。提升取样规范性,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操作,选择有效样本从而保证材料质量。施工人员要提高规范意取样识,在操作时严谨认真,避免疏漏。除取样要规范外,还要注意取样要具有代表性,这对于材料检测工作十分关键。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样本数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如果样品数量太少,则检测结果具有偶然性,无法代表整体材料质量水平;如果材料取样部位比较集中,同样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普遍性。
2.2检测环境的影响
对于建筑施工材料检测工作来说,检测环境的各方面参数如温度、湿度等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检测环境,尤其是对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把控,在检测场所应设有温湿度计,如果温湿度对检测过程有不利影响,则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对温湿度进行调整,从环境条件方面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同时也防止不适宜的温湿度对建筑施工材料造成损坏,影响材料质量,进而影响施工质量。此外,在进行材料检测时还要考虑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所处环境,尽可能地使试验接近实际。
2.3试件尺寸偏差
对于同一种类型的建筑材料来说,不同尺寸的材料性能上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混凝土试块在进行强度检测时要考虑其尺寸大小带来的误差,并利用校正系数对试验结果进行矫正,最终得到准确的试验结果。因此,在取样时不能忽略尺寸為材料带来的影响,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步骤进行制作,保证试件尺寸与标准尺寸相同。此外,还要对检测结果精度进行控制,检测结果精度不够在工程上可能会影响设计人员的判断,从而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必须考虑检测精度的影响。
2.4加荷速度的影响
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材料载荷能力是检测工作中最常见的检测项目,而加荷速率的大小对试验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如对于材料抗压能力来说,通常情况下,加荷速度越大,材料的试验载荷能力就会偏大,因为裂纹扩展速度较慢,对材料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的延后,因此无法得到正确的试验结果。如果材料加载速度过快,还容易对设备本身造成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3、加强建筑材料检测的措施探讨
3.1科学合理地进行建筑材料的选择
科学合理地选择建筑材料是这些材料质量的基础。首先,在现场选择建筑结构材料之前,要严格按照城市建筑材料设计的相关要求,制定建筑材料设计方案,确保建筑材料设计的科学合理。选拔计划;其次,在现场选择建筑材料时,一定要进行透彻的市场分析,了解材料市场行情,以便于选择厂家和长期合作伙伴,保证质量和价格;此外,采购方必须及时掌握在仓储现场采购的建筑材料的多项详细参数,以免因不准确而导致在仓储现场采购建筑材料的合理化。及时详细的参数;最后,本次现场采购建材时,要在现场进行严格的样品质量控制,确保采购方存放的建材质量合格。此外,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保持质量,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3.2 加强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有效的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是避免不合格材料应用于建筑工作的重要方面。材料执行前,需对所用工艺材料的质量检测报告、出厂检验合格证、出厂检验合格证等相关文件进行详细的质量控制,以免造成不合理同时发生的材料质量控制问题;另外,需要对一些能够控制待执行材料质量的关键控制数据进行合理控制,以免因控制参数不准确直接影响待执行材料质量;此外,所用材料的质量必须在整个材料执行过程中由执行单位进行自我控制,由项目经理的业务单元对所用材料的质量进行定期控制,并由项目经理进行控制。主管监管机构。建筑材料的质量由有效的测试和检测系统和流程来保证。此外,对于监理单位,要严格履行监理职责,严格开展工作中的随机抽查和验收考核。
3.3强化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我国建筑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安全保障体系化的建设工作是不断促进提高建筑工程生产质量的有效保障措施。首先,要加强对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的素质培养及技术培训,保障检测人员的能力及素质能够达到有效检测材料质量的要求;其次,加强对材料质量检测人才及检测设备的配备,确保检测设备及检测人员能够达到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需求;最后,要建立完善的材料质量检测保障体系,加强对材料质量意识的培养,严格按材料检测质量的流程及制度,进行质量检测工作的落实,以促进检测的规范化及有效性。
3.4加强对材料质量的验收工作
加强对材料质量的验收,一方面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验收时,检测人员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对于经过检测不合格达标的装修材料,要进行合理的处理,禁止应用到建筑工程当中。另一方面,对各类建筑材料的生产进场检验证明材料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如果材料进场时没有相应的检验证明,要进行及时补检,避免劣质材料进入工地被应用到工程当中。再者,認真核对厂家批号及合格证明,避免规格不符的材料混入到现场当中;最后,对建筑材料在运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验收的过程中重点把握,以避免因运输中造成质量问题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
3.5加强人员技能培训
材料检测结果和检测人员的操作水平有较大关联,因此,检测单位或自检的施工单位,应将检测人员技能培训作为提高材料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中之重。在检测人员上岗之前,施工单位应当先让检测人员了解现行的建筑材料检测制度,明确检测基本要求,同时由从业多年的、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素质过硬的检测人员,带领新入职的检测人员学习各项检测方法,例如硬度检测、化学方法、拉伸试验、屈服强度试验等。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实践能力,避免在办公室中坐而论道,检测人员应当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常见的建筑材料,在正式上岗之前,了解检测工作可能遇到的不同类型的材料,从而提高技能培训的有效性。对于人员素质水平,检测单位应定期加强培训成绩考核,对于成绩考核不通过的检测人员,应当回炉重造。检测单位应当树立人才观念,在有针对性地培养个体检测人员技能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制订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检测单位可以定期邀请业内专家到单位举行讲座,使检测人员接触到建筑材料检测新理念和新方法,了解行业内出现了哪些新材料,应当采用什么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单位内部可以每隔一段时间举办检测知识比赛,加强人员的竞争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工作积极性的目的,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驾护航。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多,例如取样不规范、检测方式落后、要求不统一、人员素质较低等。检测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予以重视,对症下药,规范取样,加强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提高材料检测软硬实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门平,董世运,闫世兴,等.热处理及测量方式对纵波声速评价材料硬度的影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8,44(11).
[2]苏云辉,郭春泉,白小灵,等.外墙外保温装饰材料黏结强度检测技术[J].施工技术,2017,46(4).
[3]徐开恩,姚曼文,方湘怡.纳米材料在鲁米诺体系化学发光分析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15,46(18).
[4]刘刚,杨少锋.基于建筑供应链下的施工材料采购管理改进研究——以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0).
[5]杨玉敏,廖育荣,林存宝,等.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目标检测算法综述[J].舰船电子工程,2021,41(4).
作者简介:
孔芳芳(1986.03.18),女,山东菏泽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材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