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赛丽 施焕祥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持续推进,沥青路面的实用性较强、美观度较高,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施工作业方式。本文针对市政道路施工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围绕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常见问题进行论述,总结相关工作经验,提出相应施工对策,指出具体问题的处理措施,希望能够为同領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化发展建议。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路面平整度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4.093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对现代化城市市政道路的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不仅要追求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美观程度做出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市政道路的施工任务需要借助更多专业设备的支持,这样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更好的完成施工任务。但是,当下所面对的问题是,绝大部分工程都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但是路面平整度始终难以达到设计的使用要求。
1、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1.1沥青施工材料配置
道路工程中的沥青材料,是一种混合型材料,在配制该材料的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的操作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或者对施工不够重视,则会在使用材料时发现材料配制不均匀的问题,这种情况将会导致材料本身的结构性能存在使用问题,不能充分满足工程建设的使用标准[1]。在此期间,建筑企业购买混合料时,由于大部分材料是厂家直接供应,所以从整体方面来说,会对生产条件造成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施工设备类型并不能做到统一,所以在结束配制工作后,经常会存在材料使用状态不一的问题。在上述内容外,在材料的级配过程中,经常需要针对选料工作付出大量时间,但是沥青混合料的最终压实系数依旧缺乏稳定性。如果没有及时对材料的配合比系数进行合理调整,则会为后续阶段的道路施工埋下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随着潜藏问题越来越多的露出表面,工程施工质量也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
1.2基层稳定性不足
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路面是否平整,与工程的基层结构具有直接关系,如果工程的基层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效果,便有可能造成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受此干扰,无法达到工程预期设计的使用标准[2]。通过对工程基层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明显的一点表现为:路面承载能力不足。由于路基结构本身的压实度控制程度不足,所以后续阶段的施工和使用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会对沥青路面的后续施工造成干扰,并促使道路沥青路面的整体平整度受到影响。
1.3施工材料问题
市政道路施工作业期间,会对沥青路面外表面平整度造成影响的因素,除了基层不稳定、材料配制不合理,同时施工材料问题同样也会对路面的外表面平整度造成直接干扰。通常情况下,因为沥青混合料质量无法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和使用标准,导致施工结束后路面平整度整体表现较差的情况时有发生,非常容易导致路面凹凸不平或路面均匀性不良等质量问题的出现[3]。
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这种问题的表现在很多不同方面,如:沥青混合料本身的含油量较大,最终会导致路面硬度偏低。但是,如果沥青混合料本身的含油量处于较低水平,出现松散现象的几率则会加大,不利于后续沥青路面整体平整度的再次提升。在此期间,配置沥青混合料时,现场操作人员对沥青及相关骨料等材料和添加的比例不到位,使得混合料的整体性使用能大幅度降低,无法有效维系沥青路面预期设计的平整度标准,待将材料摊铺处理后,路面的均匀性同样不能得到保证。在上述内容外,由于沥青混合料本身的级配方式无法做到与施工要求标准统一,所以矿料粒径会变得越来越大,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道路施工问题的可能性,对道路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会造成直接影响。
1.4工程施工工艺
处理道路沥青路面期间,如果路面平整度水平较差,与施工标准和建设要求不符,可以判断得出,工程施工技术和工艺的应用出现了问题。在工程施工期间,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显得至关重要,无论哪一个环节施工出现问题,或者施工操作不规范,均会对沥青路面的平整度造成直接影响[4]。在路面的摊铺作业阶段,如果施工人员操作行为不规范,相对应的施工工艺水平达不到规范标准,摊铺机设备无法适应现场的施工环境,或者在设备参数设定值偏差较大时,同样会对摊铺区域的均匀性形成一定干扰,无法有效提升道路沥青路面的整体平整度。与此同时,当摊铺设备处于运行期状态时,设备的整体运行速度稳定性与可靠性不足,这种状态下很有可能导致沥青混合料区域的摊铺厚度存在较大差异,非常容易使路面形成小波浪形状。
以沥青路面碾压为基础展开分析,如果压实机具的选择不合理,同样会导致最终的碾压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建设要求标准。尤其是振动压路机设备的选择,如果所选型号的不正确,造成的影响非常大[5]。在对路面进行碾压处理的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如果不能正确处理沥青混合材料的使用温度,当温度过低后再进行碾压作业,非常容易导致碾压效果不足的问题出现,无法达到提升路面平整度的目的。在上述内容外,如果碾压机具本身运行稳定性不佳,则会出现运行过快或过慢的问题,这些现象同样会对路面的整体平整性造成不利影响,在后续阶段的使用过程中还会引发车辙或者裂缝等问题出现。
2、沥青路面平整度控制方法
2.1提升基层结构压实度
在道路施工作业期间,需要从整体角度上进行评估,以全面提升沥青路外表面的平整度为目标,首先需要以路基结构为着手点,只有保证现有路基结构能够充分满足压实度的使用要求,才能够保证道路路面铺平施工作业可以稳定进行下去,有效避免在此方面存在的承载力不足问题,同时也能更好的规避其他衍生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沥青路面施工作业中,需要不断加大整体控制力度,以保证压实度为基础,全面提升路面的实际承载能力,保证路面使用状态良好,坚决杜绝道路工程建设后期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均匀沉降现象发生[6]。与此同时,道路路面施工的初期,需不断加大对沥青路面路基施工质量的把控,保证相应检测工作和分析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如果发现路基存在不平整问题或者压实度不足等问题,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必要的修复工作,达到强化加固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保证不会出现施工不达标的情况,凭借这种处理方式,达到增强沥青路面总体施工质量和整体施工水平的目的。
2.2提升施工材料把控力度
为保证路面平整度能够达到理想效果,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必要的控制,以保证道路施工作业的整体应用性能。现场施工期间,针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制,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把关,保证各类原材料的配比合理,通过严格把控、合理管理的方式,确保沥青和相关骨料的选择与应用都可以达到最佳的理想状态。
针对各种不同类型原材料运用,需要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尤其需要提高对沥青材料含油量比例的关注,这样能够更好的满足相关施工要求和使用标准,避免由于含油量过高或过低造成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在进行深入检测的过程中,还需要针对沥青混合料展开分析,针对其软化点和延度等特点进行深度探讨,坚决杜绝使用性能不佳的施工材料。在上述内容外,现场使用沥青混合料期间,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重点关注材料温度的变化,特别是摊铺的初期阶段,必须保证检查工作能够落实到位,保证施工材料不会因为温度不合理而出现干扰摊铺工作的情况。
2.3提升施工工艺操作规范性
施工工艺属于原则性问题,即使准备工作足够完备,但是会对路面施工造成影响的直接因素一直是施工工艺。因此,在管控沥青路面平整度作业期间,还需要科学应用各种施工技术,对现场施工人员操作方式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现场人员能够充分了解施工重点,严格遵守施工流程和建设标准进行相关作业,进而更好的避免偏差问题[7]。在工程处于摊铺处理阶段时,现场施工人员需合理选择更为恰当的摊铺机具,这样能够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实时供给充足且及时。在此期间,摊铺时还需要对摊铺速度进行严格监控,尤其是在施工的初始阶段,更需要做好调度工作,确保不会发生下料不均匀等不良施工情况,待碾压工作完成后,可以使路面平整度达到最佳水准。在此之外,碾压作业期间,需根据先两边、后中间的施工原则,这样能够保证碾压工作能够落实的更加充分,有效减少碾压环节的施工错误,避免边线或变速问题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道路施工作业期间,如果沥青路面最终建成的平整度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设计需求和使用标准,则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同时还会大幅度缩短道路工程的整体使用寿命。通过上述内容分析,会对沥青路面整体平整度造成影响的因素还有很多,主要包括建设材料因素和工程路面施工方式因素等,这些问题均会对工程项目的正常发展进程造成严重阻碍。基于此,在后续阶段的道路施工作业中,需要针对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评估,不断加大控制力度,持续完善并优化割接单的施工流程,在保证道路施工美观性的同时,全面提升保证路面的使用壽命。
参考文献:
[1]叶方明.市政道路施工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J].四川水泥,2020,05(05):47-48.
[2]李依煌.对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因素和治理措施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1(04):246-247.
[3]谭永首.路面平整度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信息周刊,2020,06(09):1-1.
[4]王维敏.公路桥梁过渡段路面压实度的变异性与施工控制技术[J].公路工程,2020,05(02):128-132.
[5]柳军.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研究[J].工程管理,2021,01(02):16-17.
[6]川何.关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影响施工的技术因素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02(03):17-18.
[7]韩小福.探讨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J].中国住宅设施,2020,05(00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