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宇
【摘要】世界建筑业在新时代里迅猛发展,5S管理成为现代企业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为了紧跟建筑业发展大潮,企业应提高对5S管理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现状的认识,明确实施施工现场5S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着重从做好准备工作、有序实施现场管理、落实监督反馈等方面保证5S管理的全面有效实施,确保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5S管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4.044
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非常关键的部分,然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层出不穷,时常发生场容混乱、安全隐患和工作懈怠等现象,需要通过5S管理的实施来解决。
1、5S管理简述
在施工现场利用5S管理的一系列手段,能提升工程施工现场的专业化程度,优化施工现场整体环境[1]。5S具体包括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其管理关系如图1所示。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主要涉及到对材料、机械设备、安全、质量和环境卫生的管理。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现场区域混乱的问题,有一些安全隐患。例如随意摆放建筑材料,没有分类登记、管理,缺少必要的防火、防水、防盗等标记,发生工毕料不净的问题,场地杂乱无章;特种切割与焊接作业的氧气、氩气、乙炔瓶没有专门制作架子来放置,或用安全绳捆绑靠放在柱子上;缺少专门维修机械设备的负责人,发生故障就临时修补后将就使用,没能及时修缮、更换;随意堆放建筑垃圾,现场环境混乱等。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5S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
3.1必要性
第一,规划施工现场,改进场容形象。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到诸多生产要素,现场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开展各项施工作业及摆放各类施工材料、设备、工具等都需要一定的空间[2]。5S管理从创造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切入,在施工现场有序摆放材料、设备、工具等,消除随意放置、不均衡分布的现象,确保通道畅通,资源配置合理。实施5S管理还能规避不必要的寻找、等待,大大提升工作效率,避免浪费,帮助降低施工成本。
第二,保障施工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5S管理的基本目标就在于整齐,有了5S管理的实施,各类材料、设备和工具等整齐堆放。同时安排专人定期检查设备,保持现场的各项标识明确、清晰,明确标记处现场的危险源、危险处。
第三,保障施工质量,更好地满足建筑工程建设要求。施工质量对企业创收有直接影响,施工质量控制尤为关键。实施5S管理是有效推行ISO9000的基礎保证,依托5S 管理活动能够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干净,保障施工质量,有助于将ISO9000要求落到实处。
3.2可行性
第一,领导和管理者的重视有利于实施。实施5S管理的计划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已经得到普遍的重视,部分企业积极研究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使用5S管理方式。例如绿色建设集团、北京城建集团等,通过成立5S管理实施小组进行5S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第二,资金投入较少,但取得的效果十分明显。5S管理更多的是强调员工的响应、配合,企业完全可以自主实施,资金投入少、推行费用低[3]。5S管理立足于员工基本工作规范,让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材料工具摆放、工作风气乃至企业想象都得到显著的改善。
第三,5S管理方式易于获得、掌握和推广。5S管理在当前已经发展为世界性的管理手段之一,管理方式日益成熟,介绍5S管理方式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例如书籍、网络、专业的5S管理培训企业等。5S管理方式也比较基础,内容具体,容易理解,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容易实施和推广。
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5S管理的实施建议
4.1做好5S管理准备工作
实施5S管理时首先要构建新型实施小组,由小组按照5S管理提出针对性的实施策略,通过领导审批之后落实下一步工作。企业要将5S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发展模式之一进行宣传、推广,并根据实施小组所反馈的实际情况、建议做好规划,自下而上推广5S管理。企业还要按照5S管理改进现有规章制度,督促员工加强对5S管理的学习,为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顺利实施5S管理奠定基础,实现管理方式的进步[4]。考虑到企业刚接触5S管理时了解不够深入,不清楚内在含义、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先派遣员工进入优秀企业学习,或者邀请专业人士开讲座,促使员工掌握5S管理,据此制定针对性更强的5S管理操作方式。
4.2有序实施现场5S管理
在完成准备工作之后,5S管理的实施进入核心阶段,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形成详细步骤。明确施工现场整改对象的标准、方法和期限;虽然施工现场不像车间那样复杂、精细,但整改原则相同,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各小组负责人在制定整改目标以后通过集体会议确定,形成统一的标准。例如某建筑工程施工场地较大,将施工现场管理区域划分成施工作业区、材料加工和堆放区、工具储藏区、废料和垃圾区、项目办公区、道路区、员工生活区七个部分,有序推进5S管理的实施。
第一,整理。做好七个区的物品整理与划分,分清必需品、非必需品,及时清理非必需品。允许2~3天的自行清理时间,有特殊情况应报备;自行清理整改之后安排人员每天巡视,拍照记录违规现象,及时告知负责人限期整改;下一次检查时将上一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区作为重点,记录仍然存在的问题,在项目会议中点名负责人必须整改,同时给予适当经济处罚;每次检查后进行问题汇总,在管理者会议中提出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循环实施,形成整理习惯,并长期保持。
第二,整顿。规范处理施工现场堆放的材料和物品,使其清晰明了,缩短查找时间。整顿并非单独执行,而是以整理为基础,深化整理过程。在完成整理工作或者取得一定的整理成效后就可实施整顿管理,整顿施工现场各区域保留的必需品;参照5S管理在车间定位置、定品目、定数量的实施要求,按照施工现场必需品的使用时间、使用频率加以处理;针对工具储藏室保管的工具,应根据现场施工工序存放,定期调换,或者根据体积大小存放,提高储存空间利用率,通过分门别类摆放施工器具,方便短时间找到。
第三,清扫。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清扫管理旨在维持施工环境的干净和整洁。清扫施工现场是必要的,能够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确定清扫负责人,避免遇到问题时推诿,检查时也能随时联系负责人,有利于查找原因;各区域制定合理的清掃标准,如施工作业区的清扫重点在于扫除建筑垃圾,检查并排除安全隐患,包括随意丢弃、散落的铁钉、竖直摆放的钢筋等;清扫施工现场的设备时以日常清理和定期保养为主,保证可以随时使用机械设备,避免发生现场要用设备了却存在设备故障的问题。
第四,清洁。维持并巩固前面三个“S”管理的实施成果,尤其是和清扫联系最紧密。要保持好前面的管理成果,构建整洁干净的施工现场环境;实行制度化清洁管理,总结前面的管理经验,将其制度化,推动5S管理向前实施;标准化,在有限范围里形成最好的秩序,经过施工现场相关各方的协调、同意之后进行审批,形成共同使用、反复使用的规范性文件,防止应清洁方式有误降低工作效率;开始形成企业文化,形成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规范,并通过实际的行动来体现。
第五,素养。这是5S管理的实施核心,因为人为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素养指的就是提升人员综合素质,保障5S管理的全面持续实施。要继续实施全面四个“S”,基于既得效果提升人员的思想认识,培养现场人员良好的作业习惯;严格遵守制度,如规定只有戴了安全帽才能进入施工作业区,禁止在施工现场穿拖鞋等;把有关人员行为的制度条文化,形成施工现场管理守则、安全手册。
4.3落实5S管理监督反馈
任何命令、策略的执行都要有监督,一旦监督缺位或低效,必定出现混乱的局面。尽管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短期管理,但监督不容忽视,要按照施工现场实施5S管理的情况落实好监督和反馈工作。每周一由各5S管理实施组织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实施情况,提供照片、文件等证据;执行奖惩要有证据才能生效;设置独立于实施5S管理以外的督查岗位,随时巡查5S管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汇报;实施5S管理一段时间以后分析样本数据,明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施5S管理的影响因素,帮助完善5S管理系统。
结语:
5S管理是建筑领域的管理模式之一,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通过实施5S管理,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施工现场的环境,还促使施工人员提高了安全质量意识和业务能力,综合素养进步明显,为开展好现场施工作业提供基础性保障。虽然5S管理备受建筑业界推崇,但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施5S管理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实践,推动建筑施工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晴.5s管理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运用策略[J].居舍,2020(08):150.
[2]王均山.基于CAS理论的精益建设模型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7(07):96-100.
[3]梁志灵.5S管理方法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城市住宅,2019(12):114-116.
[4]冯凯梁.建筑施工危险源分类研究综述及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7(0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