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安
印象中,故园每年都要下一场大雪,下得天空白茫茫的。蜡梅园里,只听得见雪落的声音。我踮起脚去够盖满雪的蜡梅枝,抓了一把雪含在嘴里,然后折下几枝蜡梅回家。
我上学的地方是一座不怎么下雪的城市。这里的春天像樱花的花期一样短,夏天却噩梦般地漫长。地理老師在气候分布图上圈圈点点,认真圈出长江中下游的一小块:“我们就在这儿,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
“0摄氏度以上怎么还会下雪呢?”马上有同学发问。“对呀,我还吃过雪呢!”我跟着附和。
“0摄氏度以上是平均气温,最低温也有可能在0摄氏度以下,这个地方下不了多大的雪,而且这里的雪很脏,吃了小心坏肚子。”老师继续讲下去。
我突然有些怀念故园的雪,想象着自己行走在纷飞的大雪中,踩出深一脚浅一脚的印子,然后仰起脸,细闻干燥而寒冷的空气中蜡梅的幽香,任凭雪花落在睫毛上,融化在唇间。忽然冰雪在一瞬间融化成略带体温的汗水。我从满头大汗中回过神,故园和雪都不见了。
在这座城市,熬过夏天,很快就到了冬天。有一天,同学们发现天气预报中的气象符号突然变成了几片雪花,于是大家几乎一整天都在走神儿,不停地看向教室外阴暗的天空。可是接连几天都没有一点儿雪花落下,只有刺骨的穿堂风一直往棉衣里钻,吹得人脊背发凉。
一天中午,冰粒开始敲打窗户,没过多久,雪就飘下来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挤在走廊边用手接雪,一片片雪花快乐地融化在手心里。只是好不容易地面刚被盖满,雪就突然停了。雪被踩得又脏又硬,融化成乌黑的雪水,雪地靴被打湿,双脚冻得直发疼,也再没人敢打吃雪的主意了。
现在回想起来,故园下的雪才真的叫“雪”,它像“林冲风雪山神庙”那晚的雪那样大。当然,故园的雪也更干净,化了之后,给妙玉用来泡茶,想必也是极好的。那时候,满园的蜡梅也打好了花苞,等着雪上枝头的时候绽放。可是回故园的安排,每每总是被别的琐事干扰而不了了之。也许,故园因为回不去才有了意义,雪也因为迟迟不下才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