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绿化模式与路径探讨
——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

2020-12-31 22:45
山西林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林带树种绿化

贾 俊

(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山西 晋中 030600)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不平衡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农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方面。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必然绕不开乡村绿化这一课题。乡村绿化不同于厂矿绿化、城市园林绿化,农村立地、经济条件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后期管护水平、功能要求不尽相同。如何遵循规律、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实施,是乡村绿化值得探讨和思考的方向。

1 乡村振兴示范廊带林业生态建设实践

晋中市2019 年提出并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建设,紧扣“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市”目标定位,在寿阳、榆次、太谷3 县(区)打造百公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道路沿线、村庄、基地做到产业强、特色浓、生态美,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示范样板。为了切实提高乡村绿化的科学性、特色性和实效性,笔者主持起草,并结合晋中市现状和条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乡村绿化建设标准和具体要求。

1.1 建设标准

村庄绿化率■25%;主干街道两侧栽植行道树,留有绿化带;村庄四周应有环村绿化,宜采用本地果树、林木、花草,兼顾生态、经济和景观效果,达到园林村标准;积极开展庭院绿化,达到家家院中绿景,庭院绿化好;130km 沿途所有路段全部绿化,不留空档,绿色贯通,高大乔木半冠栽植,规格、树形、高度一定范围内保持一致,打造全省一流的绿色廊带。

1.2 具体要求共6 个方面

1.2.1 原有林带提质

未郁闭的林带:按原树种、规格、栽植模式补全,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已郁闭的林带:连续缺失超过5 株的地块要进行补栽,补栽树种、株行距与原林带树种相同;补栽树胸径要■6.0cm,半冠栽植,保留二次枝,要因地制宜补缺美化,确保林带整齐一致美观。

1.2.2 特殊地段绿化

交叉路口延伸50m 的绿化带;路河交叉处绿化要衔接,形成整体不断档;沿途村庄栽植围村林带,达到村在林中的效果。

1.2.3 农田林网

省道和主要旅游线路两侧1 000m 范围内构建农田林网,以提升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太谷区要大力推广使用窄冠型速生树种和枣等经济树种,以田间路、给水渠为框架,实施“高大乔木建骨架、经济林木搞插带”的模式;寿阳区和榆次区旱垣地带要选择根蘖能力强的树种,大力营造沟边防护林,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

1.2.4 通道两侧荒山

土石山区应突出多树种混交、多模式栽植的特点,主栽树种以油松、侧柏、刺槐、火炬等为主,伴生树种以连翘、山桃、山杏、丁香等为主,进行块状或带状混交造林,充分体现多景观效果。丘陵区主要包括沟坡和耕地两部分,沟坡造林以水土保持林为主,主栽树种以刺槐、臭椿、侧柏、油松等为主,火炬、丁香、山桃、连翘为伴生树种,进行混交造林;耕地以营造经济林为主,主要树种有核桃、枣、柿子、花椒、仁用杏等,在条件比较差的耕地上营造以连翘、山杏、山桃等为主的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景观生态林。

1.2.5 通道绿化

主要干道林带不断线,高大乔木搭骨架,彩色树种增景观,国、省道林带内侧栽植针叶树种、花灌木或彩色树种,外侧栽植高大乔木,使道路每侧整体达到5 行以上。树木全修剪,阔叶乔木在统一高度下全部打掉侧枝,冠下水平一条线;树下无茅草,树下杂草全部割到10cm 高以下,保留绿色地被。

县(区)道两侧各栽植2 行,乡村道路两侧各栽植1 行,靠近耕地的一侧以栽植窄冠型新疆杨、漳河柳为主,另一侧可以栽植国槐、垂柳等或适当配置小景点、小片林。新栽苗木要保持胸径一致,冠幅高低一致。对于高效农业区尽量选择易整形的小乔木或花灌木,适当点缀生长较慢的针叶树,如华北卫矛、丁香、连翘、松柏类。

1.2.6 村庄绿化

村庄分山区、丘陵和平川3 种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打造。山区,主要采用生态饱和型绿化模式,要突出增加绿量,达到目击荒山基本绿化,采取近自然造林模式,大量栽植杨、国槐、油松、云杉等本地适合山地栽植的树种,形成绿树围村、村在林中的建设效果。丘陵,主要采用生态经济型绿化模式,要以栽植经济林树种为主,可以发展核桃、山楂、山杏等,适当栽植常用生态树种,既要生态效益,也要体现经济效益;平川,主要采用景观生态型绿化模式,要有针阔搭配、乔灌配置,适宜地段打造小景点,村内道路因地制宜两侧各植1 行树,减少铺设草坪、绿篱数量,达到“环村林带无断档、村内村口有景观、公共场所有绿荫、庭院绿化栽花果”的建设效果。

村庄主要出入道路全部绿化,村内主要街巷绿化框架基本形成,公共绿地及休闲活动场所初具规模,村民院落绿荫覆盖,村委、学校等公共场所整体实现绿化,围村林带与片林衔接贯通。村庄分布范围广,地形、地貌复杂,要结合实际,达到以下标准:①庭院绿化。尽量选择长寿高大的乔木树种和经济林树种,院均二三株树,其中至少要有1 株高大景观树种;②进出村道路两侧必须配置1 行5.0m 以上高大乔木,常青树种可营造小景点,或在乔木内侧点缀栽植;③村中街巷绿化,要在两侧或者单侧栽植行道树,树种主要以长寿高大乔木为主,并适当配置花灌木;④村内学校、村委、街心等公共场所绿化,可以栽植长寿高大乔木片林,也可以配置以花灌木为主的小景点或绿化小品,提高绿化档次;⑤环村林带绿化,原则上在沿路渠、河滩地、边缘地、空隙地营造林带或片林。平川区限定在200m 范围内,山区、丘陵区为第一层山脊线之内;⑥村外村内所有空闲地,必须全部绿化,面积较大的营造片林,面积较小的可岛状栽植高大乔木,也可营造小景点。

2 思考与启示

2.1 分类打造

根据农村不同的立地经济条件、不同的绿化现状、不同的产业特色,分为生态饱和型、景观生态型、生态经济型3 种分类打造。生态饱和型,着重提升绿量,体现村在林中,高大乔木、荒山绿化围村,突出面和线,少造点;景观生态型,着重提升绿化档次,乔灌花结合,立体打造,注重点面线协调造景;生态经济型,着重发展特色经济林,适当栽植高大乔木,村周打造核桃园、红枣园、桃花坡、花椒沟等。投资额度比较:景观生态型>生态经济型>生态饱和型。

2.2 量力而行

乡村绿化以工程项目带动为主,后期管护以村级投入为主。绿化档次高往往后期管护投入大,规划与实施时,强调农村经济条件与后期管护投入相匹配,经济条件一般的村以生态饱和型打造为主,提高绿量,绿树围村。

2.3 注重实效

花灌木栽植宜聚不宜散,容易出效果;景点打造乔木栽植搭骨架,行道树宜阔少针效果好;花卉栽植宜宿根少草本,后期管护成本小。

2.4 体现协调

因地制宜,立地造景。山区、丘陵区村庄及沿线绿化,要突出自然景观、原生态打造,与农村周边自然风光相协调,不突兀,有特色;平川区特别是城郊村,可以做适合农村实际的园林景观工程。

2.5 慎用大面积草坪和绿篱

减少维护成本,强调实用性和农村特色。

2.6 栽植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针叶常绿树种为辅

近年来,乡村绿化有使用常绿树过多过频倾向,从使用效果来看,常绿树色调单一,生长缓慢且生态效益不如阔叶树,应作为辅助树种,不可作为主栽树种。春景秋色、夏荫冬骨,打造留得住乡愁的生态景观。

2.7 共享共建

工程项目带动,专业施工队伍牵头,村民投工投劳,党员设岗定责,从施工到管护坚持共享共建,发挥全体村民的主观能动性。

2.8 弘扬生态文化

要注重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凡是有条件的村都要发展小型植物园,挂牌管理,鼓励小学生种树认树;市县两级每年组织开展最美护绿人、最美绿色人家、最美园林村等评选,增强理念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

3 小结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乡村不会有高标准的绿化,城市化、高投入的园林打造不一定是最佳建设路径,乡村绿化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只有立足实际、具有科学态度、满足需求的民心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晋中市乡村振兴示范廊带乡村绿化,依据建设标准和具体要求,达到了预期建设效果。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一味盲从城市绿化高标准、盆景式造林,不一味贪大求洋,不一味追求高大上名贵树种的栽植,更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注重实用性,是山西乃至北方地区绿化可借鉴、可操作、可复制的典型经验。乡村绿化美化需要久久为功、一以贯之、持续投入、长久维护。既要依托工程项目建起来,更要完善保障管起来;既要高标准完成建设,更要尊重规律、科学规划。

猜你喜欢
林带树种绿化
朱屺瞻《绿化都市》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不同配置乔灌混交林防风效益的风洞试验
树种的志向
闽南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下潺槁造林初步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
农田防护林规划的原则和依据基本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