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静,王 娟,张 玥
(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天津 300462)
目前,航天科普基地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航天科普教育的普及,以及对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地的管理模式、创新建设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推动航天科普基地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使基地成为我国航天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从而提高全民族科普素养,激发民众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以推动航天科普基地的持续发展。
新时期,航天科普基地建设要进一步明确建设和创新发展定位,从而使基地建设保持准确的方向引领。
航天航空科普基地要将展现最新航天科技成果作为基本定位,不断优化展现方式,让民众了解到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基本阶段,以及各个阶段取得的突出成就,从而使民众系统地了解到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科技成果。
航天科普基地建设与创新发展要深入挖掘内涵,提炼我国航天事业文化精髓和航天研制精神。基地要通过立体化的教育平台,对民众进行科普知识教育的同时,穿插介绍我国航天航空企业、科研人物、科研故事等,让民众了解到我国航天企业、科学家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让民众受到精神感染,从而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培育民族文化自信心,提高全民族自豪感,自觉地将航天精神用于指导“三观”形成,不断激发民众创新潜能。
航天科普基地建设与创新发展要强化资源意识,在夯实基地既有应用设施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意识,充分利用基地每一面墙、每一个柱子,不断提高科普基地应用设施开发水平。
航天科普基地建设要利用每一寸空间,打造基地参观长廊,让长廊“流光”。基地可以根据既有的墙面,对墙面进行升级改造,根据基地建设和创新发展的需要,提炼长廊主题。围绕主题进行系统性设计,从长廊的入口开始,展示企业文化精髓和企业精神,通过企业LOGO、笑脸墙等,带给民众精神感染。长廊主体部分要注重序列化设计,有层次地展现中国航天航空事业发展进程,包括今后航天航空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长廊尽头设计要激发民众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未来的无限期待,从而形成涵盖入口、主体和尽头的系列化长廊体系。
长廊设计要聚焦立柱在长廊中的特殊性,立足于微观设计,借助长廊重点突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富有划时代的科研作品等,例如可以围绕北斗卫星组网、重型运载火箭首飞等,这些能够带给观众强大的震撼力,让观众能够收到心灵上的触动。立柱由于空间有限,在开发时要注重符号提炼,能够提炼出富有代表性的文字和图片。通过提高科普基地应用设施开发水平,充分利用基地每一种资源,使基地建设处处体现出“参观、体验、科普”为一体的理念。
现代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航天航空科普基地建设和创新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能够借助互联网和融媒体延展航天航空科普宣传平台,并优化模块建设。
目前航天航空科普基地基本上都建立起微信公众号,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科普导览系统。在此基础上,航天航空基地要进一步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开发“微基地”,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为用户提供便捷化的网络参观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微基地”足不出户就能够借助微媒体参观基地。“微基地”建设时要注重导览系统性设计,引导用户多维度了解基地相关信息,从而对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获得系统化认识。
微基地价值的实现要依靠“微板块”,这就需要基地能够根据科普宣传的需要,细化微板块设计,聚焦航天航空宣传多个维度,例如可以开设“航天文化概览”“航天航空成果简介”“航天航空大事记”“航天航空人和事”“时事新闻”等,用户可以一边浏览“微基地”,一边参观基地,带给用户独特的参观体验。
航天科普基地教育影响力提升需要借助活动之力,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让用户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不断提高航天航空基地教育渗透力。
航天航空基地科普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现场体验活动,一种是网络体验活动,基地可以以现场体验活动为主线,辅之以网络体验活动。通过现场体验活动,为用户提供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并结合现场体验活动引发观众的互动,借助微博为用户提供交互的平台。
基地科普教育活动要善于借助,打破单一化主体现状,积极推动基地和全国、省、市、区、县等科普活动互动,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基地科普教育活动影响力。此外,基地要充分利用社区、学校教育优势,组织科普人员“送科普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科普联谊活动等,扩大科普教育影响力。
总之,航天科普基地建设与创新发展要进一步明确定位,积极转变建设思想理念,拓展科普基地传播平台和空间,发挥基地在“普及推广大众航天理念,推进全民航天科普进程”中的应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