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拥军(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
集中处理站是采油作业区防火防爆重点要害部门,站内人员和设备相对集中,在集中处理站内每年都要进行压力装置检修、老旧设备更新换代、冬防保温等施工作业,施工作业点多面广,施工期长,风险级别较高工程项目占全年总工程量2/3。进入集中处理站施工的作业单位较多,多为挂靠承包商,作业人员来源复杂,流动性大,缺乏长期的系统培训,没有形成安全生产的文化理念,安全意识谈薄,“三违”行为在每个作业现场都有发生,严重威胁企业的安全生产。为防止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已成为日常工作中重中之重。
1)青年员工认识不到"安全第一"在生产中的重大意义,盲从心理较为严重,因为从业时间不长,缺乏工作经验,对石油行业的危险性知之甚少。在施工作业中对要达到的技术标准不能全面掌握,容易出现质量不合格产品,如果技检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整改,就会给随后的工程质量埋下无法弥补安全隐患。
2)老员工凭自己的“经验”办事,对安全管理的要求和监督人员劝告置若罔闻,过分相信“自我经验”。有不经过生产单位同意私自改动站内工艺流程,有明知故犯,随意在施工场地、重点防火防爆区域或生产装置区内使用手机,甚至个别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无证或持假证上岗违章操作[1]。
3)施工现场从众心理状态较为普遍,明知乘车要系安全带、进入站区要戴安全帽的重要性。但日常工作中就会发生多数人上车系了安全带,而少数人不系安全带,久而久之有的人也就跟着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帽。如果这种违章行为不及时去纠正,这种习惯性违章现象的就时有发生。这就是员工有章不循,出现集体违章作业现象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1)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挖掘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时,不按照规定办理相关的危险作业票据、作业许可等手续,未按照危险作业票中规定落实相关安全措施现场负责人、监护人[2]。
2)作业现场未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措施逐项落实到位和个人。监护人员配置未到位,就随意开工作业。指挥人员为加快作业进度,违章指挥,甚至无措施、无方案组织危险作业。为方便作业,随意更改安全防护措施和能量隔离方案[3]。
3)作业现场应急设备、消防设施、安全警示不合格或缺失,急救箱配置的药品与参考清单不符合或药品过期。
1)动火作业。现场作业人员对安全交底内容不清楚或者不懂,动火作业前不按作业许可证的内容逐项落实到位;使用假冒或者未年检合格的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器,不填写检测记录;作业时不清除动火点周围的可燃物质或用阻燃物品隔离控制火花飞溅,动火点周围的排水口、管道、地沟没有封严盖实;气焊作业的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的安全距离不足,气瓶出线软管老化严重,氧气瓶没有使用防回火装置,没有使用专用软管卡具;现场没有配备合格灭火器,灭火器放置位置不当等现象[2]。
2)高处作业。作业前作业负责人不按照作业许可证坠落预防措施做事施工前的准备,救援措施和急救设备不落实到人头,形同虚设;现场监护不严格执行坠落保护系统检查清单的检查项目对作业人员进行询问和检查,冒险、盲目作业;作业现场使用自制的存在安全隐患的破旧人字梯和无护栏操作平台;作业人员使用过期安全带,用麻绳代替全身式安全带缠绕腰部;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在同一个作业面交叉作业时无防护隔离措施[1]。
3)受限空间作业。作业相关人员不熟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在缺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等受限空间作业时,不按设计要求使用两台检测仪器进行受限空间内的气体对比检测;取样时未全方位检测,缺乏代表性,检测出的氧含量不知道应保持在19.5%~23.5%为合格;使用的照明灯具不符合防爆要求;受限空间入口处设置的救援设施缺失;进入受限空间人员不系安全带救援绳,不佩戴长管呼吸器,使用非防爆工具冒险违章作业等[4]。
4)临时用电作业。未按临时用电作业安全要求的规定将电缆线设在专用电杆或支架上,而是用到哪里,拖到哪里,无专人管理,缺乏防护措施[5];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进入的电线与金属未做绝缘保护隔离;临时安装的配电柜有的未安装接地线或接地电阻未检测合格,有的开关残缺无标识,线路裸露、破损[1]。
生产单位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外来施工单位资质审查、安全管理协议的签订,所有外来人员的岗前资格审查,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的作业证是否合格有效,公司级安全培训考核,形成记录,并建立台账。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设计的平面布置图划分施工区域,现场必须设置警戒设施,在地下工程(电缆、管道)的位置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标明管线位置走向、深度、阀门名称[6]。在重点、关键部位施工作业要严格执行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要求,施工人员严禁触动正在生产的管道阀门、压力装置、电线和电器设备,生产工艺流程标识牌等安全附件。进入油气生产区域施工机具必须达到防火防爆的及技术要求,施工材料摆放整齐有序,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和影响操作人员的操作、巡检[7]。
生产单位应组织作业单位相关人员对作业内容、作业环境等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并根据其结果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必要时编制安全工作方案和能量隔离方案,将风险控制到可接受范围内。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采用工作前安全分析的方法,其结果应向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相关方人员等进行充分沟通。
作业单位应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入手,对该项目工程的安全认识程度、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关键岗位人员的技术能力,在施工前做好全面评估和预防措施。尤其是所在地区气候环境对作业人员的心理及生理的影响作出评价,防止突发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发生,并依据评价制作危急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生产单位和作业单位对施工作业过程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都有现场监督、检查、和处罚的权利。施工作业许可管理严格遵循“管工作管安全”的原则,根据本单位作业许可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作业许可的审批程序和权限。方案审查和现场核查,方案批准人、现场作业批准人、申请方、作业监护人、属地监督和受影响的相关各方均应在作业许可证上签字,明确各自职责,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安全规章制度制定的目的是通过各项制度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控制风险,障人身安全与健康以及财产安全。制度不仅要展示给所有人看,而且要牢记在心,更关键的是所有人要执行到位,安全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工作才能真正安全。所以安全管理者要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力度,强调人本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安全章制度制定“印”在心里,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自觉地落实到作业现场,使一切管理活动都在规章制度的规范指导下合理、合法的进行,使作业人员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服从企业的管理。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集中处理站进出施工人员,流动人员较多,安全意识淡漠、自我防护意识较差。施工作业前,作业单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培训,要让员工“有知”、“有畏”。所谓“有知”,就是让员工切实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么去做。比如规范的操作程序是什么、不能触及的管控红线在哪里、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有哪些等。所谓“有畏”,就是通过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图片,事故发生时的监控视频,用直观可感的方式,让员工亲身感受违规违章导致伤残所带来严重后果。从而在心理上有所畏惧,进而能够自觉遵规守纪。最终达到员工“有所惧”,然后“有所不为”的安全生产。
同样,生产单位组织承包商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和事故预案进行学习,进行作业前中后的风险交底,告知施工区域内存在的安全环境风险、工艺流程及安全环保注意事项及具体要求,并做好登记备案。利用人脸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对进出集中处理站施工人员进行甄别,是否符合安全环保部门外来施工人员备案要求,加强对进出集中处理站施工人员的管控,防止审核不合格的施工人员进入集中处理站。
在施工作业开工验收时,技术业务部门、安全环保部门、属地单位三方必须在场,依据设计方案对施工方案、设备工具、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措施进行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对与关键工序和重点工序,技术业务部门、安全环保部门、属地单位三方必须要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督,对随时出现的疏漏、违章违规等风险,现场立即叫停纠正[3]。同时,在施工现场安装移动视频、远程通讯等信息技术对作业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监管,通过360°云台控制高清摄像头+电脑客户端,实现本地及远程旋转监控巡视,作业过程图像实时存储和传输。通过远程通讯技术对作业现场实时语音通话,以实现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监管人员能够通过客户端,远程控制现场摄像头旋转观察,提高作业环节的全过程管控水平,从而形成过程监控的全面覆盖。
在监督过程中以国家及行业标准、条令和企业制定的隐患整治目录为检查依据,采取隐患排查整改闭环管理的方法,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规范隐患的排查、登记、整治、监督、销号全过程管理,不留空档,确保隐患整治落实到位[8]。现场监督检查重点以帮促整改落实为主,针对施工单位不积极整改的重复性违章、触及管控红线的严重违章,必须采取停工、顶格处罚手段来整治。只有将检查与处罚相结合,才能有力震慑个别施工单位的违章行为。
集中处理站站内设备设施多,人员密集,防火防爆区域面积大,相互交织,易发生事故。虽然从以往发生的事故事件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通过事故案列的培训与学习,加强了员工防范意识,但生产过程中造成事故的因素很多,涉及面也较广,防不胜防。因此,应急管理的重点要放在突发事故中对人员进行疏散、防止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的发生[9]。在应急管理措施中,采用生物技术对每天进出站人数进行记录。在突发事故难以控制,需要对站内人员进行疏散时,能够及时清点人数,有利于后续应急救援工作的计划与实施。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应对紧急撤离信号的发出、逃生路线、撤离到紧急集合点的最短时间、核实撤离人群的数量、现场风向环境变化等问题进行周密计划,并加强演练。同时,要建立对事故现场的监测和评估程序,对事故的发展及影响进行持续监测[10],事态监测与评估是划分现场安全区域、保障现场救援人员安全的重要依据,对于制定后续的抢险、消防救援措施以及应急人员和应急物资的调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防火防爆区域施工作业,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和完善的管理措施来保障施工作业正常进行。作为现场管理者只有认真辨识各种危害因素,抓住风险管控的重点,做好风险预案工作,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同时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到位,督促整改到位,把隐患治理闭环管控挺在事故前面;将安全意识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当中,牢记“生命第一”的准则,人人负起安全责任,最终让安全管理成为文化,用文化管理企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