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 邱 晋
语义修辞作为众多修辞格中较为独特的一类,主要是指通过词汇的语义变异构建起来的修辞表达,(廖巧云 2018a, 2018b, 2019)包括隐喻、转喻、双关、反语、夸张、比拟、委婉和移就等。国内外语义修辞研究历史悠久,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侧重静态描写,如定义和分类、性质和范畴、形成和源流、意义和运用等,忽略了语义修辞的动态研究和在线分析。近年来,学界已开始从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神经语言学视角分别考察语义修辞的认知机制(Lakoff & Johnson 1980, 1999; Croft & Cruse 2004; 徐盛桓 2008a, 2008b)、加工时间进程和神经机制(Tartteretal. 2002;Amenta & Balconi 2008;王小潞 2009;廖巧云等 2018)等。但尚未有学者将各类语义修辞放置在一个统一的语言学框架内,并同时运用神经语言学实证手段对理论框架进行验证。
《语义修辞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一书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廖巧云所著,2019年11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该书正是在构建语义修辞话语识解框架“内涵外延关联-传承模型”(Annotation-Denotation Relevance-Inheritance Model,简称ADRIM)的基础上,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简称ERPs)技术手段,验证语义修辞识解认知神经机制的心理现实性。该书将语言研究理论思辨和神经语言学实证检验相结合,为语言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全书共七章,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绪论”,介绍该书的研究目标、研究理据、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论等。该书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在提出一个研究语义修辞话语识解机制的整体性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析部分修辞范例,并运用ERPs技术手段对修辞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实证研究。该书的研究对象为语义修辞话语。作者使用定性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即采用溯因推理的定性方法构建了语义修辞识解机制的分析框架,并通过范例对框架进行分析,再采用ERPs电生理技术的实证手段验证语义修辞识解认知神经机制的心理现实性。
第二部分是语义修辞识解机制的思辨性研究,包括第二、三、四章。第二章“修辞研究回顾”简要介绍了修辞的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修辞的定义和分类,综述了国内外学界修辞研究的现状。作者首先把修辞研究放在语言研究的大视野下,根据修辞研究的不同发展时期,对修辞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基于研究需要,将修辞定义为“一定语境下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言语交际活动”(廖巧云 2019: 13),亦可称为修辞话语。作者借鉴何爱晶(2013)的语义修辞格分类方法,依据常规关系,进一步将语义修辞区分为体现相似性的隐喻、比拟、移就,体现相邻性的转喻、反语、夸张,既体现相似性又体现相邻性的双关、委婉。随后分别从古典修辞学、传统修辞学、新修辞学等修辞学视角和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认知神经语言学等现代语言学视角综述了国内外学界修辞研究的现状。最后提出该书研究的基本假设和主要论题,即1)语义修辞话语的识解机制是什么;2)其识解机制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
第三章“语义修辞识解机制分析框架”构建了语义修辞话语识解机制的分析框架,即内涵外延关联-传承模型(ADRIM)。作者首先对构建研究框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指出后现代哲学注重语言研究的多元性和多维性,强调“体验人本观”和“意义体认观”,强调语言具有人类独有性和主体性等观点符合当今语言研究发展的大趋势,为研究提供了背景支撑;认知科学特别是强调运用脑成像技术或计算机神经模拟技术来阐释人类认知活动和心脑关系的第三代认知科学的发展为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和必要的技术支持;源于复杂性科学的生成整体论为修辞研究提供了基本思路;而心智哲学中意识、意向性、感受质、心-物随附性等概念为研究框架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随后,作者将整体性认知语用模型(廖巧云 2011)下辖的话语识解机制分析框架和内涵外延传承分析框架(徐盛桓 2008b)作为研究框架。但在具体运用于分析修辞话语识解机制时,前者难以构建起修辞话语所涉及的两个域之间关系的问题,后者无法解释为什么能够说“A是B”以及两个概念的属性是如何传承的问题。鉴于此,作者运用后者对前者进行修补,并创新提出“可能性特征”,来解决语义修辞话语中“A和B”概念属性之间的传承问题,最终构建出意向性视域下的内涵外延关联-传承模型(ADRIM)。其中,“可能性特征”提取过程是语义修辞话语识解最重要的环节,语境和常规关系的参与是关键。
第四章“ADRIM的应用:语义修辞范例分析”将ADRIM模型用于分析不同的语义修辞话语范例,从定性研究角度对研究框架的可操作性进行验证。作者通过第二章中基于“相似性”“相邻性”和“相似性+相邻性”的分类标准逐一对上文八类语义修辞话语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上八类语义修辞均能引发语义变异的情况,且这些语义变异能够通过某种可能性特征构建起事物之间的不同关系。
第三部分是语义修辞识解机制脑成像技术的实证研究,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实验技术及具体实验方案论证”简要介绍了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概况,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该书的实验技术和具体方案。首先,作者对认知神经语言学常用的技术手段如眼动、ERPs和fMRI的功能和应用进行了引介,并重点介绍了ERPs各个成分所反映的不同语言层面的加工;如N200主要反映语音加工,RP和N400主要反映语义加工,LAN和P600主要反映句法加工等。在此基础上,作者制定出该书语义修辞ERPs实验研究的具体方案,即以语言理解涉身认知理论模型——“索引假设”理论为指导框架,参考语言理解的可供性提取的研究范式探讨语义修辞识解过程中可能性特征提取的心理现实性。
第六章“语义修辞识解机制的ERPs研究范例”以ADRIM模型为基础,采用ERPs技术,分别从三类语义修辞中选取隐喻(相似性)、反语(相邻性)和双关(相似性+相邻性)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探讨语义修辞话语可能性特征提取的心理现实性问题。本章共开展三个实验,均采用语言理解的可供性提取的研究范式,考察可能性特征可提取句式(可能性特征需提取的修辞句和无需提取的直义句)与可能性特征不可提取的句式(无关句)在语境加工中的不同时间进程,关注行为数据结果以及ERPs成分中的N400和晚正波(Late Positive Component,简称LPC)电位的波幅,旨在发掘语义修辞识解过程中是否存在可能性特征提取的电生理证据。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行为数据结果,还是反映早期语义加工的N400和反映后期语义整合的LPC等ERPs成分,都从不同层面支持修辞识解过程中可能性特征提取具有心理现实性这一假设,可能性特征提取有助于促进语义修辞话语的识解。
第四部分是第七章“总结与展望”,总结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发现,提出了相关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作者通过理论思辨发现,感受性是修辞运用的意识基础,修辞话语的通达体现了格式塔效应,可能性特征的获取是在事物的心-物随附性作用下涌现出来的;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修辞话语加工受到多因素的交织影响,修辞话语理解过程中左右脑存在不对称现象。研究显示,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当今语言研究的一大趋势,语言学观点和大脑观点相结合(张辉 2016)将成为未来语言研究的重要趋势。此外,作者对实验设计和研究过程的反思也为未来修辞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较于其他修辞研究,该书是国内第一本将语义修辞放在一个统一的语言学理论框架内进行讨论,并结合神经语言学中ERPs技术手段进行实证检验的学术专著,为后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开阔的研究视角。该书对语言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展现了多学科研究交叉融合的新趋势。当今语言研究的前瞻性趋势就是跳出纯语言研究的窠臼,结合人文自科等不同的学科理念及研究手段开展跨学科乃至超学科的语言研究(Kutas & Federmeier 2000;王小潞 2009;Bakeretal. 2013;张辉2016)。“博闻而体要,广见且善择”,该书在认知的大背景下,结合哲学、神经科学、语言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以一类特殊的语言现象——语义修辞为例,从理论框架的构建到定性和实证角度的分别检验展开研究,试图通过分析人类语言的运用来窥探心智运作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发掘语言和大脑的关系,揭示语言表达同心智相关的奥秘。该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对未来研究具有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
第二,践行了理论思辨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该书第三章构建了语义修辞识解机制的分析框架ADRIM模型,第四章运用ADRIM模型对语义修辞范例进行分析,均属于语义修辞研究的“思辨性探索”;第五章引介实验技术并论证具体实验方案,第六章采用ERPs电生理技术对三类语义修辞识解过程中可能性特征提取的心理现实性展开实验,均属于语义修辞研究的“实证性分析”。其中,“思辨性探索”是语言研究的必要环节,“实证性分析”是对语言思辨研究的重要补充,是语言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环,两者的有机结合必将赋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的增长点。
第三,契合了当今时代对语言研究的新需求。当今人们对语言的认识早已摆脱“工具论”的藩篱,将语言视为社会生产力、民族凝聚剂、知识储备库及人类的家园等,(王寅 2014)这一语言观也与当前“中国文化传播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相契合。在信息化、人工化、智能化的新时期,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文化建设、语言教育、大众生活等各层面均面临各种各样的语言问题。因此,语言研究需切实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人工智能开发、文化教育传承中具体而实际的需求,以摆脱“为语言研究而研究”的尴尬局面,真正践行语言研究的社会价值和实践意义。
该书研究缜密,但囿于资源和篇幅限制,有些局限之处尚待未来研究突破。首先,该书仅选取了分别代表三类语义修辞的隐喻、反语和双关进行ERPs实验研究,其他语义修辞的实验研究还有待开展;其次,该书只对语义修辞进行了探讨,针对众多其他修辞的研究还有待继续,汉外修辞的对比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开展;最后,对语义修辞的ERPs实验研究而言,还可更多关注ERPs的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简称MMN)成分,着重考察语义修辞的自动加工等问题。以上或许可作为后继研究的视角。
然而,瑕不掩瑜,该书从理论构建和实证检验方面对语义修辞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所做出的尝试性研究已受到同行的关注和肯定,值得向语言学、认知神经语言学、心理学、语言教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研究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