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华
(山西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山西 太原 030012)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耐寒、耐旱、抗风沙、耐盐碱,能固氮改良土壤,能快速恢复生物链,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种植,有利于水土保持、荒漠绿化、农民增收。据调查,4.0a~5.0a生沙棘林可形成植物多样性,经过种植沙棘改良的农田产量比一般农田高很多。沙棘果实营养丰富,市场广阔,经济效益较好。
建立沙棘采穗圃可以为沙棘繁育提供稳定的穗条来源,且采穗圃的母树都是经过选优的,穗条遗传品质能够得到保证。采穗母树管理精细,提供的穗条健壮、病虫害少、繁殖成活率高。
沙棘为雌雄异株,实生育苗得到的沙棘苗雌雄比例为2∶8,且无法分辨雌雄株。扦插培育得到的沙棘苗雌雄比例可随时调整,且能提前知道植株性别。在造林中,为了保证沙棘林的挂果率雌雄株的栽植比例为8∶2,由于实生苗的性别比例不佳且无法识别雌雄株,导致造林中对沙棘扦插苗的需求量加大。
采穗圃要建在交通方便,有水源、电源,劳动力充足的地方。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的微酸至微碱性轻沙壤土、壤土地作为圃地,并根据实际需要决定面积的大小。
选定圃地后,测绘出平面图,做出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的区划。在生产用地中,要根据品种不同划定相关区域,然后再分期分批搞好基础设施、生活设施的建设。其中生产用地按带状或块状规划,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75%,主要区划采穗区、品种展示区、试验区、繁殖区。辅助用地要统筹排灌、电力、道路、防护等系统以及房屋、其他设施设备等基础设施。
一般在秋末、冬初或春季进行整地,清除圃地内的石块、草根,要求做到深耕细整、地平土碎,整地深度25cm~30cm。土地贫瘠的圃地要增施有机肥料,偏沙的土壤除增施有机肥外还要混拌粘壤土;偏酸的土壤要增施石灰、草木灰或骨粉;偏碱的土壤要增施酸性肥料或适量硫磺,或在床面上撒施微酸性黄土。在整地的同时混拌基肥及土壤消毒药剂,常用的基肥为腐熟的农家肥或复合肥;常用的消毒药剂为硫酸亚铁,用量为每公顷750kg。
床宽1.30m~2.0m,高15cm~25cm,长20m~30m。
定植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并适应当地生长的沙棘优良品种无性系;经引种驯化栽培试验,适应本区域栽植的优良无性系(品种);通过种源资源调查和栽培实验,本区域内表现优良的野生品种(或单株)无性系。所用植株应为2.0a生优良无性系(品种)的扦插苗,苗高80cm以上,地径0.70cm以上,苗木健壮、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主侧根完整。
定植时以明显的标志物为界,将圃地划分为若干区域,并绘制种植配置图,标明位置、无性系号(品种名称)和数量。沙棘雌株、雄株分片定植,雌雄株栽植比例为 8∶1 或 10∶1。
定植苗木以带状或块状排列,栽植密度每公顷10000株(株行距1.0m×1.0m)。栽植时间春季或秋季均可,栽植前按设计好的株行距挖定植穴,定植穴直径30cm~50cm、深度30cm,按常规造林要求进行栽植,栽后浇透水,水渗后在穴面撒一层薄土。
采穗母树的修剪以促进树体生长为目的。在自然生长1.0a后进行树体修剪,修剪时间为落叶后至第二年春季芽萌动前。修剪以轻剪为主,将过密、过弱、枯干、病虫害、交叉等侧枝剪掉并清理,对保留的主枝和侧枝进行短截。
为促进采穗母树的生长,定植后的沙棘母树林要适时进行中耕除草、施肥、浇水。中耕除草每年进行3次,深度10cm~15cm。
施肥根据沙棘的品种、树龄、生长情况确定,以氮肥为主,每公顷600kg~900kg。浇水应在久旱不雨、越冬前、生长旺盛期、施肥后进行,浇水前要在行间深翻松土20cm左右以增加圃地蓄水量。
沙棘常见病害有沙棘干缩病、锈病、叶斑病,虫害主要有黄褐天幕毛虫、沙棘木蠹蛾、沙棘木虱。
沙棘干缩病为真菌性病害,病菌侵入根(茎)部能造成沙棘叶片卷缩萎蔫,甚至发黄焦枯,造成枝条失水皮层皱缩或干死,严重时叶片提早脱落。防治方法:①加强土肥水管理,科学增施有机肥料,干早缺水时及时灌溉,加强松土保墒,合理修剪,及时清除病死株;②发病初期,结合开沟施肥,根灌70%甲基硫菌灵500倍~1000倍液,或根腐灵1000倍液等。
沙棘锈病为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病斑处轻微退绿,后变成褐色或锈色,严重时植株矮化,叶片发黄、干枯。防治方法:①合理密植,通风透光,增强树势,降水后及时排水,降低沙棘园湿度;②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病落叶;③发病初期,向树冠喷20%粉锈宁或25%己唑醇悬浮剂(加特锈)溶液,或70%甲基硫菌灵溶液,每7.0d~10d喷1次,连喷2次~3次。
沙棘叶斑病为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叶片上形成3个~4个圆形病斑,随着病斑的扩大,叶片逐渐干枯、脱落。防治方法是,在发病初期向树冠喷50%可湿性退菌特粉剂800倍~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液等,每隔15d喷洒1次,连续喷洒2次~3次。
沙棘木蠹蛾为木蠹蛾科昆虫,以幼虫蛀食沙棘根茎部。该虫蛹在7月羽化,成虫卵产于树干基部树皮裂缝和靠近根基土中,孵化后钻入树皮并向下蛀食转移到根部为害,最后导致植株逐渐腐朽死亡。防治方法:①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性引诱剂诱杀;②在幼虫期,树干基部开沟施撒15%毒死蜱颗粒剂、森得保粉剂并覆土,雨后药剂可渗入地下到达主根或虫孔内毒杀幼虫,也可在雨天或降水前在林地内施撒绿僵菌、白僵菌粉剂。
黄褐天幕毛虫为鳞翅目、枯叶蛾科昆虫,幼虫取食沙棘叶片,直至全部吃光造成大量落果。防治方法:①秋冬季清除有虫卵枝条并及时烧掉;②低龄幼虫期,喷施1.20%苦参碱乳油1500倍,或2.50%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③成虫期,林内设黑光灯诱杀。
沙棘木虱为同翅目、木虱科昆虫,以成虫或若虫刺吸为害芽苞、叶片,并使叶片扭曲变黄。防治方法是,在成虫羽化期或若虫初孵期,向树冠喷施10%吡虫啉2000倍液,或3.0%高渗苯氧威3000倍液。
嫩枝穗条采集时间在6月-7月,具体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穗条采集量不超过树体嫩枝穗条总量的1/2,根蘖苗枝条可全部采集。穗条选择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枝条顶端,要求穗条健壮无病虫害、基部直径大于0.30cm、长度不少于20cm且有3个~5个饱满的芽。
采集好的穗条分品种扎捆,挂标签,置于盛水容器内或避光背阴处,并随时洒水保持湿润。
沙棘采穗圃建设要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有关审批文件;建设及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全部原始材料,如采穗圃地形图、种植配置图、经营管理技术方案以及每年采穗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