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韶立
(山西省造林局,山西 太原 030012)
“三北”防护林工程,即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防护林工程,建设期为73年(1978年-2050年),目前处于第五期。在四期工程中期工程区防护林退化开始突显,根据五期工程规划编制时工程区各省上报退化林分面积统计为322.58万hm2。中国科学院对“三北”防护林工程40年评价结果显示:工程区森林面积5914.80万hm2,森林覆盖率13.57%,活立木总蓄积量33亿m3。目前,防护林质量不高、老化、退化现象严重,2010年工程区近、成、过熟林面积比例为37%,2018年上升至40%。树种单一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三北”地区农田林网中杨树占90%以上,树龄大于30年的占5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综合分析工程区第七、八、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工程区退化林分呈现“总量增加、增速减缓、局部加重”的趋势。
2014年原国家林业局发布《关于做好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年原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十三五”退化防护林修复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十三五”期间(2016年-2020年)全国退化防护林修复指导性任务共74.13万hm2,其中2016年、2017年各地已经开展的中央财政和基本建设修复任务16.39万hm2,2018年-2020年退化防护林修复任务57.74万hm2,其中山西2.75万hm2。2017年,原国家林业局《“十三五”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规划》中提出,全国退化林修复1000万hm2。2019年国家安排退化林分修复任务21.13万hm2。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中专门安排退化林修复任务6.67万hm2,投资5亿元;财政部在林业改革发展投资中安排退化林改造和灌木平茬复壮任务14.47万hm2,投资3.77亿元。
2005年,针对农田防护林的成、过熟问题,在“三北”防护林工程8个省区25个县开展了农田防护林隔带、半带更新改造试点工作,并在吉林长春市召开了“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现场会,观摩了农田林网改造现场;编辑出版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农田防护林建设更新改造》一书。
2009年,针对“三北”地区防护林老化退化加重的趋势,结合编制五期工程规划开展了退化林分修复的专题研究,提出退化林分的概念,制定修复改造的技术路线和措施,经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审定,把退化林分修复作为新建设内容,纳入了五期防护林工程规划。五期规划修复任务193.60万hm2,更新造林77.40万hm2,补植补造67.80万hm2,抚育复壮38.70万hm2,病虫害林改造9.70万hm2。
2013年11 月,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局派出3个工作组,分赴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区),对不同类型区退化林分的类型、界定标准、修复模式和成本、政策机制及退化林分修复工作建议等进行调查研究。2013年12月,向原国家林业局专题汇报退化林分修复工作,启动试点的研究探索。2014年,原国家林业局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做好退化防护林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三北”防护林工程退化林分被确定为修复重点;2015年,在财政部和原国家林业局的高度重视下,“三北”防护林工程退化林分改造现场会在山西大同市召开,“三北”防护林工程退化林分修复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2019年5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北方地区退化林分修复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大同召开。中央退化林分修复和改造项目几乎覆盖整个工程区,退化林分修复改造已由试点转入全面稳步推进阶段。
试点范围从2015年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9省(区)50个县发展到2019年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90个县,修复任务从2015年的5.0万hm2发展到2019年的10.67万hm2。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退化林修复任务6.67万hm2,每公顷补助7500元,对老化、重度退化乔木林进行修复,以更新方式为主。
财政部在林业改革发展投资中安排退化林分改造10.67万hm2,每公顷补助3000元。对中轻度退化乔木林和灌木林进行改造,以抚育修复、改造修复和平茬复壮为主。
财政部在林业改革发展投资中安排灌木平茬复壮任务3.8万hm2,每公顷补助1500元。
一要重视发展乡土树种。乡土树种是适合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固有树种,具有较好的抗逆性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也是退化林分修复的首选树种。二要大力发展混交林。混交林抗逆性强,生态功能稳定,要构建多树种、复层、异龄的退化林修复模式。三要加大封山育林和保护力度。封山育林是依靠自然力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方式,保护是有效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手段,建立封山育林和保护相结合的修复模式,是恢复稳定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
一是综合考虑水分平衡因素,依据新颁布的《造林技术规程》,合理确定造林修复密度;二要大力推广抗旱技术,注重容器苗修复造林和抗旱节水技术的综合配套,提高造林修复成效;三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特别是年降水量400mm以下地区,要重视以灌木林为主的修复模式。
一是加强防护林经营。研究防护林科学经营措施,科学编制防护林经营方案,实现防护林体系生态功能的最大化。二是加强防护林抚育增效。对现有防护林抚育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防护功能的有效手段。三是加强防护林更新改造。在防护林进入成熟过熟期、生长开始停滞、功能明显下降之时及时进行更新修复。四是明确防护林经营是以提高防护功能为主要目的,与木材为主的森林经营有着本质区别。
山西省退化林分最突出的是同朔地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营造的以“小叶杨”为主的防护林、2000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栽植的柠条林、中南部地区部分刺槐林。据统计,山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区现有退化林分40多万hm2,其中严重退化的有13.34余万hm2。山西省高度重视退化林分修复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组建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针对同朔地区防护林退化问题,不断探索研究,将退化林分修复与造林绿化相结合,采取逢退则修、逢荒则绿的办法,先后探索形成了“小老树”林冠下补栽针叶树、柠条林补栽乔木树、杨树嫁接更新品种、退化林间空地大面积补植补造、科学发展经济林以及有序配置景观林等6种修复模式。通过科学修复,如今在同朔地区形成了区域结构合理、林分稳定的异龄复层混交林,扭转了防护林退化的态势,为该工程退化林分修复改造提供了成功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