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冰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350)
建筑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粗放型发展,现已逐渐转为精细化、高标准发展模式,相关房建工程建设标准日益完善,对房建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验收和改造标准日益明确,对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较大挑战。
作为房建工程,为了实现既定的设计目标,需要房建工程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供货单位、运输单位和测量单位等多家工程建设参与单位的众多人员和机械设备集中在房建工程施工场地进行集中作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逻辑性,且环环相扣,每一方面的工作都会对后续工作和平行工作造成较大的直接影响,各个工作直接的矛盾和衔接处理不好,将直接对房建工程的质量造成隐患,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复杂程度。
房建工程施工不同于工厂生产,在房建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不容易形成稳定的质量控制体系,而且具有不重复性,房建工程作为永久性建筑不同于普通商品,在同一地方、同一项目只建设一次,且参与建设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等各不相同,参与房建工程建设的人员更是不固定的合作关系,工作之间缺乏默契与配合,沟通协调工作量巨大,再加上房建工程建设环境的变化较大,不仅要考虑季节性和天气变化,还要考虑温差和湿度对房建工程质量的影响,因此,在安排房建工程施工内容时,具有较大的弹性和不确定性,给房建工程施工质量也带了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在房建工程建设方面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参与,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每个人都对房建工程不陌生,很多房建工程从外观上看去,受到外观涂料和造型的影响,都让人赏心悦目,但是只有长期使用和入住后才发现,很多房建工程的管道反味儿、顶板洇水、门窗不闭合、墙壁不隔音,甚至墙壁垂直度不达标,更有甚者会发生裂缝,这些都是因房建工程质量具有直观性低的特点造成的。由于无法在房建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观感体验,就需要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量化、具体指标的分步要求,加强过程检验和隐蔽工程及时验收检查,才能保障房建工程的内在质量。
房建工程质量问题突出,直接原因是房建工程质量管理出了问题,常见的房建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有。
(1)形式化。质量管理制度作为必备的控制体系要求,是各种经常检查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每个房建工程施工现场都会备有一套房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但是,这套制度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是否执行,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只是束之高阁以备检查之用,这里存在很大的管理漏洞。常常是完工后补充各种制度所需的资料,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制度被架空,只是形式需要而非实际需要。
(2)难落实。房建工程现场施工制度落实难的原因较多,常见的主要原因包括资金不到位,从而造成对分包队伍的约束力低或者形成垫资施工、设立不合理的进度计划,造成制度执行过程中受到各种阻力而难以落实。
(1)监督制度缺失。为了完成建设任务,施工单位往往仓促开工,相关制度多为常规磨合的约定俗成的概念,缺少制度性要求,作为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常常依靠建设单位领导、监理等进行现场灵活掌握,施工单位内部缺少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文件。而缺少有效的监督制度已成为造成房建工程施工现场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2)监督制度难落实。当前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和监督往往不及时,特别是缺少中间环节的质量监督,而有些隐蔽工程在后期又存在监督的盲区,从而造成监督效果较差。即使相关质量监督制度明确要求先验收后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而实际落实过程中,由于工期紧、领导不重视等各种原因,造成落实困难。
(1)材料入场合格检测不严。根据规定,建筑材料进场需要进行严格检测,合格后才能入场,而实际往往并未严格执行,结果出现房建工程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或者数量与所需不一致等问题。
(2)材料使用不匹配。在实际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工人技术水平不足和技术交底不到位等原因,常常造成材料使用不匹配的问题发生。比如,经常出现材质相近的管道、外观相似的线缆发生错用、误用等情况。
(1)专业人员匮乏。房建工程的实施过程,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甚至部分工程实现了模块化和自动化生产,但是,整个房建工程过程还是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资源来进行房建工程质量施工,特别是房建工程施工受到一次性和短期间的特点影响,多为临时性农民工,专业能力不足,流动性大,专业人员匮乏已成为制约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问题。
(2)市场要求不统一。受不同房建工程施工工地要求的影响,各自对房建工程质量管理的理念不同,对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上的要求不够专业、不统一,对保障房建工程质量构成较大的隐患。
(1)要强化制度建设。在房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不能单纯为了解决制度有无而设置制度,而是应根据实际工程建设管理的特点进行可行性、激励性和适用性等方面的设计,既要做到不同岗位和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效果,又要对质量责任落实较好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必要的物质激励。
(2)要强化监管。在房建施工中由于现场较为复杂,相关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遵守离不开有效的监督,特别是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管理。一是需要明确检查的节点,防止施工单位为了规避检查进行仓促隐蔽施工。二是需要赋予监督管理部门和人员相应的处理权利,明确处置流程,形成监督检查、整改和验收的闭环管理。
建筑施工质量有赖于建筑材料质量、数量和施工使用,这就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方面,需要严格执行监理入场抽检并送第三方检测的国家强制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建筑材料的入场存放管理和使用管理,要做好材料入场的时间安排,尽量做到根据使用需求分批分次到货,并直接入场使用,避免大量建筑材料长期堆放。要做好材料的标记,防止误用、混用现象发生。
(1)加强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理论培训的方式,提高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专业知识储备,拓宽现场协调管理过程中对质量问题的预见能力和处理效率。
(2)落实责任和权利。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发挥,一方面明确专业技术人员的签字和审查责任,另一方面提高相应的待遇和权利,确保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能踏实履责,在技术岗位上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制度建设、监督机制建立、材料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只有实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