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吴亚萍
偶然间,我听到一首歌曲《星星的孩子》:“幼小的心灵,开着冷漠的奇葩,无言的双眸,画着怪异的图画,把你的小脚丫,踩进花园的黄泥巴,用你的小手指,穿过妈妈的黑头发……”这首歌听起来浪漫温馨,可是细细揣摩歌词,才发现“星星的孩子”是指一群特殊儿童,因为星星看着彼此很近,其实相距很远,就像这些特殊儿童,明明彼此距离很近,心却很遥远,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星星的孩子”还有一个名字——自闭症儿童。
学期初,中班转入一位小男孩,名叫轩轩,四岁半,长得虎头虎脑,很可爱。可是很快我们就发现轩轩与其他同龄幼儿有很大的不同:
镜头一:开学第一天,轩轩来到活动室一直在自言自语:“妈妈——拜——”我走过去,尝试与他交流:“小朋友好,你叫什么名字呀?”他回答:“什么名字呀。”我又问:“你今年几岁啦?”他答:“几岁啦。”我说:“我是吴老师。”他也说:“我是吴老师。”不管我和他说什么,他都是这样回声性地答复,而且他一直低头,不和我有目光接触。
镜头二:当老师去取午餐时,轩轩就一直在活动室中走来走去,还大声地发出“啊——啊——”的叫声。我问:“轩轩,怎么啦?”他还是以“啊——啊——”来回应我,我有点搞不明白他的意思。不一会儿,老师将午餐取回,准备分餐,轩轩就一直用手指着午餐,嘴里继续发出“啊——啊——”的声音,我恍然大悟,原来“啊——啊——”表示轩轩饿了想吃东西。轩轩吃饭很快,一会儿就吃完了,他把碗递到老师面前,发出“恩——恩——”的声音,保育老师问:“轩轩想添饭添汤吗?”他的眼睛看着下面,保持着递碗的动作,又发出“恩——恩——”的声音,老师尝试帮他添了饭菜,这次他不出声了,回到座位继续吃。
镜头三:轩轩在柜子上找到一个系着绳子的小水桶,他就一直在那里模仿吊井水的动作:抛下、拉起、抛下、拉起……不断地重复。第二天,瑶瑶不小心碰倒了小水桶,就随手把它捡起来放到了柜子最下面一格。轩轩来拿小水桶,在原地没有找到,于是他就坐在地上边哭边大声喊:“啊……啊……”老师走过来问他原因,他还是不停地大声哭喊,直到老师将小水桶放回原位,轩轩的情绪才渐渐平复下来,他站起来拿起小水桶继续重复吊井水的动作。这个就是他每次游戏的固定内容,谁也不能碰他的小水桶,而且必须放在固定的位置,不能移动半分。
镜头四:大部分时间,当有人靠近轩轩时,都会引起他的焦虑与躲避反抗,他有时会在活动室里不断走动,有时会发脾气大声喊叫,有时还会无缘无故地咬靠近他的人。当轩轩情绪比较安定的时候,他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独自画画,边画边自言自语。这时候有人靠近他,不会引起他的反抗和焦虑,偶尔还可以和他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和互动,他会咿咿呀呀地讲述他画的内容。
我认为,轩轩的表现不像是一个中班幼儿来园焦虑症状的表现。我仔细查看了家长留下的资料,资料中并没有提及他这方面的表现。
多次和家长交流后我得知,轩轩的爸爸妈妈常年外出打工,他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在家总是自己玩耍,从不主动出门与人交往,也从不主动寻求关注。他经常发脾气并且大喊大叫,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喜欢刻板地摆放物体并维持环境不变,不断重复简单的游戏活动及动作,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由于奶奶平时忙于家务、农活,与他几乎没有交流,所以他语言表达能力很弱,不能理解他人话语所表达的意思, 交流与回复基本上都是回声性的。到了中班,轩轩还是只会喊妈妈,这才引起家人的重视。暑假中,家人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诊断轩轩有中轻度的自闭症状,而要想更好地引导轩轩,需要大家更多的爱心耐心和关注。
这是我第一次碰到自闭症幼儿,那如何才能走进他的小天地呢?我一直在思考与探索。
幼儿有一百种语言,绘画也是幼儿表达内心的一种语言,可以展露幼儿的思想与情感。解读童画是走进童心的极佳办法,可以获悉幼儿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信息,以便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幼儿人际交流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
当我发现轩轩喜欢画画时,便有目的地引导他多画画,并尝试分析轩轩所画的内容,从而寻找与他交流的契机,逐渐走进他的小天地。
我经常和轩轩一起画画,从中找寻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尽量多用语言表述画面内容。渐渐地,轩轩对我有了很深的依恋,只要我走进教室,他的目光就开始追随我。
例如,国庆长假结束后,轩轩入园时情绪很大,一直在教室中走来走去,还不停地到楼梯口张望,嘴里还不停地叫着什么。我问:“轩轩,你在找我吗?怎么啦?”他一直对着我说:“嗯——啊——”于是,我找来了纸笔,示意他画画。轩轩接过纸笔,画了一个又一个密密麻麻的圆圈,画完一张纸又换一张纸接着画。有的圆圈中还涂满了黑色,但仔细一瞧,每一张画的最中间都有一个蝌蚪人,嘴巴好像在笑,画画让他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我指着画中的小蝌蚪人问:“这是轩轩吗?”他回了我一声:“嗯……轩轩。”“哦,原来是轩轩啊,轩轩在干什么?”轩轩想了一下说:“由。”我想了好一会儿才轻轻地比画一下说:“是球吗?”他“嗯”了一下,我想我应该猜对了,就用手指着门口的皮球问:“是皮球吗?”他不理睬我了,我知道我猜错了,我又用手指着天上问:“是气球吗?”这次他又“嗯”了一声,我继续问道:“轩轩喜欢气球吗?”轩轩说:“喜欢气球。”我指着黑色圆形,问:“轩轩喜欢黑气球吗?”“破!”我懂了,原来黑色圆圈表示气球破掉了。
轩轩怎么会画这么多的气球呢?我在微信上和轩轩妈妈交流了一下,才得知原来国庆期间,妈妈带轩轩去医院,看见门口有人在卖气球,刚好有一个气球“啪”的一声破了,发出了好大的声音,当时轩轩听到声音还回头看了一会儿。没想到过了几天,轩轩还记得这件事,并用画画的方式表达了出来。看来轩轩很喜欢这些气球,于是,我找来一些气球,和轩轩一起吹气球,玩气球,画气球,聊气球。在此过程中,我渐渐走进了轩轩的内心世界,和他有了一些共同语言,轩轩也慢慢地接纳了我,对我越来越亲近。
对于有自闭倾向的幼儿,我们要慢慢将他们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引导他们听懂一些语言指令。因为轩轩的语言理解能力很差,我便在游戏中引导他学会听懂并执行指令。
首先,和他一起玩画画游戏,如我说他画,我说:“圆圆的大盘子。”他就画一个大大的圆。在这种形式化的游戏中,他认识并能讲述常见的图形、颜色和物体。
接着,慢慢延伸到听指令去做动作的游戏,如我边说边做动作“小手拍拍”,轩轩跟着说和做“小手拍拍”,在游戏中学说简单的语言。
最后,我在班级中开展“让我帮帮你”的活动,鼓励其他幼儿一起来帮助他、关心他,和他一起玩游戏。在共同的游戏学习中,大家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轩轩,充分调动起他的学习积极性。轩轩在其他幼儿的帮助下学会了穿鞋、穿衣,偶尔也能主动参与游戏,轩轩与其他幼儿也更加亲密了。
“星星的孩子”更需要关注,任何表扬和鼓励对于他们都极富意义。因此,我努力去挖掘、放大轩轩的进步和亮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说一句“你越来越棒了”,或是做一个亲昵动作,或是给一个温暖微笑,这些都会给他带来好心情。轩轩的画里隐含着他的情绪,我们通过解读画面感受他的内心,获得他的认同,慢慢走进他的世界。
一天,轩轩入园后一直很兴奋,在教室里不停地跑动,还抱住旁边的小伙伴,并朝他笑了笑。过了一会儿,我看见轩轩在画画,纸上画了三个人,高个子的男人,长头发的女人,女人手里还抱着一个小宝宝,看得出来这是画的一家人。我问轩轩:“今天轩轩画得真好,能告诉老师他们是谁吗?”轩轩指着女人说:“轩轩……妈妈。”我指着男人问:“这是谁?爸爸吗?”轩轩用手指着自己说:“轩轩——爸爸。”我指着小宝宝问:“妈妈抱着谁?”这次轩轩回答我说:“妈妈——抱——轩轩。”我问轩轩:“轩轩想爸爸妈妈啦?”轩轩难得笑了:“爸爸——回,妈妈——回。”哦!原来这几天轩轩的爸爸妈妈回家了。我接着说:“爸爸妈妈回家了,轩轩开心吗?”轩轩说:“轩轩开心!”我从中看到了轩轩的进步,他能理解我说的话,还能和我简单交流。我轻轻地拥抱了一下轩轩,竖起大拇指对轩轩说:“今天轩轩和老师讲了很多话,老师给你翘翘大拇指。”轩轩也翘起了拇指说:“翘翘大拇指。”
冰心曾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爱才能走进“星星的孩子”的内心,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绘画是轩轩喜欢的表达方式,我会做一朵“解读童画,走进童心”的解语花,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