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星 一
我在学校实习的时候,有一天清晨在路边排队买早餐。我前面排着一位穿着校服的小女孩,小女孩原本安静地排着队,忽然侧过身,朝着马路对面喊某人的名字。我顺着她喊话的方向望去,马路对面是另一位穿着校服的学生,我猜想应该是她的同学吧。
但是这位同学似乎没有听到她的呼喊,自顾自地往前走,进了校门。
“距离太远了,她没听见。”
我朝面前的小女孩脱口说出这句话,她没有回应我,买好早餐就走了。
我有一丝尴尬,但不十分强烈,取而代之的是有些好奇:我为什么会对小女孩说这样的话?
经我分析,原因是我认为这个小女孩会因为这位同学没有理会她而感到沮丧。我对她说“距离太远了,她没听见”是想安慰她,当时我甚至想帮她喊对面的同学。但我想安慰的真的是眼前这位小女孩吗?
不,是我自己,那个曾经害怕被冷落的小孩。
内向如我,从小到大朋友都不多,对来自同学和朋友的关注,我总是小心翼翼,生怕会被冷落。
以至于我一直害怕:我与别人打招呼时,别人不理我,或者别人与我打招呼时,我没听见,对方会以为我不理他。如果我像那位小女孩一样向同学打招呼,无论对方听没听见,如果他没有理会我,我都会很受伤,认为对方是故意不理我。
反之,别人和我打招呼时我没有回应,事后对方问我:“我那天叫你,你怎么没理我啊?”我也会紧张,怕他误会我故意不理他而赶忙解释。
“别人不理会我”和“别人误会我不理他”算是我的情绪按钮。我也渐渐地发觉,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常被别人不经意地激怒,很大程度上是别人恰好按到了我们的情绪按钮。
我有一位高中同桌,刚开始同桌时我们的关系很要好,后来变成坐在一起也不说话的陌路。因为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说:“多数人会给他们的理想和抱负加一个前提‘等我有钱了’,其实……”
“等我有钱了,我买两个棒棒糖,一个你看着我吃,一个我吃给你看。”他对我说。我们那会儿关系还很好,以为可以随便开玩笑。
“等你有钱了,还是先去把腿扯长点吧。全班第一矮的小短腿。”他听到后转过头,板着脸不说话了。
事后我也没有道歉,为什么一句玩笑就当真了?我甚至觉得我说的就是事实啊。
那时我不懂其实腿短是他的硬伤,在他整个读书过程中,一定因为身高问题遇到过一些挫折,被同学取笑,被喜欢的女生拒绝,而我随意地“取笑”了他的身高。个子矮就是他的情绪按钮,如果不经意按到,他就容易愤怒,难以控制自己的脾气。只是那时的我还不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个人的情绪按钮都很独特。有的人怕被冷落,有的人怕被质疑,有的人怕被拒绝,有的人怕无法做到完美。时间让我们自以为已经变成百毒不侵、不再矫情和脆弱的大人,只是某些时刻却不得不承认,我们心里还住着一个小孩,一点也没有进步。我们有无数需要默默消化的脆弱与难堪,有些笑笑就能过,有些种在心里,从未痊愈。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一旦摁住自己的情绪按钮,治愈模式就开启了。
直面情绪按钮,你会发现其实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我们就是靠这样不断地自我修炼,变得成熟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