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对教师、幼儿、家长的文化熏陶

2020-12-31 02:34黄美娟
好家长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游戏

文 黄美娟

2014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要求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幼儿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和家长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教育者,有必要对其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培养,以提高其文化素养和教育能力。除此以外,园所也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开展生动有效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对幼儿实施润心、润智的传统文化教育。

一、当前我园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因文化断层和现代化生活的改变,部分传统习俗礼仪、民间技艺等传统文化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我园在开展幼儿园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之前,分别对教师、家长与幼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活动。我们发现:由于缺乏系统、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教育能力相对薄弱;家长的认识也存在误区,片面地将传统文化教育理解为“背古诗”“念三字经”等;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民俗和民间艺术等知之甚少,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情感。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认识到教师、家长与幼儿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学习者,需要同时注重对教师、幼儿、家长传统文化的熏陶,全面系统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二、对教师、幼儿和家长进行传统文化熏陶

(一)提升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1.在“学与做”中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结合《幼儿园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实践研究》的课题,我园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如教师阅读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中国传统岁时节俗》《中华童谣》等,摘录精彩之处,书写体悟,逐渐积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开展教师“传统文化主题沙龙”活动,围绕“汉服美”“锡城美食”“论元宵节团圆的内涵”等主题进行讨论,逐步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如清明时节采茶、炒茶,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烘麦饼,冬至搓汤团;重拾传统“女红”,缝制香囊,钩织花饰,编织匾篮……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教师走近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积累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2.在“教与研”中增强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1)用 “润泽教育”考量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实施“润泽”教育,以文化“润”童心。在传统节日中,教师带领幼儿做“创意中国风”的节日环创,用蕴含文化的环境无声滋养幼儿的心灵;组织“萌娃龙舟秀”“趣玩经典老游戏”等传统节日庆典活动,用内容丰富的节日活动丰富幼儿“幸福中国节”的情感体验;支持幼儿玩“美食街”“手作坊”“木偶剧场”等自主游戏,在游戏中帮助幼儿建构民俗、民艺、民间文化的知识与经验,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喜爱。

教师在组织传统文化活动时,要将自身的文化素养与教育理念相融合,将有距离感的文化巧妙地转化为幼儿喜爱的趣味活动。这种自然无痕、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既考验教师的文化功底,也鞭策教师向“做更精、更专的优秀教师”成长。

(2)用课题审议发展教师文化教育的实施能力

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课题审议制度能让探究分层、实践接地。“活动前审议”可自上而下进行,从园级审议、年级组审议再到班级教师审议,逐层审议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每一个传统活动的文化内涵与活动价值,设计出符合幼儿认知、适合幼儿参与、易于教师组织的文化活动。“进程中审议”是在文化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随时再审视活动方案,并进行有效调整,促使文化活动贴近幼儿,让文化熏陶深入童心。“活动后审议”则是让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分享教育经验,提炼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内容。

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前、中、后审议中,教师依据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思索、探讨和调整,将反思行为和策略调整贯穿于整个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让教师的文化教育能力在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二)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的培养任务

1.让幼儿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纲要》中提到“要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优秀,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如何让幼儿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呢?我园开展了一系列“幸福中国节”活动,如举园欢庆的春节“年会”、甜蜜团聚的元宵节、充满生机的清明“踏青”、勇敢奋进的端午节“民间游戏会”、关爱老人的重阳节“陪伴”活动等。一系列充满仪式感的节日庆典活动,不仅彰显了丰富的民情风俗,更向幼儿展示了人们热爱生活、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传统美德,让幼儿在“幸福”的中国节中得以表达和宣泄,从而喜欢上传统节日,爱上传统文化。

2.让幼儿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园注重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园所整体以温暖的原木色进行装扮,并点缀淡粉、淡黄、淡蓝的细节装饰;楼道里陈列了呈现二十四节气和中国传统节日的作品,墙面上展示了幼儿参与传统活动的过程;大厅中打造了粉墙黛瓦的“江南”一角;户外小坡上立小亭,小溪上架木桥,水池边竖水车;还打造了幼儿实践场所“民俗馆”,将江南的拱形门墙和木雕门柱搬进幼儿园。我们精心打造文化小景,在符合幼儿趣味的基础上再现传统美景,滋养幼儿心灵。

在节日、节气、活动和民间游戏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节日活动有“逛年会” “龙舟秀”等;节气活动有谷雨采茶、清明踏青、端午腌蛋等;民间游戏有“挤囡囡”“踢瓦片”“滚铁环”等;还可以在民俗游戏长廊中玩“养蚕”“磨豆”“陶泥”“剪纸”“木偶戏”等游戏。带领幼儿过节日,感天时,认节气,识民俗,在寓教于乐中走近传统文化。

班级开设“经典阅读”图书角,提供《中华礼仪小故事》《中国传统动画美绘本》等画册,让幼儿在阅读中丰富传统文化知识。支持幼儿用木偶戏演绎中华经典动画片、寓言和故事传说,在生动立体的表演舞台上再现经典文学作品。

雅致的环境、丰富的文化游戏和活动,让幼儿浸润在文化氛围中,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与认同感。

3.让幼儿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园珍视游戏和实践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在民俗游戏长廊中,设置了“墨画”“美食街”“纸艺坊”“陶泥村”“木偶剧场”等游戏区,提供传统工具和自然材料支持幼儿探索传统游戏,如在“美食街”游戏中玩“丸趣元宵”“野菜美味餐”“有趣小粽”“香香桂花小吃”等主题游戏。在“木偶剧场”中,小班幼儿在经典故事的影音背景中,拿着木偶、手偶进行角色表演;中班幼儿大胆演绎经典动画和自己感兴趣的生活内容;大班幼儿用布、纸笔、颜料等低结构材料自主设计表演道具,创编表演内容。在“民俗馆”进行实践操作活动,如“磨豆子”,教师从环境、气候、田间劳动几个方面向幼儿介绍本地农民种植的豆类;在挑豆、浸豆、装豆、磨豆、制成食品这一系列操作中,幼儿学习劳动技能,感受劳作过程,了解江南传统饮食文化。

幼儿在各种亲身体验中,获得对传统文化最真实的体验与感悟,初步掌握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些简单的技能,培养践行传统文化的习惯,为传承优秀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家长传统文化教育的参与度

《纲要》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家庭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家园共育是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

1.转变家长的传统文化教育观念

基于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足的现状,我园多途径地开展了宣传活动。在家长会上播放展现“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视频,介绍我园“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特色活动,介绍班级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邀请家长进园观摩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参与亲子民间游戏和节日庆典活动;定期向家长发放节日节气、 民俗文化知识小画报,向家长推送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进程中各项活动的报道和成果……通过广泛和连续的宣传介绍,让家长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慢慢地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对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及参与度。

2.提高家长传统文化教育的参与度

我园注重整合家庭教育资源,邀请家委会来园一起商讨传统文化活动方案,邀请家长志愿者协助幼儿园举办较大型的传统文化活动,以家长助教的形式邀请家长为幼儿讲解传统文化小故事,邀请有传统手工艺的家长与师幼一起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定期开展“家园同乐”文化活动,邀请家长来园参加亲子民间游戏会、亲子猜灯谜、亲子制龙舟、经典动漫亲子装扮秀等活动;指导家长开展亲子经典传统绘本阅读、传统小制作、民间小游戏等活动,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参观无锡的民俗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

在幼儿园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教师、家长以及全社会应形成崇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潮,深入探索文化内涵,领悟精髓,践行文化传播活动,为祖国的下一代提供营养丰厚的“文化沃土”,更好地栽培具有“中国魂”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游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