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睿 李梦军
说起钢铁厂,人们总会联想到“铁花四溅、热浪滚滚、烟气熏人”这些形容词。说到 AAAA级景区,人们想到的则是公园、博物馆、风景区等等。殊不知有一家钢铁厂却被评为了国家4A级景区,不禁让人好奇这是一家怎样的钢铁厂?
我们有幸走入了这家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钢铁厂。大巴车从宽阔的道路拐进一条小道,两旁由大树变成农田。绕过农田,有一片竹柳林包围的园子,这便是德龙钢铁厂。据工作人员介绍,环厂种植的200米宽的柳树林是专门为环保而栽种的。进入钢铁厂,我们仿佛走进了一家钢铁艺术公园,干净整齐,墙面上处处强调安全环保理念的同时又不失艺术和美好。艺术展区、钢铁博物馆、绿化厂区,到处都展示了员工用业余时间制作的美术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厂区内有一个变形金刚雕塑园,都是员工用废料做出的各种变形金刚角色,很是令人震撼。
钢铁行业历来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更是一个基础产业,钢铁业的水平往往关系到国家许多产业的发展。同时,钢铁行业是典型的高耗能和高排放产业,是我国工业领域的主要污染源。2018 年,钢铁工业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比重为 11%,约占全球钢铁工业总碳排放量的 51%,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仅次于煤炭消费排放行业,位居第二位。
作为碳排放大户,每年冬天雾霾来袭,钢铁企业便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遭遇限产、停产的事情时有发生。2016年2月为了进一步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推动钢铁企业实现脱困发展,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设置了五条红线(环保、耗能、质量、安全、技术),凡是有一项不达标的钢铁企业必须退出。与此同时,中国也迎来了史上最大的钢铁厂关停潮,截至2017年上半年,有近200家钢铁厂被关停。
就是在这样一个传统行业,在行业前景不够乐观的情况下,德龙不仅没有被关停反而成为了钢铁行业的环保标杆,据介绍,2018年,德隆共接待4万人次参观,国内超过 70%以上的钢铁厂都来参观学习过。
作为“行业搅局者”,德龙的实践打破了环保公益与企业利润不可兼得的神话,不仅实现了环保目标又实现了经济效益,同时还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实现了国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的部分目标。德龙钢铁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德龙集团成立于1992年,1998年从钢材贸易转向钢铁实业,2000年4月,并购新牟钢铁公司,盘活这一巨额不良资产,后更名为德龙钢铁实业有限公司。2005年德龙在新加坡联交所上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长为一家集钢铁制造、金融投资、贸易物流、再生资源、能源环保五大业务板块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实业集团。
其中,钢铁板块是德龙的核心业务,主要产品包括热轧卷板、高速线材、轧辊和方坯等。2014年、2017年德龙钢铁连续被科技部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2018年吨钢利润、销售利润率,连续名列全国行业前茅,连续8年入围“中国制造业 500强”。2017年、2018年在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评级中, 德龙钢铁属于竞争力特强级别。德龙钢铁自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环保20多亿元,建成了“能源节约型, 资源综合利用型”工厂。2017 年德龙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目前是4A级景区。在德龙厂区随处可见的标语:安全为天、环保第一、打造行业内永久性标杆企业等标语。德龙还总结了钢铁厂176个重要污染点, 带动河北省以这176个标准去检查别的钢铁厂。截至2018年年底,德龙企业资产规模约16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企业员工约10,000人。
德龙的飞速发展与其创始人丁立国不无关系,他喜欢着中山装,话不多,很沉稳。他在很多场合多次提到,“大环境大趋势对于公司的影响虽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能不能把你该做的事情做好,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才有能力应对环境的变化。”这些观点在德龙发展的道路上有清晰的印证。
丁立国曾经出过三次车祸,而且有过差点破产的经历。最近一次车祸发生在2000年,当时他不到三十岁已经在河北民营企业界小有名气。丁立国遭遇车祸后他思索了许多问题,包括财富的价值、成功的含义等等,对此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躺在病床上,他反复地问自己,你的人生目标是为了赚钱?为了事业和工作?还是为了在做事业的同时还可以给社会留下些财富以外的东西?
病愈后,丁立国把公司名字从立国集团改为德龙集团。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德,是中华文明的标志,立德,就是德龙集团的核心价值,意思是“以德立身,靠德打天下”。经过27年的发展沉淀,始终坚守着这个价值观,形成了具有德龙自己特色的以“德”为核心的企业理念。德龙的理念不仅仅强调企业的发展, 更注重培养有崇高的理想和良好道德风尚的人。之后德龙的理念又细化为,“成功在客户心中”的经营理念和“德才兼备、品德为先”的用人观,“产品即人品、质量是生命”的质量观,“用至诚至善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的营销观,“尽社会责任、创绿色财富”的环保观,等等。这些德文化体系的构建和践行,从根本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
正是由于坚守这些价值观,德龙钢铁不仅成为行业环保标杆,同时得到了员工的认可,并与周围社区关系也很和谐。
钢铁行业隶属制造业,根据其行业特点,在环境以及人这两个维度上,与社会痛点有明显的交集。德龙钢铁如何在这两方面探索共益理念的呢?
讓钢铁厂成为4A级景区
丁立国说:“德龙的发展离不开外因,内因是我自己的理想、追求”。德龙也并不是从最初就注重环保的,是后知后觉的。随着中国钢铁产能在2003年突破2.22亿吨,政府开始集中出台钢铁产业政策。2007年,德龙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投入7,700万新元(约合人民币近4亿元)实施环保计划,计划主要涉及废水处理、煤气排放回收设施、钢铁污泥回收可作为生产基地建筑材料再利用。之后国家在2010年出台的《钢铁工业生产规范条件》对钢铁行业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明确规范要求,政府更加严格密集地对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进行宏观调控。
河北邢台的PM2.5每年都排在全国倒数第一位,当地政府减排压力非常大。2013-2015年这三年是中国钢铁工业最困难的时候,在政府环境治理过程中,最初很多企业有很大的抵触,德龙也不例外。真正的转型发生在2014年,那一年邢台市和河北省政府加大了对环境的治理力度,德龙虽然在环保方面小有成就,但由于部分指標不达标依然面临被关停的困境。
当时国内脱硫、脱硝等很多环保技术不成熟,丁立国不得不跑遍全球寻找解决方案。从2014年开始,德龙把环保提升为战略重点试图实现绿色转型。丁立国做出承诺:“环保不但要达标,还要创新。”他认为,“环保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只有不断去学习才能去改变自己,然后通过小小的努力来影响别人。我们已经把做环保上升到生存的高度,不做早晚是死,早做晚做都得做,早做争取了民心。”因为做环保这件事,德龙先后换了三任总经理。
德龙的环保工作按照国家4A级景区的标准,打造世界一流的干净整洁的钢厂、成为行业永久性环保标杆企业。德龙的环保提倡循环绿色发展,主要对生产环节中产生的水、气、渣、尘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同时通过发电和节能项目的实施,降低能耗,试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如今,德龙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五化”——生产洁净化、制造绿色化、厂区园林化、建筑艺术化、标准“4A”化。
生产洁净化。首先,采用严标准全方位控制排放。所有工序环保治理都要比河北省排放限值低 40%左右。 通过对烧结、炼铁、炼钢等各工序进行脱硫、除尘等近53项升级改造工程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颗粒物的排放量都达到了低于河北省最严格的排放限值。其次,对于无组织扬尘排放进行控制。铁精矿、煤、焦粉等各类原燃、辅料全部封闭存放,上料口全部在封闭料场内。实行地下通廊输送,每年减少扬尘2,500吨左右,这样既改善环境,又减少原料浪费。最后,路面扬尘管理。德龙通过购买清扫车及洒水车等车辆,每天对厂区及周边30公里道路进行全天不间断地清扫、洒水工作防止道路上飞尘扩散。货运车辆在通过工厂时必须进行冲洗,确保洁净无尘,生产现场干净整洁。
制造绿色化。首先,新能源汽车是车辆的标准。德龙内部倒运车辆、铲车等全部使用LNG新能源为原料,与燃油车相比节能30%以上,尾气接近“零排放”。且公司成立物流公司,采购陕汽德龙LNG新能源车,实现厂外原料运输车辆新能源。其次,污水处理后达到直接饮用水标准,德龙通过采用超滤反渗透技术,实施循环水池和软水系统改造工程。改造后,废水需经过10道工序处理,达标后可直接饮用,同时工厂内的工业废水、部分雨水也得到了及时的回收处理、循环利用。与此同时,德龙还倡导节水技术,吨钢耗新水量下降到1.7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最后,德龙还加大了在循环节能、综合利用以及智能制造方面的投入,建成了水渣微粉生产线、三期四期煤气余热自发电、智能化生产能源管控中心、以及高炉冲渣水余热供暖等项目,公司的自有发电率达到60%以上,2018年创效 5.87 亿元。
厂区园林化。德龙钢铁厂区美化标准是园林化,钢厂占地面积1,800亩,可以说是世界上吨钢占地面积最小的钢厂。尽管用地紧张但公司还是将去产能拆除后的土地拿来绿化,累计种植37万株树木、灌木42万株、草坪1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6%。为了保护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德龙还在厂区周围租了2,000亩土地种植“德龙柳”,用于吸收重金属改善土质。
建筑艺术化。德龙钢铁厂区建筑标准是艺术化。厂区道路两侧用格栅遮挡进行美化;厂区内管廊支架、设备、围栏等都利用废旧钢板封闭并美化;厂区内建筑外墙用员工的绘画作品等进行美化。包括员工出勤用的汽车、自行车的摆放都会按照不同的颜色分类摆放。目前,德龙园区内已经形成了近40,000平方米的系列绘画作品。
以人为本
德龙在创业之初就开始关注对员工关怀,最早为员工上保险,改善员工食堂和宿舍、设置多种类的文化活动丰富员工的生活。注重员工的学习和发展,根据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德龙每一年会对每一位员工进行超过100小时的培训,培训内容是员工工作范围内相关技术培训。同时,还为员工提供了艺术和专业技能的发展平台,提倡“有梦想、搭平台、给机会”,例如厂区内和设备上的画均出自员工之手;设置微课堂为员工提供学习。并且还为业绩突出且专于工艺流程的研究的员工提供创新工作室,可以跨部门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工艺流程技术问题,德龙帮助员工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根据访谈我们得知,邢台德龙钢铁厂有3位员工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其中一位员工已拥有4个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根据德龙数据,创业工作室平台2015年至2017年累计技改技措、修旧利废358项,创造经济效益523万元。
在访谈中,邢台德龙总经理刘国旗讲到,他基本每天都在工厂里,在家待着反而不舒服。接受访谈的其他员工纷纷表示在德龙工作幸福指数高,归属感强,如果员工有想法德龙会提供有充分的平台和认可度,德龙是一个开放和创新的工作环境。访谈中一位年轻的骨干表示,毕业后就来到这里,德龙一个很好的鼓励创新、鼓励员工进行发明改造的发展平台,员工工资普遍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在同行业中也是偏高的。
2010年创始人丁立国夫妇发起成立了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慈弘慈善基金会主要项目有:悦读成长计划、一对一助学、乡村教师赋能计划等。在青海、四川等九省一直辖市1,400多所学校落实慈弘公益项目,直接受益学生120万人,被评为中国5A级基金会。丁立国带动德龙员工上下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德龙在内部设置公益轮岗制度,优秀员工可以申请,员工积极参与度高,去轮岗7天,公司负责所有差旅费。员工增加社会体验,也提升了精神价值的体现。德龙万名员工积极参与慈弘基金会公益行动,公益文化已经深入员工并成为德龙的企业文化。德龙的公益轮岗制度及公益文化成为中国企业公益基金会的标杆。
在客户服务方面,走私人订制路线,调整自身的生产工艺方案,满足下游客户对同类产品不同工艺生产的需求,帮助客户解决销售中遇到的问题,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使公司被评为“全国客户满意企业”。最后,德龙与周围社区的居民也形成了良好的关系。德龙租用厂区周围社区居民的土地建立环厂200米的绿化带,种植了专门吸附重金属的植物,还在厂区周围建造了小广场,周围的社区的居民在德龙新年晚会上纷纷上台表演并送上感谢信。
作为一家钢铁企业,德龙钢铁从2012年至今,累计环保投入20多亿元。巨大的环保投入往往让人望而却步,然而德龙钢铁却破釜沉舟,把环保元素融入企业长久发展的战略中,通过高标准高要求倒逼企业内部管理改革,从而实现了吨钢利润行业领先的优良业绩。
德龙钢铁厂区里每天实时显示钢铁烧结脱硫脱销烟气实时排放数据,数据实时显示了国家标准,河北省排放标准,以及德龙的实施排放数据,而滚动的屏幕下方的标语也引人注目——“尽社会责任,创绿色财富”。以烧结工序为例:颗粒物的国家特别排放限值是40(单位为毫克/立方米,下同),河北省超低排放限值是10,而德龙是5;二氧化硫国家排放限值是180,河北省超低排放限值是35,德龙是5;氮氧化物国家排放限值是300,河北省超低排放限值是50,德龙控制到45以下。德龙的排放已经达到河北省乃至全国的超低标准。
在环保投入方面,根据德龙钢铁环保部门负责人提供的数据现实,2018年投入51个项目(其中17个重点项目)共7.35亿元,主要的聚焦点是烧结机的改造(5,000万元),因为烧结是超低排放的关键。近三年德龙的环保投入都是利润的20%,主要是对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改进。跟同行企业相比,德龙在环保方面的投入2014年就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近两年钢铁业环保吨钢平均运营费用约100元/吨),2018年达到240元/吨,远高于行业平均值,横向比较的话,德龙在环保方面投入的成本确实很高。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德龙在2018年营业收入142.9亿元,净利润17亿元,吨钢利润为748元,排名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吨钢利润第一,远高于同行企业吨钢利润。据中钢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 钢铁企业吨钢利润仅有389元。一般意义上,企业对社会、环境进行投入时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损失,而德龙钢铁为何能够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呢?调研中我们发现,德龙的环保成本虽然很高,但是在铁水成本、固定费用和工序成本方面德龙做了很多成本优化。公司提供数据显示,2018年德龙集团铁水平均成本2150.36元,比河北省钢铁企业平均铁水成本低85.22元,平均吨钢固定费用(三费+折旧+工资)为197元,较钢铁企业平均值734元低537元,集团各工序成本也连续呈下降趋势。原来,德龙通过去产能、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对钢铁工艺流程的不断改进和技术设备的改进,导致成本下降,效率提升。
精细化的管理
在德龙,环保投入不设限,这使得成本大幅增加,但之所以还能做到吨钢利润位居全国前茅,其秘密在于精细化管理,也就是降低运营成本。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制度精细化以及成本精细化管理。
在制度精细化管理方面,一是完善环保管理制度,二是推进精益化的管理。德龙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环境管理自律体系制度。之后全面推进精益管理,秉承“探之愈精,造之愈益”、“严、实、快、新”的管理理念,提出了精简流程、消除浪费、以及持续改进等管理三要素。以邢台德龙为例,每月会开行政例会(科级以上都参加)。各部门主管汇报上个月经营情况(具体内容如特殊贡献、吨钢创效、管理创新等),将这些核算成奖金,做到奖罚分明;制定下个月任务(质量与产品),部门自己制定计划和指标,自己作调整。会后各部门向每一位员工传达会议内容。
在成本精益化管理方面,主要通过对工艺流程的精益改良,引进先进技术,以达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目标。首先是降本增效,德龙对生产各环节的技术及设备进行了改造升级。还通过调整原料、烧结块的配比、改进废钢加工的工艺等,降低铁水成本。例如将废钢兜量加大,提高了吨钢生产效率,2017年,每炉钢生产时间31分钟,2018年增速至25分钟。新建成的生产能源管控中心,每年能够节能2.3万吨煤,折合人民币1,400万元;德龙还通过高炉节电技术,全年节电近1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省5,500万元的损耗;工业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污水1.1万吨,产生的经济效益达1,000万元。另一方面,激励一线员工发现工作运营中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及时奖励。通过产品工程师制,完善专业技术序列通道,课题负责制、职工创新工作室等措施,为技术人员提供平台,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激发创新热情。
其次是变废为宝增效益。德龙提倡循环经济,变废为宝的经营理念。例如,德龙自建发电设备,利用公司的高炉煤气和烧结余热进行发电。目前,德龙的自有发电率达到60%以上,节省了3.3亿元的开支。到了冬天德龙还可以将余热用于供暖,帮助市民解决供暖用电缺口。另外,德龙还建成水渣微粉生产线,对高炉炉渣彻底处理,创收2.2 亿元。
在创新研发方面,德龙不断引进和吸收新技术、新工艺,加大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了持续创新的管理模式。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理化验实验室经过国家 CNAS认证,2014年被科技部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第二次被评,德龙集团近几年研发投入超过3亿元,占销售收入3%以上。公司共获得数十项专利,数项科研成果获科学技术奖,根据客户需要,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并且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品种钢比例占比90%以上,创效大幅提高。产品结构从最初焊管用材转向马口铁用钢;建材用钢转向焊材及高碳盘条。
还有三年德龙集团就要进入而立之年,德龙一直秉承着“立德、立业、立回报”的企业宗旨,坚守“德” 的精神。2016年、2017年吨钢利润、销售利润率,连续名列河北省第一,德龙不仅业务能力稳定,在环保方面也成为了钢铁行业的环保标杆。2018年德龙进行战略调整,公司将继续围绕钢铁业务,打通产业链,在工艺、地域分布上多元化经营,并进行境内外布局、长流程+短流程并驾齐驱为基本战略,打造行业最具竞争力的样板式工厂。但是,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德龙钢铁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和机遇。
首先,是人才引进以及新员工的忠诚度。钢铁工厂员工的平均年龄在三十几岁左右,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老员工如何能保持一直的忠诚度,而更多的95后和千禧一代加入工作岗位,传统的制造业是否能吸引他们,他们是否对德龙文化有认同感?是德龙面临的一大挑战。其次,是技术的支持。德龙成立智能制造部门,在采购、生产、物流方面均有德龙自己的云技术支持,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能否吸引专业的技术人才,能否跟上高新技术的迭代。最后,是对环保标准的坚持。随着钢铁行业集中度的调整,德龙也做出了几个变革,在未来的战略并购中,厂区的省区不同,能否坚持统一的严格环保标准?德龙能否保持行业永久性的环保标杆,值得期待。
德龙钢铁虽然做的好,但毕竟是一家规模不大的钢铁厂。社会问题的解决最终需要规模化。丁立国在这方面也早有布局。2019年1月,德龙正式参与渤钢集团重组,为德龙的规模发展打开道路。从2017年接触,到德龙参与重组历时468天。经评估,渤钢集团总资产1,300亿元,总负债3,000亿元,涉及天津市的107家金融机构,业界将此并购称为“蛇吞象”。但这个过程可以想象,困难重重。首先遇到的就是企业与职工的关系问题。比如,2019年2月,德龙提议把渤钢集团重组后的新公司——新天钢车间从“四班两运转”改成“四班三运转”,以符合《劳动法》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但员工的反应却很强烈。为此,丁立国专程赶到公司,站在员工的立场对员工进行安抚,并将新天钢职工的收入普遍提高了15%,设立了一些阶段性的奖励指标。除此之外,德龙如何理顺企业和地方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跟周边村民的关系也是一大挑战。未来,德龙如何在并购厂区让员工认可、传承德龙文化,如何解决新天钢的环保问题,这些对于德龙的管理都是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