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正良 张红
静安大悦城购物中心是静安区人大常委会在辖区设立的11个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之一。为做实做强做深采集点工作,区人大法制委与采集点所在北站街道,以及静安大悦城共同打造“城市商业综合体”立法民意征询平台,并以静安大悦城为“连结点”,在街道轄区范围内构建基层立法民意征询网络,积极探索基层全过程民主的实践路径。
阵地融合,探索“一点多能”运作模式。采集点设立之初,区人大常委会就同步制定了《推进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了采集点“立法民意征询” “法治意识培育” “社会治理实践”三项功能定位。静安大悦城采集点与商场内的悦享荟党群服务站和人大代表联络站“共享空间”,联合运作,将服务对象和立法民意征询对象涵盖所有商场员工和商场客户,形成“两站一点”共建、互补、同振,达到“1+1+1>3”的工作效果,从而实现工作效能放大、影响力效应倍乘的作用。通过探索多元参与共治共享的机制,拓展采集点功能,实现采集点的活力“自转”。
集思广益,开启立法民意传递“绿色通道”。采集点设立后,已先后组织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修订开展征询和座谈,提交意见建议近60条。这些立法意见建议第一时间被整理汇总到市人大常委会江宁路街道立法联系点,并通过联系点“直通”立法机关。采集点还围绕“法治”主题,组织开展了法治大讲堂,“立法@我,今天你参与了吗” “青声青语”约会人大代表共话民法典等专题活动。
发挥优势,凸显年轻人的才智和力量。静安大悦城定位爱情主题化购物中心,被誉为“魔都爱情地标”,每年吸引上千万年轻人“打卡”。采集点设立后,北站街道积极打造以年轻人参与为主的立法民意征询项目“议法空间”,通过线上线下组织开展法律法规意见征询活动,让年轻人与“法”零距离“约会”,激发年轻人参政议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深植根于青年群体之中。
多“网”融合,构建基层立法民意征询新“载体”。随着静安大悦城采集点工作取得成效,10月29日,北站街道立法民意征询网络正式开通。该网络是以静安大悦城采集点为“连结点”,将街道辖区人大“家、站、点”代表履职平台、白领驿家、社区“六中心”等民意汇集渠道,以及社区信息平台和网络系统整合起来的工作载体。通过该网络,将立法信息采集工作嵌入到街道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整体工作格局中。
科学布局,构建立法民意征询网络组织体系。北站街道将辖区分散式信息平台、网络系统进行有效“连接”,构建了“1+14+X”立法民意征询网络。“1”是静安大悦城采集点;“14”是北站街道两代表一委员之家、大悦城人大代表联络站和12个居民区人大代表联系点;“X”是整合辖区“五站”(5个白领驿家党群服务站)“六中心”(党群、综治、文化、社区事务受理、城运、志愿者服务中心)、驻区单位等区域化党建和社会综合治理资源,通过网络组织体系,延伸工作“触角”,把立法民意征询的范围扩展到社区居民、企业、白领等各类人群。
组建队伍,保障立法民意征询网络实体运转。北站街道组建了由辖区内热心公共事务管理、法律意识强、有参政议政意愿的各界人士组成的立法民意采集信息员队伍;邀请拥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大代表、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律师和静安大悦城具有实践经验的法务代表组成采集点顾问团队;组建了一支由“五站” “六中心”和驻区单位组成的共建志愿者团队。
创新机制,确保立法民意征询网络规范运行。在探索实践中,北站街道建立了立法信息采集的“五步”工作法,形成接受联系点指令、制定征询方案、开展专业指导、广泛征询意见、汇总民意反馈的信息采集有效流程和工作闭环。创新探索了普法宣传联动、议题共商联手、立法征询联通、社区治理联合、日常管理联席的“五联”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