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植树造林可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发生风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查阅相关资料,总结了植树造林工作吸取的经验,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植树造林工作提供一些方法论的指导,为国家生态建设的工作做出一些贡献。
1中国植树造林现状
截止2020年2月10日,全國共完成造林面积707.4万hm2,森林抚育面积851.9万hm2,治理退化草原面积666万hm2,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各地区都在积极组织社会力量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效果显著。但在中国西北地区仍然存在着植被抚育率偏低等问题,树木后期的维护工作困难。
2植树造林后的林业技术工作要点
2.1提高树木及树苗存活率
在植树造林后,需要定期的对树木进行浇水及保暖,提高树木的存活率。另外,要提高树苗质量及存活率。对质量较差没有成活的树苗进行补种,提高树木覆盖率。采购质量较好及存活率高的树苗,以保证后期树苗的存活率。
2.2合理砍伐树木
在树木后期管理工作中,合理砍伐成树十分重要。种植人员要根据树木的成长时间、地理位置和生态价值确定成树的采伐时期。在初期种植密度过大,后期影响到其他树木生长的成树,可对其进行合理的砍伐,给其他正常树木营造充分的生长空间。
2.3加强林业技术培训力度及知识普及力度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林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完善技术人员的培训制度,扩建林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加强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林业管理技术人员。同时,相关部门要全面普及林业科学技术和生态保护知识,不断提升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2.4因地制宜选择树种
因地制宜选择树种对树木的生长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种植地区的土地条件、气候条件,病虫危害条件、地势都会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要根据种植地区的种植条件合理选择成活率较高的树种,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的效果。另外,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树木的后期管理工作,保证树木的存活率,提高树木质量。
要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提高树木及树苗存活率、合理砍伐树木、加大林业技术培训及普及力度、因地制宜选择树种,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结合,做好植树造林后的林业技术工作,维护国家生态平衡。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宋军,邹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