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发展理念要览》

2020-12-30 07:08
全国新书目 2020年9期
关键词:理念绿色发展

顾保国

复旦大学政治学硕士、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任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已出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面面观》《跨越(1949—2019):伟大的梦想》《幸福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怎样当好新时代支部书记》《视角新疆》等十多部著作,主持或者参加重点科研项目30多项,在《求是》《红旗文稿》《党建研究》《学习时报》等国内有关权威报刊发表理论学术文章百余篇,各类研究成果达两百多万字。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内涵的完善和提升,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关于发展观念的又一次理论创新。本书对这一新发展理念进行了深入分析与阐释,力图完整地、系统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领导干部将其贯彻落实到具体实践之中,从而昂首阔步踏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也是在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内涵的完善和提升,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关于发展观念的又一次理论创新。

创新发展——为中国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提出在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作为新发展理念之首,创新是方向、是钥匙。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创新要着重在新动力、新空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产业新体系、新体制、宏观调控方式七个方面持续发力,不仅要革新原有的“三驾马车”的经济拉动,还要拓展新的动力空间,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空间,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在新时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而且,创新发展的主体是人,要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创新的理念,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红利,真正落实“人人参与”的发展理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发展新动力的源泉,是走创新发展驱动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只有建立健全教育体系和“双创”扶持政策体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才能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为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协调发展——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发挥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之间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社会整体性的进步。在新时代,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如果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应当更多强调发展速度,那么在一段时期的高速增长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未来的发展一定要着力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努力形成各区域各领域欣欣向荣、全面发展的景象。谋划我国“两个一百年”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协调发展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直被强调,将其放在创新发展之后的第二位,是把这一理念放在了更高的角度、更大的社会主义布局的角度来看,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调整将有重大影响。

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绿色发展是发展的基本特征,实施绿色发展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使生产绿色化、生活绿色化、环境绿色化、制度绿色化。在新时代,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日子不再遥远。同时,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把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这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脉相承。绿色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开放发展——从国际社会的积极融入者转变为主动塑造者。黨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历经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不懈努力,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最大外汇储备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也居世界前列。长期的发展和积累,使我国经济禀赋不再是单一的劳动力丰裕,而是形成了包括资本要素、硬件基础设施、软件政策制度等的多元结构。然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棋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和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坚持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实现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的优势互补,不但要大胆地“引进来”,还要大胆地“走出去”。在新时代,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面对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中国的发展要积极把握国际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重要战略机遇,有序扩大国内相关行业的市场准入,接纳更多高质量的外资和技术,提升国内产业体系的国际化水平。

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力度,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各项事业稳步推进,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也要看到,现在尚有相当数量的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包括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就医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公共服务、社会治安在内的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在新时代,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人人共建、人人共享”将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为此,应当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让中国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减少贫困人口,大力发展就业、住房、医疗、社保和教育等公共服务业,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牢固地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在社会主义的航向上。

猜你喜欢
理念绿色发展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