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 陆同新
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是南通市的地方性课程,是一个特色课程,是课程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以德育为先导,语文学科为龙头,各科协同”(李吉林语)。它是一种以体验、探究为主的实践型课程,是一种突破学科界限、超越课堂时空的拓展性课程,是一种向自然、社会、生活延伸的开放性课程。它常常结合时令与社会大的背景来确定主题,打通各科的壁垒,整合融通成为一体,强调儿童自主,让儿童在情境中去经历体验感悟,在大单元教育活动中得到综合锻炼。
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的研发、实施的校本化过程,它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以及兴趣激发为依据,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养的养成,加强它与学校仁和文化的有机融合,致力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的个性化,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将学生置身于交融共生的“场”,让学生自信而阳光地学习生活,促进不同性质学生和谐发展,尤其是情智的共生共长,唤醒了儿童的“沉睡的力量”,弥补课堂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不足。我校是南通市情境实验学校,积极稳妥地构建具有个性化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情境课程,进而也催生滋长了校园的仁和、诗意与情韵。“桂花径”“玉兰园”已经成为百年老校传承文化、滋润童年的亮丽载体。为充分挖掘130多株桂花、满园玉兰的文化育人功能,学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研发实施了“天香桂子润童年”“玉兰花开春烂漫”两大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下面主要以“天香桂子润童年”的开发实施为例,谈谈地方课程校本化的过程。
课程的研发,应与学校育人的目标高度契合。课程的质量高低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的高低优劣。学校教师团队在“仁和”思想统领下,着眼学生的素养,将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与本校的实际相结合,开发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课程开发中考虑到综合性、实践性、可行性,为使活动更加充实,效益更大,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课程研发团队。团队是由校长、主任、各科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专家等成员构成的。依靠团队的力量、集团作战的优势,便于集思广益,形成合力。在“天香桂子润童年”的情境课程开发中,注意引导儿童了解、认识桂花的特点,学习、体悟桂花的品性,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丰富了儿童的学习,提高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了儿童的情操,努力使儿童成为具有“桂花”一样品性的人。通过一次次的会议,一次次方案的拟定、推倒重来、修改完善,形成了具有很高课程价值的“天香桂子润童年”的情境课程:开启桂香晨诵、享受桂香生活、打造桂香社团、争做桂树卫士。结合学科内容,构建了“天香桂子润童年”的“桂香课堂”,各学科均有与天香桂子相关的教学内容。同时,数学组、英语组、语文组、综合组构成活动的单位,各个教研组又扣住主题,各显神通,拟定出各自的活动子方案。
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粗到细、从细到精的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学科跨界整合并成为一个综合体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批判由此创造、建构意义的过程。正如特级教师施建平所说:“我们建构情境课程想给孩子的是奠基一生、改变一生的素养,芬芳一生、温暖一生的记忆。”
课程实施和学科教学的直接目的和终极关怀是助力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只有基于本校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实施课程,才能更好地将课程计划中的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的学习经验,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而任何的素养都不可能是某一课程或教学内容就可以完成的,学科间的整合是对分科的适度纠正与有益补充。通过课堂这个主阵地,结合各个学科的自身实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增补、删除、拓展、新编等手段,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从关注教到关注学,让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建构,在师生的共同的创生过程中,不断提高实施情境课程的质量,形成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
我校在“天香桂子润童年”的情境课程实施中,开辟了“桂香课堂”。桂香课堂成了儿童体验快乐的沃土、张扬个性的乐园、获得成功的殿堂。在《桂花雨》这堂语文课上,孩子们不仅欣赏了桂花的香和美,体验了摇桂花、晒桂花、藏桂花、食桂花的乐趣,还感悟到桂花不求利、不图名的品质。在每天7:50 的晨诵,全校分学段同时播放晨诵音频,当班老师展示晨诵课件,同步指导。那些散发着桂花香味的经典名句,在孩子们别开生面的诵读中耳熟能详。桂香晨诵展示活动,更是有力推进了晨诵课程的实施。朗朗诵读声,播撒的是心灵的火种,收获的是生命的拔节。桂花的品性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潜滋暗长。晨笛文学社老师指导儿童持续观察桂花,探究桂花的秘密,引导儿童写出自己的发现与感受,编印了一期《晨笛报》。数学课上,统计全校学生喜欢吃“桂花糕”的情况,整合、改变教材内容,数学老师执教《复式统计表》,引发学生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测量桂花树的间距与植株数的关系,教学《间隔规律》,数学连通了生活,找到了源头活水。六年级英语老师执教Wu Gang cutting the laurel(《吴刚伐桂》),引导儿童的思绪飘向天庭月宫,触摸传统文化的脉搏。音乐课上红色经典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唱响校园。在多姿多彩的音乐活动中,用旋律鼓舞斗志,用歌词缅怀先烈,用桂花品质滋润童真。美术写生锁定四季常青挺拔葱茏的桂花身影,《画画桂花树》一课让儿童用画笔再现桂花的风采和神韵。综合实践课上《烙桂花煎饼》《搓桂花圆子》等,让儿童自主参与,大显身手,在实践操作中分享劳动成果,品味桂香佳肴。
通过“天香桂子润童年”的情境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发挥了它作为课程的积极作用。课程中情境的关联性、延续性让一项项教学活动渐次展开,全景呈现,形成一个交融共生的“情境场”,学生的身心在其间得到充分舒展:他们深思灵动,情意共生,获得了丰富的、满溢的生命,有机整合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仅提升了课程的品位,同时也使学生的桂香意趣得以提升,个性获得自由解放。
作为课程实施主体之一的儿童,总是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李吉林说过:“只有让活动融入课程,儿童的主体位置才能得到保证。”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正是通过“儿童活动”这样的途径,为儿童搭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缤纷舞台。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将知识嵌入活动,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走进儿童的心灵,点燃儿童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和欲望,满足了儿童的被尊重、被认同的需要,儿童的智慧得以蕴藏,情感得以洋溢,活力得以彰显,实现情智共存,极大地促进了儿童的主动发展。
我校根据儿童的特点与需要,实施主题性大单元情境活动课程——成就“桂香儿童”。旨在促使他们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如火如荼的桂香活动聚焦着探求奥秘的目光,沁润着天真烂漫的童心。
学校各大教研组开展了系列的情境活动:数学组——数形牵手桂花缘。结缘桂花,拥抱数学。数学变得那么直观,那么简单,那么亲切。一到六年级数学组分别开展了“桂花拼拼拼”“桂花、桂叶创意拼贴”“桂花食品净含量知多少”“数数、量量、算算”“我喜欢吃的桂花糕统计”“测算校园桂花树种植面积”等活动。英语组——中西合璧桂花趣。徜徉桂花径,闻香英语角,传阅英语报,马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总是那么生动有趣。三到六年级英语组举办了英语小报评选,让儿童更多地了解桂花的传说、品种、食品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体验桂花带来的乐趣。综合组——综艺实践桂花乐。歌声伴着花香,画笔描摹花朵,相机抓拍瞬间,欢歌笑语随着秋风飘向校外。音乐组开展了寻找、倾听、歌唱、弹奏“桂花歌曲”系列活动,发现、体验桂花的音乐美;晨笛文学社组织桂花知识竞赛、讲桂花的故事等活动;综合实践社团开展搓桂花圆子、吃桂花糕、做桂花卤等实践活动,体验桂花之乐;美术组举办了“天香桂子”儿童书画、摄影作品展,展现桂花的韵味。语文组——咬文嚼字桂花韵。斑斓的色彩,馥郁的花香,高雅的神韵,感召着马小学生去寻根桂香文化。一到六年级语文组举办了“浓浓桂花情”童画、童诗创作、“桂花小发现”演讲比赛、《桂花雨》诵读比赛、“天香桂子”书法作品展、“桂花树下的情怀”(音诗画)展演活动。少先队——共护同长桂花情。吹不断的桂花香,剪不断的桂花情。秋阳下,你伴着我,我护着你,在美丽的校园里一起茁壮成长。少先队开展了“争做桂树小卫士”系列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爱护自然、恩泽桂花的人文情怀。有不少家长评价:这样的活动,因时制宜、就地取材,真好!我发现,最重要的是孩子在活动中,变得更加要学、乐学了。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关注生存状态,拓展发展空间”是马小“仁和教育”永恒的追求。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的实施,既体现了主体参与的热度,也体现了情感参与的温度,更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厚度。我们所做的一切,为学校的“仁和”教育理念作出了新的注释,更是为了儿童的发展,这,正是情境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秋春两季的情境课程校本化,也使得我校在课程实施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学校承办了“素质教育在江苏”(如东专场)暨如东县第二十三届小学“黄海潮”大型教研活动,来自全省和全县的教师代表观摩了我校“玉兰花开春烂漫”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展示活动。专家认为,我校把一棵树、一朵花开发成“天香桂子润童年”和“玉兰花开春烂漫”两个富有校本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课程,准确把握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真正聚焦了儿童的发展,对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