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东关小学 李瑞瑛
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改广泛实施视域下的语文教育应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秉承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理念展开有效教育,同时对他们进行能力提升与思维培养,旨在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综合发展。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中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有局限性以及教学模式传统刻板等问题,导致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无法得到全面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广大语文教师能制定出更周全的教学计划。
素质教育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这需要教师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这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教育理念不仅能够提高教学实效性,还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然而目前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常常应用统一无差别式的教学来追赶教学进度,忽略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久而久之,班级内部差距日益明显,这十分不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稳固提升。为此,教师应制定层次明确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在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中获得有效学习。
教师可按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再根据其学习特点与能力水平制定适合的课程目标,如在学习《山中访友》这课时,教师可从基础性、提高性与拓展性三方面为学生制定分层学习目标,首先让基础较差、学习动机不足的C层次学生完成“揣摩欣赏精彩语段,领会文章拟人手法的妙用”这一学习目标;其次让具有一定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强的B层次学生进行“分析文章第二人称的运用,鉴赏文章新奇浪漫的想象之美”这一学习目标;最后让语文基础扎实,思维反应敏捷的A层次学生掌握“分析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并加以学习运用”这一目标。这种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从而推动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实质性提升。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主要科目,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来奠定自身语言基础,可见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对学生基础语言的掌握程度有着较大影响。教学内容单调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注重教材内部知识,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延伸解读,以至于学生的学习思维受到局限。针对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应积极进行拓展教学,借助课文内容开发更多与之相关的课外教学素材,如此一来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巩固教材知识,二来则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让其在日积月累中了解更多的语言知识。例如,在学习《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时,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教学前后引进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来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内涵,在课堂教学时,首先在课堂伊始向大家介绍季羡林的生平经历和主要成就,通过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学生可以判断出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如此便可更顺利地切入课文中进行内容解读,随后在讲解完课文后让大家一起阅读散文《赋得永久的悔》与歌碟《我的中国心》,由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教师借助课外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解读,可以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深化其内涵底蕴。
应试教育影响下的语文课堂存在教学模式刻板单调的现象,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且所教学内容也偏向于考点讲解,这种固定刻板的教学模式难免会磨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且乐于接触新鲜事物,他们通常自律性较差但好奇心理强烈,这便需要教师抓住他们这一特性,制定趣味性与教育性兼具的教学计划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教学工具新颖灵活的优势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运用多媒体设备将平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立体可视的现实事物,像是在学习《各具特色的民居》这课时就可将各种少数民族的民居为学生一一展示,从而使他们对课文内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创设自由课堂的方式推动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借助课堂的自由探讨让大家展示自身个性与才能,让他们在探索中去寻求新知,这对其主观能动性的切实提升存在积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再强调教学次序的作用。我们一般都按照预习、学习、复习的原则展开教学,这个过程是保证我们学生学习的基础,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基本的教学程序和次序。在这个循序渐进的方式中,提高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把握。我们原来的预习和复习环节往往容易被忽视掉。这是我们需要改掉的重点方向,预习、学习和复习这三个步骤,是保证学生深入学习的基础流程。例如: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如果提前学习,会在心中对整节课的知识点有个大概的了解。懂得的知识学生可以深入挖掘,不懂的知识学生可以有效学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学生发展有着重要帮助。复习是为了让学生反复巩固知识,这个过程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严格按照流程展开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效率,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都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应用切实符合学生实况的教育方式展开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还能使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同步提升。为此,教师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入手,根据学生实况制定适宜的对策,从而确保他们的语文知识素养与应用能力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