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协同推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
●3月10日,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和居民群众时强调,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3月15日,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黑龙江省委教育工委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深化新时代黑龙江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创优行动方案》。
《方案》明确,要把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黑龙江优秀精神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大中小各学段要结合学段特点构建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每所学校至少要与一所跨学段学校共建思政课。
浙江省教育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校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德育工作,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知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应结合疫情发展情况,开发有针对性的德育课程,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各地各校要加强爱党爱国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讲述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英勇故事,传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爱精神。加强社会责任教育,以抗击疫情为课堂,积极开展“我为祖国做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思想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事务。
江西省教育厅将抗疫与思政课相结合,分类搜集整理战“疫”素材和案例,充实到教学案例库,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线上教学。
资源库还开设了思政要闻、思政课系列慕课、“课程思政”系列示范课、学术资源、参考书库等多个板块,为思政课教师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在满足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资源需求的同时,资源库还提供覆盖13个学科大类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供广大师生选用。
3月25日,省委副书记赵一德来到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就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和开学准备工作进行调研检查。
赵一德强调,要高质量搞好线上教学,有效整合国家、省、市、县和学校在线课程资源,积极开展在线教育和线上答疑,鼓励学生居家进行体育锻炼,及时总结经验做法,推动素质教育,强化教学效果。要切实加强思政教育,推动网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保持深沉饱满的爱国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教育系统大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广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巨大优势,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
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结合抗击疫情做好“三进”工作,讲好抗疫阻击战这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各地各学校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深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河北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每日推送全省师生抗疫主题优秀诗歌和散文作品。截止3月18日,共收到师生征文5912篇,择优发布121篇。
3月25日,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强化近期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做到“七个必须”,为安全开学做好充分准备。
“七个必须”即:必须加强疫情防控;必须制定开学安全工作方案,把学校安全管理作为开学方案的重要内容;必须召开安全专题会议部署学校安全工作;必须拿出专门课时向学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必须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必须加强重点安全防控,对校车、消防、食堂及食品安全、学生宿舍、实验室等重点事项和区域进行专项治理;必须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为做好延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定州市对缺乏网络设备、无法进行线上教学的家庭困难学生,“一生一策”制定帮扶方案,实现了1821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不落一人”。
各学校组织摸排,对因家庭困难无法接受线上教学的,由学校配送相关电子设备及教学资源;对不会操作、不会使用微信的学生,派专人在第一时间上门指导。通过各种形式深入了解贫困学生线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调整授课思路,改进完善课件。
宁晋县教育局在全力抗疫的同时,高度关注特殊困难学生,推行帮扶资助举措,保障特殊困难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教育局组织全面摸排,为2300余名义务教育和高中学段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了全面详实的清单。对没有学习终端的家庭困难学生,给予资金补贴或赠送学习用手机;同时,积极协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免费安装宽带、赠送话费及手机流量等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