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彦海 尹训孝 蔺涛
(1.山东华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泰安 271219;2.山西寿阳段王集团友众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晋中 045400)
山西寿阳段王集团友众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称友众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宗艾镇,矿井于1979年建矿,2009年由寿阳县友众煤业有限公司和寿阳县宗艾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关闭)兼并重组而成,整合后生产能力为60万t/a,现开采方式为3#、6#煤层配采。
友众煤矿作为一座由小煤矿重组而成的整合煤矿,整合初期,存在着地质勘查不详、图纸资料不实、采空区范围不明、隐蔽致灾因素不清、工程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友众矿通过强化总工程师的技术核心作用,构建了适合自身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有效防控了重大灾害风险,实现了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总工程师是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体系的核心。很多整合煤矿都按照规定设置有通防科、技术科、防治水科、地测科、机电科等职能部室,但因为各科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没有充分发挥总工程师在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构建方面的作用,造成地质测量、一通三防、生产技术、防治水、机电运输等专业各自为战、岗位职责不明、隐蔽致灾因素不清、工程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频繁发生。分析整合煤矿很多事故发生的原因,均存在着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因此如何构建适合整合煤矿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友众矿自1979年建矿以来,先后在3#、6#、15#煤层进行开采,尤其乡镇煤矿开采期间,地质勘查不详、图纸资料不实、采空区范围不明、隐蔽致灾因素不清的“四不”问题长期存在[1]。为更好地搞好地质测量基础资料整理工作,友众矿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地质测量资料进行了整理并全面普查了隐蔽致灾因素,建立了地质测量基础资料数据库。
在建立地质测量基础资料数据库方面做的主要工作有:(1)对乡镇煤矿建设生产期间有限的测量资料进行整理、核实、上图、重新调整底板等高线,将“沉睡”在资料室内的各项资料进行系统整理,摸清矿井采空区和风氧化带的范围、井田内的钻孔位置、井田内地质构造情况、地表水分布情况;(2)将井田内所有的地质资料全部CAD化,根据地质钻孔资料,重新绘制综合矿井综合柱状图;(3)根据已揭露巷道瓦斯涌出量情况,委托资质部门重新编制瓦斯地质图,掌握了井田内瓦斯分布情况;(4)对所有岩层进行了岩石物理、化学性质试验、含水层水质检测,为后期巷道支护设计、含水层层位判断提供基本参数;(5)将所有以上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建立地质测量基础资料数据库,为后期有针对性地进行灾害防控和治理提供了支持。
通过以上工作,基本上摸清了友众矿的“家底”,夯实了安全技术管理的基础,筑牢了重大灾害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友众矿做为一家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异地办矿的煤矿,面临着青年人才储备不足、人才断档、大中专毕业生引进难等问题。为做到技术人员队伍稳定、结构合理、专业齐全、更替有序[2],矿井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重点在发挥现有青年人才的积极性、利用好“存量”人才资源、大胆提拔重用青年人才等方面做文章,有效化解了存在的人才断档问题。
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做的主要工作有:(1)积极解决青年人才家属就业,让所有青年人才有更多的归属感、安全感;(2)对现有青年职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进行学习培训,提高青年职工综合素质。公司多次邀请大学教授来矿进行技术讲座,选派青年职工到兄弟单位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3)大胆提拔重用青年人才,当前已有多名80后青年人才提拔至副总工程师、科级管理人员岗位。
通过不断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为技术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发展环境,提高了青年职工工作积极性,有效解决了大中专毕业生引进难的问题,为矿井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矿山建设储备了青年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做好创新工作是实现让员工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机器多干活的根本之道[3],也是建立智慧化矿山的必然要求。在创新工作方面,友众矿坚持技术创新和职工“双创”两手抓的思路,先后有“面内小煤柱沿空留巷施工工艺”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风动涡轮潜水泵的研制和应用获得国家专利,多项五小创新项目获得山西省、晋中市“五小”创新竞赛奖项。
在创新方面做的主要工作有:(1)成立青年技术创新工作室、孙文业创新工作室两个创新工作平台;(2)广泛发掘井下现场存在的难题、难点,定期搜集职工的关于创新的想法,好的想法由工作室牵头立项,成立创新小组进行研制、研究,变无计划创新为有计划创新,提高创新工作效率;(3)积极借鉴吸收煤矿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与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就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
煤矿生产过程中,伴随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大自然灾害[4]。在重大灾害的风险防控、隐患治理方面,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矿按照“抓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的思路[5],多措并举,持续加强“通防管理、顶板管理、防治水管理”三类重大灾害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工作,做到了重点环节管理到位、重大风险管控到位、重大隐患治理到位,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在重大风险管控和重大灾害治理方面做的主要工作有:(1)按照总工程师指方向、专业副总定方案、业务科室抓细节的思路,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灾害治理责任、业务保安责任;(2)加大对重大灾害治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委托山西第三地质勘探院进行物探、专职探放水队伍进行钻探,引进西安煤科院先进的探放水钻机进行探水工作;(3)与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顶板支护、通风优化等技术研究,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提升顶板管理、通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4)每周由专业副总、业务科室组织开展一次顶板、防治水、通防、防灭火专项检查,排查治理现场隐患;(5)实行排放瓦斯、过老巷、初采末采、探放老空水等较大变化环节现场办公、专题会议研究制度,设计重大灾害治理的变化环节,由总工程师带队,相关副总、业务科室上午进行现场办公、下午召开专题研究会,进行安全风险辨识,确定施工方案,集思广益,确保重大灾害治理变化环节安全。
友众煤矿通过强化总工程师在技术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摸清了矿井隐蔽致灾因素,建立了地质测量数据库;通过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了青年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矿井创新能力,突出抓好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重大灾害治理,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