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冠肺炎疫情谈高职高专传染病护理学教学改革

2020-12-30 01:42袁锦波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21期
关键词:护理学传染病教学内容

陈 丽,王 平,袁锦波,丁 燕,沙 莉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00)

传染病护理学是将整体护理方法运用到传染病护理与预防的一门专业学科,对传染病防治、疫情监测与控制、消毒隔离的实施与管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高职高专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如何改革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笔者作为从事传染病护理学教学的一线教师,对此进行了认真思考。

1 高职高专传染病护理学教学现状

1.1 教材与教学内容滞后

传染病护理学是人类与各种病原体、疾病不断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学科。新发传染病层出不穷,传播速度快,而教材出版周期长,这使得教材内容总是滞后于传染病发展的实际情况[1]。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主要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指导,教学内容主要是常见的传染病、慢性传染病,同时由于课时限制,对于新发传染病及已经明显减少或消亡的传染病涉及较少[2]。教学内容中如果缺乏对传染病时效性的体现、对新发传染病的关注和讲授,那么培养的学生今后作为处理突发疾病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应急处理能力堪忧[3]。

1.2 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目前,我国传染病疾病谱已发生巨大变化,经典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典型病例少见[4]。同时传染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发热、皮疹、多脏器功能障碍,涉及内科、儿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学科。而我国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临床教学不能有效将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加之该课程课时较少,临床见习也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且部分传染病发病与季节有关,相同学年不同时间段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接触的病种可能明显不同,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传染病的直观认知,无法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实训中心无传染病房、无特殊隔离设施,学生无法在真实环境中体验传染病房的三区管理、传染病的隔离要点以及突发传染病的隔离要求等[5],进入临床实习前对传染病护理存有恐惧心理,实习时战战兢兢、缩手缩脚[6]。同时由于临床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使得感染科实习生担心由于某一项操作不规范而导致感染,甚至有学生根本不愿意去感染科病房实习[5]。

1.3 教师临床经验缺乏,教学模式单一

现阶段高职高专并未设立专门的传染病护理学教研室,因此教学工作多数由内科或预防医学教师担任,教师队伍年轻化,缺乏临床经验尤其是传染病护理学临床经验。对于新发传染病的防控和护理,教师接触机会少,相关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缺乏,而医学毕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学科,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学模式上,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即“灌输式”“填鸭式”,学生缺乏思考和探究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精神等。姜波[7]对护理实习生的调查显示:学生群体对乙肝患者的心理接受度较低,73.3%的学生不愿意护理乙肝患者;50.0%的学生从心理上厌恶乙肝患者,主要原因是担心接触乙肝患者会感染;58.3%的学生认为乙肝病毒感染者应被隔离;41.7%的学生认为末期乙肝病毒感染者应放弃治疗。李保秀等[8]对实习护生的调查显示:护生艾滋病职业防护意识普遍薄弱,对防护知识了解得不够全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传染病护理学教学现状。

2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传染病护理学教学改革

2.1 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传染病学这一学科经历了由传染病学到感染病学的变革,因此,传染病护理学也应归于感染性疾病类别,按照感染性疾病重新开发教材、审核和校正教学内容。根据传染病的特点,按照疾病之间的共性特征整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满足医学发展与疾病变迁的需要。另外,病原体的进化变异是生物的必然规律。因此,新的传染病会陆续出现,要求学生很好地掌握传染病的共性,特别是传染病的基本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在临床工作中融会贯通[9]。根据临床传染病疾病谱的变化,将较为常见、社会危害性大的传染病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列为重点教学内容,对于新发和突发传染病应及时引入教学;其他一些感染性疾病可打破病种分类方法,以症状为主线进行串联讲述,如以发热为主线讲授伤寒、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感等,以便更贴近临床,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10]。

传染病学是一门集预防、治疗、管理、保健等多方面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临床实践对传染病护理学教学至关重要[11]。因此,在教学安排中应强化见习及实践,同时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护理学是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融合,研究对象是人,而人的整体性不仅要求护理要考虑生物的人,更要考虑人的心理及社会属性,体现对人的关怀照护。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90%的患者存有心理异常,如无效否认、自卑、焦虑、抑郁等[12]。另外随着传染病防治告知冲突事件的频发,社会越来越关注传染病告知中所涉及的伦理问题[13],因此在进行传染病护理学教学时,应适当融入心理学、伦理学、法制法规、职业防护、人文关怀等内容。

2.2 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是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的重要体现,要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职业技能和应急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良好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及爱伤观念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只有改革传染病护理学教学模式和方法,全面提高教学实用性和科学性,才能培养出贴近临床岗位的护理工作者。有研究表明,PBL教学法、CBL教学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联合教学方法,能提高医学生传染病学学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14]。马臻等[15]的研究表明,专题与案例结合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知识理解及运用能力、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作为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教师,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实践PBL、CBL、情景模拟、慕课、翻转课堂、雨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并进一步探索适合传染病护理学教学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传染病防控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职高专院校应重视传染病护理学师资力量的强化,全面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可邀请临床传染病护理专家举办讲座,介绍最前沿的传染病护理知识;另一方面,可从临床一线选聘有传染病护理经验的优秀护士作为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此外,还可鼓励传染病护理学教师在保证教学工作的前提下,主动深入临床开展各种形式的进修和学习,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并积极进行传染病护理学研究。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为学生做出榜样,培养出合格的传染病护理学人才。

3 结语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是国家卫生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护理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开展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不仅要立足现在,更要有前瞻性;既要培养学生常见的传染病护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预防为先的思想观念。同时注意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职业精神相融通,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猜你喜欢
护理学传染病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版)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宠物可能带来的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