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男,杨冬芝,赵子明,郭 栋
(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金课”的概念后,“金课”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医学院校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对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国大学生“停课不停学”,这给网络“金课”建设和实践带来了难得的机遇,2020年或能成为高校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元年。教育部吴岩司长提出“金课”的教学形式应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应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强调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1]。如何提高医学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质量并将其打造成“金课”,是一个重要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的学科,是我国药学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剖析分析化学教学现状,积极探索信息时代背景下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多元化动态评价模式的“金课”建设,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分析化学“金课”建设思路。
分析化学理论课程枯燥乏味,“满堂灌”或“一言堂”式教学很难让学生接受,仅有习题和作业,学生参与感太低。实验教学内容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操作技能,而且实验教学资源缺乏,学生学习效率低。目前学生课前预习主要依靠实验教材,课上对教师的讲解又不能完全领会,预习后实验教学效果仍旧很差。总之,目前侧重点不突出的分析化学课程无法完全适应医学院校毕业生发展要求。建设分析化学“金课”,需要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师宣讲的传统授课模式,引入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互动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相比传统理论和实验教材,新型数字化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反复学习,印象深刻[2]。
要重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就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制定符合理论教学实际、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促进教师分析化学课程整体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3]。课程教学实践中,相关教师要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新要求,积极探索新时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金课”中的应用。在具体“金课”建设中,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目标、课程内涵与资源建设融合3个层面,探讨如何实现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金课”建设与实践。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所以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需要为参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在授课和评价方式上不以考试为主要目的,需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如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作业质量等,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建设高质量的课程,打造“金课”,需要学校采取相关措施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构建“大医学观”教学体系,突出医药专业特色。“大医学观”教学体系的目标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医药专业人才,突出医药特色,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知识教育,更注重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我校分析化学课程是江苏省精品课程,设计科学合理,知识体系构建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际、从定性到定量,层次清晰,系统性强,医学特色鲜明,教学效果好。
教学内容建设趋向于整体性优化,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医学院校化学课程设置要考虑到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将原分析化学课程中仪器分析内容并入仪器分析课程,将课程重点放到分析方法和方案制订等实际应用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课程内容规范完整,网络视频短小精悍,无论是难点突破、概念解释还是基本实验操作、具体实践问题,都会围绕选题突出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主线明确,逻辑性强,易于理解。课程体现前沿性和时代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学习兴趣。教学中也注意融入思政教学理念和方法。例如,基于对立统一规律理解化学概念(氧化与还原、共轭酸与共轭碱),强调量变引起质变在化学学科中的体现(离子极化与键型过渡),注重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梳理化学内容(从电子结构出发理解d区元素共性)等。
实行“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本着建以致用原则,将微课资源有效运用于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新型教学关系,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学中重点关注3个环节:督促学生课下观看微课视频,记录视频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疑问;要求班委提前将问题整理归纳,通过QQ群反馈给教师,教师围绕共性问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课堂上师生讨论交流,答疑解惑[4]。
在传统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学生往往对实验细节预习不充分,导致教师课上耗费较多时间进行讲授,占据了宝贵的课堂练习时间;学生基本操作习惯亟待培养,但教师在课上难以全程关注并及时指导每位学生。依据教学大纲系统梳理分析化学实验的重点内容,并自主拍摄制成《分析天平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滴定管的使用》《酸度计的使用》及《分光光度计的使用》6个定量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视频,录制授课视频14个,实现了对线下课程内容的全覆盖,着重强调基本操作的规范性[5]。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慕课教学,虽然清晰简洁,但缺乏师生互动,因此教学效果不好。基于新型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互动教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方向[6]。在超星教学平台上,分析化学课程每个章节都有自主学习目标、微课视频、PPT、自测题、问题讨论、探究性实验设计等板块。线下课堂教学时,可以摒弃传统教师宣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仅进行必要的指导。线上学习流程:学生观看微课视频—线上师生互动—学生自我检查—平台统计学习数据—教师总结—发布讨论任务—线上师生讨论。线下课堂学习流程:课堂签到—学生听讲或操作—教师辅导—探究研讨或实验—教师指导—提交作业或报告。这种以问题和设计为基础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增加了教学内容的深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能够体现“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及挑战性等基本要求[7]。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消除了传统课堂重学轻思的弊端,真正达到了“金课”知行合一、学思结合的高标准。
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模式具有引导作用,是进行课程改革、强化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为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平时学习中来,我们建立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模式。该评价模式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弱化期末成绩比重,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质量的控制。利用超星学习平台的客观评价系统和学习跟踪系统,可以客观、便捷地评价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以及情感态度。这种模式能够准确评价学生在知识性学习、发现问题、搜集信息、解决问题、总结成果等过程中的综合能力[8]。
提高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质量并将其打造成“金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更不是简单几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更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适合的教学内容、合理的教学计划、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大的教师队伍、严格合理的课程考核办法都是打造“金课”不可或缺的条件。课程结束后,就学生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多元化动态评价模式的满意度以及对探究性实验模块的喜欢度和难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非常认可新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医药院校教师要不断探索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监控作用,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