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伯龙
摘 要:劳动课教学是向学生们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方式,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掌握基础性的勞动理论和实践方法,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等劳动技能,具有非常深远的教育意义。故而,本文拟打算着重分析如何通过劳动课教学来培养学生劳动技能。
关键词:劳动课;教学;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分析
一、劳动课教学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相结合
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基础,就是让其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需要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形成、培养出来的,而且往往都是通过重复、有意长期维持等从低到高的方式与流程来最终形成的。因此,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应当从最为简单的重复环节开始。在劳动课教学的整一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重复良好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动手实践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劳动技能。
二、劳动课教学要做到知行相结合
培养劳动思维、劳动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劳动综合素质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单单拥有劳动思维、劳动技能,并不能确保学生一定有良好的素质行为体现。因此,教师不单单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开展劳动方面的教育,还应当创造一些机会,促使学生多次反复地实践,以确保学生的劳动思维、劳动技能能够变成优良的素质行为,达到知行结合,进而保证学生拥有积极劳动、热爱劳动等一系列的优良德行。
以劳动课讲述的《周总理睡衣》为例,劳动课教师除了可以让学生在领悟这篇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外,还需要向学生们讲述缝补衣服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例如打结、选择正确的针线等等,与此同时,在这一个过程之中,还一定要强调学生实践的注意事项,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讲解过程之中,教师应该按照讲解的内容一步步地仔细向学生们示范,让学生跟着自己来进行联系,若条件允许,还可以借助投影仪等电子设备,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劳动技能。最后,劳动课教师应当检验、评判学生的实践内容,并在下一次课堂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确保劳动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知行统一,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推动力。
三、劳动课教学与培养学生独创能力相结合
学生是否具备独创能力,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际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整一个教育阶段,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呈现缓慢上升的整体趋势的,因此,小学阶段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始产生的起步阶段,对于学生今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故而,这一阶段的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产生足够的重视,从而为今后学生的独创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有利于学生掌握、创新高效率且有效的劳动技能。除此之外,劳动课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一起分享自己的劳动实践经验和独立完成的过程,这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创能力,还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秀之处,完善、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
四、劳动课教学与劳动训练场所相结合
部分比较简单的劳动课教学事实上对技术水平的要求非常严格,与劳动知识有关的内容并不多,是以劳动实践为主要内容的,从而导致劳动课教学必须要将知识讲授跟实践分析、知识跟技术融合在一起,但是这一操作难度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比较难以进行。除此之外,劳动课时间所需要的实践平台空间往往比较大且还有特定的既定标准,一定要通过现场教学,由动手操作、训练等方式,来把相关的知识理论以及实践方法一起传授给学生们。尤其是那些跟植物种植、管理有关的劳动课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必须要走出劳动课课堂,走入大自然这一广阔的环境,并在对应的劳动基地中进行实践。故而,劳动课教学必须要与劳动训练场所相结合,确保学生在劳动课教学过程中所学到的劳动课理论知识有能够开展实践活动的场所,从而在一方面可以确保学生掌握劳动课教学过程中所学到的理论方面的知识,在另外一方面还有利于学生培养期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正确的劳动观念,进而形成综合水平比较高的劳动技能。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劳动课教学将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将会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水平较高的劳动技能将产生越来越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和作用。相关的劳动课专业教师,应当要将劳动课教学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知行、培养学生独创能力、劳动训练场所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有一个优良的学习理论知识、开展理论实践活动的良好教学环境,从而推动学生的劳动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劳动综合素质,进而又为素质教育的推广和落实提供强而有力的积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廖婷.公立初中学生劳动素养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8.
[2]罗妙永.劳技课堂 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1(15):209-210.
[3]王敏.加强劳动课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5(01):37.
[4]胡丽玲.优化劳动课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江西教育,2004(Z3):82.
[5]王兰宁.谈劳动课教学与培养学生劳动技能[J].甘肃教育,2003(Z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