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旭
稳舵致远,奋楫争流。“十三五”以来,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在新形势下,以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做好运行监测协调工作,成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的当务之急。正确认识形势,切实增强做好运行监测协调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才能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加满油,把稳舵”,创新手段,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积极推进改善营商环境,不断减轻企业负担提高治理能力,促进应急产业发展,不仅使工业通信业运行在合理区间,还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能。
因势而谋,强化运行调度能力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五年来,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始终把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工业平稳增长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在强化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协调的同时,根据工业经济形势变化及时研究提出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和相关建议。
在推动工业稳增长过程中,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发挥行业部门优势,加强与其他部门协调、衔接,形成合力,注重把握工业发展规律和工业运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推动工业平稳增长与调整优化结构、振兴实体经济、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相结合。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还将政策协调衔接作为工业稳增长工作的着力点。注重紧紧围绕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任务的跟踪监测;密切跟踪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情况,及时反映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新情况新变化。注重跳出工业看工业,跳出行业看行业,针对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工业稳增长的措施建议。
“十三五”期间,工业稳增长政策研究与协调收效良好。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通过手机用户跨省漫游分析重点地区用工返岗情况,有力促进工业平稳运行。坚持按月通报各地区工业生产、效益情况,地区和行业运行情况调度增强,督促各地区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工业稳增长。
科学预判,完善监测预测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健康平稳发展、出台稳增长政策措施,都离不开一套完善的预防体系和监测预警机制,特别是在国内外形势非常复杂严峻的情况下,需要准确把握判断形势。因此需要基于国际视野和历史的角度,全面地分析。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工业发展、指导行业运行以及出台相关政策的重要支撑,经济监测预测工作是跟踪部党组各项决策落实情况的关键环节,也为反映工业通信业各项工作进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五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不断完善和创新监测预测体系,使监测预测体系建设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工业通信业经济运行大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了行业分析、地方座谈、重点联系城市直报、重点联系企业问卷调查、企业调研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多重渠道的合力,努力对我国工业通信业每个季度的增长、信息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的发展以及对垒年的影响作出科学判断,不断提高预测预警及时性、准确性。
监测预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彰显。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助力聚焦企业利润下滑、营收账款上升等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发挥工业经济分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参谋支撑作用,针对经济形势和重大问题的专家意见建议,为创新工业企业发展等工作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工业互联网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和信息消费规模测算,工业软件、5G等新领域的发展趋势得到了积极跟踪监测,通信业、软件业统计公报为电子信息产业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探索性开展全国和31个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工作;修订和完善了信息产业统计制度,在通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制度中调整补充了反映新业态、产品的统计指标。
未雨绸缪,赢得发展主动权
以长远战略眼光审视大势和大局,认清机遇与挑战,助力准确分析不利环境和有利条件,从而系统谋划、趋利避害,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和信息业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审时度势,开展热点和重大问题前瞻性研究,努力对我国工业通信业每个季度的增长、信息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的发展以及对全年的影响作出科学判断,不断提高预测预警及时性、准确性。
围绕工业稳增长和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五年来,开展了通货紧缩风险、工业增速合理区间、向制造业聚力、美联储加息、国际经贸规则新变化对工业通信业影响等专题研究,提出多条可操作性强的工业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建议。
舆论引导对稳定社会预期成效卓著。这五年,工信系统每季度召开工业通信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预期目标和政策基调,加强与社会和产业界沟通,主动回应社会关心的重大敏感问题,有效稳定了社会预期,增强了对工业发展的信心。
降本增效,为企业卸包袱
真抓实干服务好企业、发展好行业,是工业稳增长的根本落脚点;做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是稳定社会预期、保住市场主体的重要举措。
工业和信息化部始终站在服务行业企业的新角度加强和改善工业稳增长工作,注重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深入企业查实情,了解和反映企业的困难与诉求;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好减轻企业负担四个机制的作用,多措并举帮助企业降成本增效益,探索服务行业企业、助力经济增长的新途径;全面改变过去依靠行政手段指挥经济运行工作的做法,更多地从转变管理指导方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特别是在为企业减负方面,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推进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工作力度前所未有,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十三五”期间建立了涉企保证金清单制度,推动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组织减轻企业负担专项督查,完善违规涉企收费举报投诉渠道和处理机制,曝光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违规行为;举办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傳周,发布全国企业成本负担评价报告,按季度调查企业负担情况;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清理不符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的相关政策文件;开展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和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政策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推动降电价政策落实到位;扎实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和月度会商会,按月通报地方进展情况,建立挂牌督办制度,委托开展第三方评估,推动建立清欠工作长效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多年拖欠账款问题,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目标任务。
应急保障,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形势复杂严峻往往更加考验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决策的远见卓识和战略定力。“十三五”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不断推进应急产业发展,企业复工复产和灾后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全面提升。
2015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写了《中国应急产品实用指南》,印发了《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建设了两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立了应急产业重点企业联系制度。
2019年6月,宜宾“6·17”地震后救灾重建工作有序、及时展开。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跟踪监测一刻不敢松懈,及时反映救灾重建工作进展和有关工业品需求,指导协调等相关工作。全力以赴抓好保通保供,特别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恢复保供工作。加强监管,注重排查,组织有关专家和专业队伍,对灾区矿山、危化品企业等重点隐患区域逐一摸排,及时加固修复。密切关注天气趋势和地质情况变化,有效防止次生灾害。一次次的抗震救灾实践,不断夯实了应急产业的发展基础,为做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提供指导和借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完成新冠肺炎疫情和复工复产物流运输保障任务;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疫情之下,工信部下功夫做好工业要素保障协调,保就业、惠民生,推动经济健康运行。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强化综合保障协调,为工业稳增长营造良好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制定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指南,遴选五批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和园区,发布四批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参考产品(技术)目录;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和响应机制,及时了解掌握中美经贸磋商情况,加强稳外贸、稳外资等重大问题研究,提出精准、可操作的政策建议;认真做好WTO事务性工作,强化政策合规性评估,促进产业政策转型。持续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以及中日韩等自贸区谈判,完成RCEP等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