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敷和热敷,别再傻傻分不清楚

2020-12-29 00:00:00王帅
今日文摘 2020年7期

“请问我该冰敷,还是该热敷?”这是很多人在受伤后经常问的问题。对此,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会说,“24小时以内冰敷,24小时后热敷”。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严谨。

看病状不看时间

损伤的程度不同,急性期的时间也是不同的,损伤轻的,24小时后症状已经相对稳定;而损伤严重的,2~3天后炎症仍然很活跃。所以,具体什么时候用冰敷,要根据患者损伤部位的情况决定,通常来说,损伤部位有很明显的红、肿、热、痛的时候,考虑使用冰敷处理。

而急性期并不是只有损伤后2~3天内才有,进入慢性期后,如果某天活动较多,损伤部位受到刺激症状加重,出现红、肿、热、痛的现象,同样属于急性期。所以,冰敷的使用时机还是要具体看患者的症状,而不是时间。

冰敷能抑制炎症

软组织损伤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冰敷可以使毛细血管收缩,防止出血肿胀,还可以限制炎症扩散,降低细胞敏感性,减轻疼痛。

使用冰敷的时候最好采用冰水混合物,装在冰袋或者塑料袋中放在损伤的部位上。如果只有冰块,也可以在损伤部位来回滑动,避免冻伤。冰敷的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但更科学的方法应该是看患者的感觉,当感觉损伤部位有些麻木,疼痛降低时就可以停止,距离损伤时间越近,冰敷次数越多,随着时间推移,冰敷的次数可以减少。若要再一次进行冰敷治疗,需至少距上次间隔30分钟。

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

热敷是理疗的一种,其本身并不坏,只是你掌握不好热敷的时间,很容易加重症状。比如急性期组织炎症还在扩散,这时候采用热敷岂不是火上浇油,让炎症继续扩散?这也是很多人处理不当加重损伤的原因。当症状很稳定,没有明显的红、肿、热、痛这些急性期症状的时候,或者说没有敏感疼痛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帮助消除肿胀、疼痛,促进愈合。

除了热敷的时机,方法也很重要,早期症状刚稳定的话,热敷的温度不宜太高,在40~50℃就好;时间不易太长,一般热敷15~20分钟即可。可以用热毛巾敷,也可以泡在热水里。

总之,冰敷和热敷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简单实用的理疗方法,只有合理使用才能有效促进组织修复。

(耿磊荐自《家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