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东西,往往更贵

2020-12-29 00:00:00良大师
今日文摘 2020年11期

1

我的助理叫小蚊子,她是个勤俭的姑娘,很会替公司省钱。但有时候她的省法,也有一些副作用。

前段时间有一个培训活动,因客户领导突然生病,而被临时取消。小蚊子很不好意思地告诉我,她为讲师预订的酒店无法取消,所以费用不能退回。

细问才知道,网订的酒店有两个房价,一个1200元,一个1150元,区别是前者可以在入住前取消,而后者无论怎样都不予退款。因为差了50元,小蚊子选择了后者,结果损失了1150元。

作为接手不久的新人,我并没有埋怨她,而是告诉她,只有50元的优惠时,当然要选能退掉的。

小蚊子觉得委屈,说自己前几次都是这么订,一直没有问题,谁知道会有这种突发状况。我说,要会算前后账,有时前面看起来占了一点儿便宜,后面可能会付出更多的成本。如果了解一下客户临时取消的概率,就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50元要对冲1150元的风险,大概是1:20的赔率,但客户临时取消的概率,明显是大于这个赔率的,所以,这个选择并不明智。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价格歧视”,意思是,为了营销需要,同一种产品,会根据不同的场景,设计不同的价格。商家往往会在低价的基础上,设计一些限制,能占到便宜的是少数,多数人会付出更多的成本。

便宜的东西,到后来往往更贵。

2

还有一样用起来便宜,还起来特别贵的东西,那就是人情。

刚刚大学毕业那会儿,我经营了一家服装店,因为我挺爱交际,很自然地便和周边的商户打成一片。尤其是隔壁一个开饭店的哥们儿,热情到不分彼此,让我有种莫逆之交的感觉。

一次,我带女朋友去那家饭店吃饭,三菜一汤,小酒一瓶,吃完饭去买单。那哥们儿赶紧从柜台里跑出来,拉住我,义正词严地说:“是哥们儿不?这顿饭哥请了,你要出钱,哥跟你急啊!”

遇到这么仗义的朋友,我心里激动似火,手里的钱又装回了口袋,拍了拍那哥们儿的肩,意味深长地说:“够兄弟!”

出来后,女朋友也甜甜地说:“你好有面子啊!”

我得意地回到:“那是,哥们儿嘛!”

没过几天,开饭店的那哥们儿带着他爱人来到了我的服装店,一边和我攀谈,一边让他爱人试衣服。

他爱人挺有眼光的,直接挑了件最贵的衣服穿在了身上。那哥们儿眼睛一亮,说:“就这件了,太适合你了!兄弟,这件得多少钱?”

我沉吟着,考虑是按进货价报,还是再便宜点儿给他。

他却爽朗地大笑,对爱人说:“我都跟你说了,小徐兄弟肯定不好意思收钱,你还不赶紧谢谢他。”

他爱人连声道谢,我一时蒙圈,回了句“别客气,嫂子”,馈赠就这样被坐实。

老哥用力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够兄弟!”

仔细想一想,他那顿饭至多100元,我这套衣服进货价都要280元,我亏大了!可谁让我之前占了人家便宜,现在竟以更高的代价来偿还。

因为年轻,人情世故懵懵懂懂,但那次我就通晓了一个道理:为什么叫“人情债”?因为是债,你就得还,而且这债还起来成本还更高。

很多人爱攀交情,爱利用交情,因为那意味着可以“抄近道”“占便宜”。殊不知,最贵的债就是人情债,最终往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就像《蜗居》里那句台词:“金钱的债能欠,就是人情债不能欠,你一旦沾上,就要掏心掏肺来还。”

3

在这世上,要说最便宜的东西,应该就是时间了,它甚至是免费的。

大多数人都享受着同样的待遇,一天都是24小时,你几乎可以交换任何东西。有人交换了低唱浅斟,有人交换了伏案疾书,有人交换了逍遥自在,有人交换了艰苦卓绝……

那些前期交换到甜头而暗爽的人啊,岂不知,后期你可能会买更多的单。

网络作家长风吟是传播学专业毕业,最佳选择是去地方报社,收入高,活又少。但他觉得没有成长性,于是去了一家杂志社做了编辑,而很多同学都进了地方报社。

一次聚会,同学们都说他傻,去报社多好,根本不用干什么活,因为大家看的都是电视节目预告那栏,其他内容几乎没人看,但又不得不买。所以,随便在百科全书上摘几篇文章,就凑成一版,报纸永远不愁卖,待遇也永远低不了。

长风吟说,当时自己也挺失衡,杂志社待遇少得可怜,又是市场化运作,如果文章精选不好,销量下降,还要挨领导骂。读者的来信,他每封都要看,还要写总结给领导,因为从读者的反馈中,可以知道哪类文章受欢迎。遇到投稿质量不佳,或者投稿太少时,自己还要动笔充数。

总之,投入产出比太低,和同学比起来觉得太不公平了。但他觉得付出总会有点儿回报,说不定这家杂志社做大了呢?

结果,长风吟猜中了开头,却猜错了结尾——杂志社不到三年就倒闭了,可是他竟然也等来了回报。

在老板的推荐下,他去了一家互联网平台,做新媒体编辑,再后来又被挖到某公众号做主编兼合伙人。一年内,他就把那个公众号,从原来一万多粉丝做到百万粉丝,物质上的回报也异常丰厚。

而那些去报社的同学,大多苟延残喘,风雨飘零。

这让我想起《断头女王》里的一句话:“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生命就是时间的总和。时间虽免费,却最昂贵,因为那张货币一旦花出去,就再也挣不回来了。

4

很多时候,便宜和昂贵是不能彼此分离的,它们总是在不同维度下,相互成全,相互转化。

就像个守恒定律:做一件事情有许多路径,无论选择其中哪一条,都意味着某种取舍,比如说可以省时间,可以省资金,可以省人力,可以省麻烦,等等。但是到了最后你会发现,都避不开,都省不掉,之前省掉的时间在后面会耗费更多,资金、人力、麻烦都是一样。

你怎么设计是你的事情,但总是由时间来负责审定总付出量。

(蒋小某荐自《时代青年·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