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动物们和人类决定举行一场百米竞速大赛。人类选择了著名的短跑奥运冠军——牙买加的尤塞恩·博尔特代表人类参赛。他的最好成绩是百米用时9.58秒,在人类眼里,他已经是超人般的存在。
只见博尔特身体前倾,迈出双腿,像闪电一样冲向终点……然而,身边的竞争对手很快超过了他,博尔特在初赛就被豹、虎、狮等动物打败了。不仅如此,观众席上的动物们都疑惑地看着他,交头接耳道:“为什么人类只用两条后腿奔跑?”
确实,在自然界中,人类是一种“不走寻常路”的奇特动物。
人类其实跑得很慢
许多动物,如猎豹、狮子、马、羚羊等,都是天生的运动员,身体结构仿佛就是专为奔跑设计的,人类无论如何都难以与它们匹敌。
奔跑型动物进化出了强健的肌肉,蹄子或爪子可以牢牢抓住地面;发达的心肺、宽阔的胸腔能提供大量氧气和血液,保证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充足的能量。更重要的是,它们大多使用四只脚奔跑,每一步都能迈出很远。
与这些动物相比,人类的心肺和肌肉不够发达,奔跑的步幅也小得多。这样看来,人类真是一种“慢吞吞”的动物。
狩猎,一场耐力的比拼
食肉动物只有跑得更快,才能捕到猎物;食草动物只有跑得更快,才能避免被吃掉。而人类慢吞吞地用双脚奔跑,恐怕不是因捕不到猎物而饿死,就是沦为掠食者的盘中餐。可原始人类却战胜了大多数动物,这是为什么?
原来,动物们大多擅长的是短跑,但对人类而言,狩猎不是短跑竞赛,而是漫长的马拉松。
作为陆地短跑冠军,猎豹会悄悄接近猎物,猛然发起袭击,在三秒内加速到时速100米;可如果不能在一分钟内逮到猎物,它就会放弃追逐,因为狂奔消耗了大量体力,它必须停下来休息,否则可能会力竭倒地,遭到其他食肉动物的袭击。
人类跑得比猎豹慢得多,却是陆地上最有耐力的猎手。远古时期的原始人类会捕猎羚羊等动物,一开始,它们能轻松地把人类甩在后头,但人类却不会放弃,而是继续追逐。几个小时后,猎物筋疲力尽,一步都跑不动了,人类便能接近并杀死猎物。
开启节能模式
与大型动物相比,人类看起来瘦条条的,怎么会有这么强的耐力?
你可以试着模仿动物,用手脚在家里的地板上走走看。是不是很累?因为你不光要挪动腿部,还要抬手、弯腰,大幅调动全身的肌肉。现在再换回平常的走路姿态,双腿的骨骼和肌肉就足以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你只需稍微抬高大腿、弯曲膝盖,通过摆动小腿来行走,这样就轻松多了。
人类还拥有一副生物弹簧——跟腱和足弓。当我们一脚踏在地面上时,它们会微微回弹,把下落的力量转换成向前推进的动力,从而节省许多能量。正是这种双足行走的“节能模式”赋予了人类极强的耐力。
吓走掠食者
如果一个身高两米的彪形大汉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低下头来俯视你,你一定会倍感压力。而动物们也会通过身高来判断对手的强弱,站着的人类在动物眼里显得更加高大,因此它们不敢轻易靠近人类。通过站立来虚张声势,人类成功吓走了许多掠食者。
闲下来的双手
人类的祖先——猿类原本生活在树上,不需要奔跑就能避开地上的掠食者,因此没有进化出适合急速逃跑的身躯。当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减少,它们不得不在草原中另谋生路。或许出于偶然,一些猿类开始站立,获得了更好的视野、耐力和散热能力。
更重要的是,站立使双手离开地面,获得自由,能抓起树枝、石头等进行狩猎和防卫,人猿的大脑得到大量的训练;也因食物的改善等原因,大脑进化得越来越发达,人类开始制作各种工具,在弱肉强食的大自然中繁衍生息。
如果人类当初没有走上这条特殊的生存之路,现在也不会有坐在椅子上翻看杂志的你了。
双足行走让恐龙称霸地球
其实人类并不是第一种用双足行走的动物,早在人类诞生以前,肉食恐龙就遥遥领先于哺乳动物,率先进化出了双足行走。不过,这和人类的双足行走截然不同,恐龙拥有更加发达的呼吸系统和异常强壮的后肢,又长又粗的尾巴能帮助它们抬起上半身,在保持平衡的状态下用双腿高速奔跑,这也是它们曾经称霸地球的原因之一。
尽管恐龙早已灭绝,但由恐龙演变而来的所有鸟类和一些蜥蜴也还保留着双足行走的“神技”。
为什么人走路要摆手?
我们走路用的是双腿,手臂却会自然地跟着摆动,这不是白费力气吗?
其实恰恰相反,摆手使我们走路更加省力。人类没有长长的尾巴来保持平衡,需要靠摆动双手来减小身体的晃动幅度,如果在走路时刻意控制不摆手,将增加约12%的能量消耗。
摆手是一种潜意识的动作,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协调能力较差,在紧张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同手同脚的情况,这样消耗的能量则比不摆手还要多。
(张子君荐自《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