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职场上的35+危机吗?无论是在互联网公司,还是体制内的岗位,一些招聘要求会以不超过35岁作为前提。
这种对年龄的限制引发过很多讨论。知乎上,一个名为“找工作时单位普遍要求35岁以下,那35岁以上的人都干什么去了?”的问题,有3492万浏览量,7.1万人关注。底下2548个回答,也道尽了中年职场的不易。
职场35+现象就像一个悖论,本应该是一个经历沉淀的数字,一个黄金时期,意味着更丰富的经验,更多选择的机会,但它被高速运转的社会异化为效率、创新的反义词。
35+的职场人究竟会面对什么样的境遇,又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我们邀请了3位经历35+现象的人来讲述了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有悔意,有焦虑,有压力,有建议,也有不同的多元选择。
33岁那年,我出差到新疆博乐市,夜里一个人躺在酒店的床上,想起客户白天打趣时说的话:“你太能干了,天天在外跑,是我的话绝对受不了。”
过去3年的生活浮现在我眼前:我出差跑遍新疆大大小小的州县,但是乌鲁木齐的那个家,只有节假日会住。同一栋楼的邻居不认识我,同公司的一些同事直到离职也没有见过我,连公司总部都没去过几回。长久的疏离甚至导致朋友与我决裂,她气愤地冲我说:“你这什么破工作,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生活?”
躺在异乡的床上,离职的想法开始在我心中发芽。
真正离职是在两年后,2019年9月,公司给我画了两年的股权大饼还没着落,我就先离开了这家待了5年的公司。
离职期间,我看了很多类似“华为裁掉了34岁以上的员工”等帖子,IT行业里35岁以上的职场危机,就像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我迫切地想要转行,做一份出差少、前景稳、也不需要担心因为超过35岁就被辞退的工作——岗位最好是办公室文职,公司最好是国企。
在一堆招聘启示中,我发现了6年前自己离职的那一家国企。
29岁时,因为不甘心做上万螺丝钉中的一颗,我从国企辞职,闯入了从没接触过的IT行业,入行后一切都是自己从头学起,才过去一年,头上就都是白发,但当年我还是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感觉每一天都是崭新的,那种成就感也让我热血沸腾。
但站在35岁这端回头看,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完全规划反了——毕业后我应该先去小公司蹦跶几年,然后临近30岁再进入国企寻找安稳。
我想回到那座稳固的堡垒,但我收到的面试通知不是推销银行信用卡的,就是卖保险的,只有一家是国企。
待在国企的朋友也内推过我。HR看过我的简历,也知道我是谁,却始终没联络。按耐不住的我主动拨打了两三回电话,HR只说在忙。一直“忙”到后来,我看见这个岗位从招聘网页上消失了。
2020的新年钟声敲响时,36岁、单身女性、无业,这三个关键词深深刺痛了我。
求职碰壁后,我想着,找工作不行的话,结婚生子先缓两年也行。某个上午,有位离异的男性经人介绍来联系我,我告诉他自己去年离职,当天下午,我就收到了他的急切询问:“你工作找着了吗?”我读出这句话背后的担忧,他怕我没有工作,想靠他养。
同样急切的还有我的父母。一天中午,经历完一场面试后,我站在水槽边洗碗,妈妈在耳边念叨:“当初叫你考公务员你不听,现在你看,30多岁还在找工作,你看你过成了什么样?”
每个字都砸到我的心里,我大声反问道:“各有各的生活,我非要跟他们一样吗?”找工作以来,焦虑、低落、压抑的氛围常常笼罩着这个家,积攒的情绪在这一瞬间爆发。就这样,36岁的某个中午,我站在家中的水槽边崩溃得哭出了声。
其实从二月开始,尝试回国企失败后,我的简历就转投回了IT行业。我也接到了不少面试通知,可几乎每家公司都会抓住年龄这个问题问我:“为什么还是单身?近两年有结婚生子的打算吗?”
一开始我实事求是,说有合适的应该会考虑,结果过不了关。朋友知道后说我傻,告诉我:“你可以说自己是不婚主义者。”
3月底,我把这个答案用到了一家IT公司的面试中,对面的领导竟反过来劝我再慎重考虑一下结婚的问题。那是离职半年后,我再次感受到职场人情味的时刻。
现在,我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在35岁的这道坎上,经历过一次失业,焦虑在所难免。因为这种焦虑,我希望能逃回国企,寻求安稳。但一旦跨过去这个坎,你会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
年轻时,我对朝九晚五的格子间生活是向往的。但现在,在这个格子间待到了36岁,开始觉得它像监狱一样:外面的阳光如此明媚,我只能在工位上看着,等到下班后走出去,太阳也落下了。
作为一名公司的HRBP(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这些年我看了太多35岁之后从岗位上离开的人。他们有一些彻底离开了格子间的“监狱”,也有一些不过是从一座监狱掉到另一座“监狱”。
大概五六年前,我所在的公司成立了新兴的互联网部门,有两位渴望实现事业突破的35+男性跳入了这个新部门,他们分别成为部门的正副职——78年生的总经理来自当年公司最好的部门,74年生的副总经理在传统行业深耕数十年,是公司的元老级员工。
人到了一定年纪,会想要寻找职场上的突破口,更上一层楼,但你必须承认有一些赌注的成分在里面。
2019年,公司经历了一波裁员,成立五六年的互联网部门被整个砍掉。尽管公司保留了两位正副经理最后的体面,让他们留在公司,但实际上,他们要待的那个格子间,属于边缘化的部门,交给他们的活儿也和基层员工差不多。
这些年,我见过公司里很多从总经理降级到员工的人,他们大多是因为在工作中犯错了,但这两位正副经理在我眼里并不属于这类,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一直很敬业,新部门压力大,我看着他们越来越瘦,发际线越来越后退,一个个从精神小伙变成油腻大叔。
然而,职场残酷,愿赌服输,赌错了就是错了。
至于那些真正离开了格子间的35+,有的可能还在寻找下一个格子间——一年半后,我还能在招聘平台上看到前同事刚更新的简历。有的则是彻底摆脱格子间,选择在其他领域再赌一把。公司里曾有一位82年生的程序员,因为业务调整,去年,我们解除了他的劳动合同。
离开公司后,他去了一家新公司做产品经理。当时还在职的同事们都羡慕过他,离职时拿走近10万元的赔偿金,新工作又涨了薪水,但他告诉过我们:“产品经理和程序员一样,也是吃青春饭。公司给出这么高工资的话,强制加班你必须要到。但到我这个年纪,体力、精力都跟不上,加班拼不过人家,迟早要被换掉。”
我也曾感到自己的身体在一路下坡。去年开始,我的身体出现各种小毛病,先前从不住院的我今年也开始住院了。如果遇上强制加班,我的脑子在六七点后似乎就转不动了。
而这位刚成为产品经理的程序员终究没有拼过别人。半年后,他就离开了新公司,也离开了格子间。他自己买了摄影设备,自学了PS,自己做美术、做运营,一个人开了一家淘宝店。
他说自己年轻时曾和别人合开过淘宝店,中途离开加入我们公司,一起的合伙人如今却身家千万。也许别人的成功故事刺激到他,他想把失业变为动力,再去闯一闯。
都说“写字楼里如青楼,不许楼里见白头”,公司永远是残酷的、靠不住的。如果是25岁、30岁,我想我也就和那位开淘宝店的前同事一样,找不到职场突破口时,索性离开格子间,去外面的世界搏一搏。
但我已经36岁了,我不能轻易离开格子间。因为我知道,在今年遇上疫情不好找工作的情况下,出去后没有更好的工作等着我。
这样想来——其实,格子间外面不见得都是阳光,有可能是另一所监狱。
做HR二十多年,我给很多人讲过如何规划职业生涯,但等到被迫离职的那一天,才发现居然没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2019年,我休完年假后第一天上班,老板通知我去他办公室。没有任何寒暄,他直奔主题地说,给我找了个上司,年纪比我小,需要我配合工作。
面对这个戏剧性的场面,当下我面不改色地答应了。但回到工位上,失落和危机感席卷而来。老板这个决定意味着我在这家公司的职业生涯走到尽头。
可45岁的人出去找工作真的很难,我想过赖着,辗转几夜后,因为还有点心气儿,还是向老板提出了离职。
正式离职当天,老板安慰我:“你工作经验这么丰富,带过这么多团队,就算四十多岁出去了也还是很好找工作。”我立马反问他:“你新招过来的负责人多少岁?”老板听后,沉默不语。因为对方不过三十岁出头。
刚离职时,我并不适应失业的生活,看着家人正常地上班,孩子正常地上学,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待业在家,感到自己被这个世界抛弃了。
离职一周后,我去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手续,被告知这个手续“意在减免40岁(男性50)之后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保费用”时,“就业困难”四个字字字戳心。
再登上我熟悉不过的招聘平台,心情复杂。尽管我有自己的要求,不像年轻人一般海投,但四十多岁还在平台投简历,让我觉得有些丢人。再联想起自己招聘时对四十岁以上的简历设置了过滤,它们根本连邮箱都进不了,现在却要轮到自己被别人过滤,一切都太讽刺了。
所幸,在圈子里待了二十多年,不少朋友给我推荐工作。参加面试前,为了不浪费彼此的时间,我都会提醒面试官:“我今年46岁了,你们真的不介意我的年纪吗?”他们给我的答复大都是更看专业能力,年龄可以酌情考虑。
我跟很多公司高层都谈得很好,甚至都谈到了薪资待遇——多年HR经验告诉我,谈到这一步,说明各方面能力都还不错。但十几场面试下来,都以失败告终。有时我很气馁,会陷入自我怀疑,不断问自己:“难道我这个年纪,真的一点社会价值都没有了吗?”
9月中旬,为了放松心情,我去了一趟朝鲜旅行。选择这个目的地的原因是,朝鲜是一个相对来说网络没那么发达的国家,我可以暂时远离一些现实,只设想未来。
从朝鲜回来后,一位五十多岁的朋友来和我聊天。他和我有相似的境遇,曾是某企业品控部门的经理,遭遇失业后一直在招聘市场受挫,有HR直截了当地对他说:“你这个年纪就不要再折腾了。”
他最后放弃了应聘,转身开了一家面馆,从面馆选址到面、汤的选材,都用上了他的品控经验,疫情冲击,都没阻止他开出第二家面馆。
朋友的故事鼓励到我。现在,我还是没有回到职场,但我打算运用这些年的人脉和经验,朝职业培训师的方向努力。
我想说,46岁从头再来,就像从一个废墟上站起来,过往经验垒成的废墟会把你垫高一点,比还需要从土底下长出来要好得多。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
(沈悦涵荐自《博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