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大观园之兴造

2020-12-29 02:57:20沈鸣鸣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大观园园子营造

沈鸣鸣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 200092)

大观园的空间本质极为复杂,在其建造和使用环节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性别标签。营造过程中是一个完全由男性主控的封建伦理空间,却在启用之后成为了女性空间和美学主场。现有的《红楼梦》园林研究基本停留在风景园林学为基点的研究范式上,大都是基于传统的自然山水理论、叠山理水的营造理论以及文心画境的艺术理论;或是基于民俗学、社会学的研究,关注的是大观园中明清贵族女性的生活方式及审美情趣。大观园作为整部《红楼梦》最大的寓意,提出了三个问题,大观园因何而建?如何建造?如何使用?大观园是一座文学园林,文学园林和实存的园林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本身并不需要占据物质空间,因此营造过程是不需要赘述的,它并非真正的建筑空间。因何而建?答案在十七十八回,即封建皇权的恩赐。营造过程却极其简略,简略到几乎可以忽略。至于大观园的使用则几乎是小说的核心内容,随着大观园的最终废弃故事也走向了完结。本文力图对被忽略的营造环节进行重新审视,来挖掘大观园这座文学园林的伦理空间本质。

一、隔离与归省

大观园乃贾元春之省亲别墅,省亲本指探望父母长辈以尽孝心。普通之家,常聚天伦并非难事,但贵为后妃,为最高权力所禁锢,若要骨肉团聚则非易事。封建时代金字塔顶端的女性虽富贵至极,却连田舍之家最基本的骨肉齐全都是奢望。后宫所居谓之椒房、椒室,椒房从西汉未央宫皇后所居之处承继而来,因以花椒和泥涂墙而得名。从一处后妃的居所及至后代直接成为后妃的指代指称,建筑与人互为所指,建筑空间被植入了性别差异、行为规范、尊卑等级等,某种意义上变成了一个伦理空间。当然,女性视角下后宫的空间释义绝对不是简单的范金合土、以为宫室,也不仅仅是花椒和泥、温暖、芳香、寓意多子的美好居所。元春说宫中是“不得见人的去处”[1],这便是从女性视角对后宫的空间阐释,没有温馨芳香,也没有子嗣传承,只有空虚寂寞,于是省亲成为无边寂寞里的曙光一线。 所以大观园的出现即宣告脱离单纯的物质空间形式,拥有伦理、性别的空间特质。

女性并非从一开始就为男性所禁锢,“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2]王都居无定所,要么住洞穴要么住棚屋,自然王的女人也并未被圈禁区隔。及至后来筑土构木,建造宫室,上栋下宇,能避风雨寒暑等一系列对抗自然的文明符号开始出现后,宫殿作为早期强大的建筑符号参与到帝制和伦理的构造中来,后妃逐步被圈禁成为男性摆布与制度下极致规训的产物。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背景下,宫殿对后妃的隔离和圈禁以及民间对女性活动空间的限制至上而下的表达了男性对女性的支配控制权。而皇权禁锢下特许的省亲成了“不得见人”的后宫女性所得到的莫大的圣眷隆恩,以至于举家阖族感激涕零,如贾政所言“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又如贾琏所言:

因此二位老圣人又下旨意,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竟大开方便之恩,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请启内廷鸾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此旨一下,谁不踊跃感戴?[3]

一次小小的皇权私放,成全了人间亲伦思念之苦,成全了皇权至孝纯仁之爱,成全了观摩这场珍惜会面的看客之心。何止是贾妃一家,周贵人家已然动工兴造,吴贵妃家也在城外相地筹备。连王熙凤都表达了“若果如此,我可也见个大世面了”,遑论平头百姓的稀罕之情。皇家省亲,营造了一个封建皇权偶露温情的巨大秀场,鼓乐升平中亲伦共叙暂时掩盖了元春所说终无意趣的圈禁悲哀,可见权力对女性的支配其实也是铁腕加怀柔,游刃有余。

当然,关于男性是否通过空间限制来支配、控制女性的问题还存有争议。美国学者白馥兰在《技术与性别》一书中对于中国帝制晚期的幽居女性是否标志男性对女性的控制是谨慎的,学者高颜颐也持类似观点,认为这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性别二元对立,家庭空间的划分被女性视为圈禁还是安全领地,要取决于这一家庭依据何种哲学。中国封建时代并不存在所谓公共性空间和私人性空间的二元区分,中国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幽居形式有别于地中海和伊斯兰社会的性别隔离,前者是一种均质性的社会组织产物,小家亦同大国,它为女性提供了外部社会所不能给予的尊严、自由和安全;而后者才是真正的性别隔离,是大多数现代西方人反感的来自家长及男性压迫。

在超越家庭范围的世界中生活,对于西方人来说通常意味这令人渴望的自由,相反,在其它社会则可能被当作是一个危险和敌意的世界;在夜幕降临之前不能进入房屋中女性区域的男人(像苏珊瑞特(Susan Wright)描述的伊朗牧羊人以及帝制中国晚期的男人)将感到这是一种剥夺。[4]

帝制晚期的女性幽居是适合女性的选择还是男性的执意控制?判断是否存在女性区隔是依据某种哲学还是依据女性自诉?《红楼梦》中三小姐探春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心仪各种奇巧充满生命力的民间工艺品,并喊出了但凡出的去早出去了的心声,元春更是觉得宫中生活是不得见人的地方,至少对于某些女性来说,幽居是一种隔离和圈禁。院墙、楼梯从空间上限制了女性的活动,不管他们是否从中找到了自洽的方法,隔离是客观存在的。被皇权隔离的元春有了一次私自归家的机会,贾家为了迎接这位宫里的大小姐兴造了大观园,而久居宫中的元春深知隔离与圈禁对人性的压抑,恩许姐妹们并宝玉搬进园子生活居住,《红楼梦》的寓意在开篇女娲炼石补天之后有了更深一层所指,即建成启用之后的大观园指向了乐园和异托邦的空间构造,而最后花园的颓圮也预示着伦理和秩序的回归。

虽然大观园仍然是一座封闭的花园,四周有角门并有专人看守,但其本意更像是一种守护而不是隔离,该关的门都已经关闭,还安排了上夜的婆子,和穿堂里坐更打梆子的小厮,不仅有门禁还有人禁,看似看守严格。但七十八回宝钗的一番话,让我们看到了大观园的园禁其实是非常不严格的,所谓的防范更多流于形式而已,七十八回宝钗说:“自我在园里,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原是为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就图省路也从那里走,又没人盘查,设若从那里生出一件事来,岂不两碍脸面。” 禁书、私物甚至越界的情感都被带进园中,由于绣春囊的出现,随后关闭了这扇小角门。封建家长重视起这个曾经失察的园子,大观园随即告别了自由和浪漫的乐园气质,重新回到伦理和秩序的范畴中来,及至最终被废弃。

二、缮画与兴造

Tom Turner《园林史》为园林类型的演化寻找了三种动机,一是以身体休息为目的,比如宫廷园林、私家园林、菜园、药用植物园等,一是以活动为目的,比如乐园、狩猎园、动物园、植物园等,一种是以精神需求为目的,比如圣园、寺庙园林、学园等。中国的造园动机显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省亲别院既是为皇家提供休憩之所,也是会见亲人之地,更是彰显皇权之处,有尊卑、有等级,可以生活,可以学习,可以交际宴游,园子的功能是强大的综合的。中国园林的造园动机较之西方显得含混,甚至大观园干脆宣称“天上人间诸景备”,一座无所不包,容纳万象的园林,从落成之日起就拥有了作为某个世界入口的可能性。

当然,大观园在启用之初,呈现出了和其它建筑并无异质的特点,一如宫殿庙宇、民宅庭院等,在空间释义上呈现出了某种匀质性,它是由男性建造的用以某种伦理的需求和表达,但是在随后的使用中,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空间逐渐从周遭匀质的环境中析离出来,成为与周遭格格不入的异质空间。

《红楼梦》对整座花园营造的过程描述及其简略,仿佛只是在男人们动动嘴皮子之间,一座“天上人间诸景备”的花园便落成了。小说十六回先是从贾蓉的嘴里说出了园子的尺幅,“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紧接着又说“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随后贾琏笑着表示满意,说:“正经是这个主意才省事,盖造也容易。”如此,画样和盖造远比我们想象的简单,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营造的开始,为后来大观园珠宝乾坤般的第一次亮相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和悬念。

《诗经·斯干》描写周朝宫室的建造尚且有着非常详细的过程乃至细节,比如建筑选址的谨慎和周遭环境的优美,“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建造时约捆扎筑板时绳子发出的“阁阁”声,以及夯实房基时木杵发出的“蠹蠹”声, 还原了营造工程应有的艰苦而热闹的场面。但大观园却没有写这些,大观园是如何营造的?只占了十六回区区两个段落的一部分,首先是贾琏并世交门下的几位清客相公查勘两府现场,缮画省亲殿宇,并安排各项事务专人负责。然后,金银铜锡、土木砖瓦等建筑装潢物料陆续进场,同时拆除荣府东边原供下人居住的裙房,并拆除宁国府会芳园墙体楼阁,将两府贯通连接。接着,将荣府旧园中的山石树木、亭榭栏杆直接挪至新址,两处凑一处,省去很多财力人力。最后用一句话作结:“一笔不能写到,不过是喧阗热闹非常而已。暂且无话。”行文至此,作家已无意再行敷写,等到再次出现造园之事已到十七十八回,“又不知历几何时”,贾珍等突然来回贾政“园内工程俱已告竣”,只差匾额对联之类了。作家似乎有意回避造园的诸般繁琐以及精确耗时,试图魔术般的变出一个大观园,重增园子的神秘与瑰丽,营造过程的笔意简略让整个园子秘而不宣。计成云“三分匠,七分主人”[5],然后又对主人进行了界定“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他认为能够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很显然,他还没有意识到设计者再好也只是匠工,使用者才得最终真趣。当然还有一层考量,如果将营造过程细陈无遗,那么后面的验收与启用势必重新啰嗦一番,文学中再好的景观与建筑也经不起三番详陈,与现实中的好景致游历再三是不一样的。

谁参与了园子的营造?因贾政并不惯于俗务,只是下朝之余各处看看,一应杂事都交给了贾赦、贾珍、贾琏、赖大、来升、林之孝、吴新登、詹光、程日兴等人,其实贾赦也是不管事的,每日在家高卧,极要紧的事才和贾政商议。凡涉及叠石堆山、买花栽子、起楼竖阁等营造事宜都交给一个富有经验的老明公,号山子野,他因地制宜,让贾家用有限的银子办了件极其体面的事。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园子从筹划到建造,并没有一个女性的参与,上至贾母,下至下人丫头,在整个营造过程中都未过问亦无提及。Tom Turner在其《园林史》中探讨了造园的初衷以及园林最古老的功能,并大胆推测第一个园子是有女性建造的。虽然讲述的是西方的园林史,东西方园林走的是不同的路径,但他对花园最初的探源仍然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室外空间的围合是从公元前10000年开始的。虽然第一个花园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建造的已经无法得知,但是人们可以想象它是由外面的一位先辈构造的,他住在山洞里面,建起了一排栅栏以保护他的家人不受野兽和畜生的伤害。在那个时候,这些栅栏是向外推开的。从岩洞到地面,从树枝到树枝,都铺设了树枝,从而创造了一个封闭围合空间,以保护驯养的动物,栽种粮食,并且让家人能够在新石器时代的日光下休闲放松。第一个令人愉悦的园林,肯定是由女人建造的。[6]

这段文字有三层含义,其一,园林的形制特点就是封闭围合。为什么?基于保护人类和驯养动物不受自然的伤害,所以园林具有颐养、呵护的天性,以及自成一统的生态特点。园林从其原始功能过渡到历史彼时,其本质早已发生变化,历史中的花园虽然还保持着围合的特征,但其建造者和空间功能都已产生变化。花园不再对人类提供基本的庇护,实用性功能性不断发生美学异化以及伦理植入。其二,园林是由女人建造的,虽然是大胆假设,但肯定了女性和园林之间的必然性关联。为什么后来的女性不再参与花园的建造?岂止是不参与花园的建造,女性在一切空间营造中都隐匿不见了,男性主控了这个世界。他们建造花园供家中女性使用,间杂着庇护与圈禁,有放有收,是所有空间建制中男性主控意图最暧昧的一处场域。其三,园林总是令人愉悦的,不管是男性建造的还是女性建造的,从美学角度而言,花园本身带给人类美好的心灵体验。所以,即便男性主控了这个空间,但依然没有剥夺甚至带给女性使用者以愉悦之感。这一点,在大观园的建造和后来的使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告竣与命名

十七回首“又不知历几何时,这日贾珍等来回贾政:‘园内工程俱已告竣,大老爷已瞧过了,只等老爷瞧了,或有不妥之处,再行盖造,好题匾额对联的。’”一番话,表明园子已经建成了,只等老爷们的审验以及为各色建筑、景观命名。

贾政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只有经人类戳章盖印的建筑、景观方能摆脱无名的土石,拥有文明的合法性,从而顺利进入到人类生活与精神的空间,名字就是它们存在的符号。然而由谁来命名?却成了园子告竣之后的第一个难题。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由谁来取名?名字有何寓意?都是礼制的表现。

匾额题对既有封建礼仪形式上的要求,又有点缀景观等审美上的要求,缺一不可。于是众人对命名一事极为审慎。从封建礼制来讲,元春作为封建金字塔顶端的贵妃,匾额对联当由她来赐题,但她尚未看到园子,据贾政推测“必不肯妄拟”。如果等贵妃省亲之后再拟,偌大景致无一字标题显然不成体统。为了保证既不越礼而违反形制,又能兼顾一座园林的美学完整,即匾额对联断不可少,亦断不可定名。贾政的清客们想出了一个两全之策,不题正匾,采用“灯匾联悬”的非正式手法,虚拟其意,在礼制和审美中达到一种均衡。所谓清客就是帮闲,他们混迹于贵族世家,大多数时候帮陪帮闲,说好话,讨口彩,用狡黠与世故换取生存空间。这个主意出自清客之口再合适不过了,作为贵族阶层的附庸,他们习惯于折中调和,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他们通常需要在矛盾双方之间两边奔驰,多方取悦,父子、兄弟矛盾在他们和稀泥似的穿插中得以维持表面和气。一个卑微的群体,男性舞台上的丑角,身处社会边缘与底层却及其熟悉规则与制度,事实证明,最后朱批准奏贵妃省亲的日子正好是正月十五,作为折中出现的灯匾显得无比应景。

贾政采用了清客们的提议:“我们今日且去看看,只管题了,若妥当便用;不妥时,然后将雨村请来,令他再拟。”众清客立马施展了马屁功夫“老爷今日一拟定佳,何必又待雨村。”为人古板的贾政深知匾额题对属于愉情悦性的审美范畴,而他自幼在花鸟山水题咏上并不在行,于是众清客立马改了口风:“这也无妨。我们大家看了公拟,各举其长,优则存之,劣则删之,未为不可。”在清客们滴水不漏的圆场中,贾政引领众人在一个天气和暖的日子前往告竣的园子。这座神秘的花园马上就要亮相了,它第一次的出现是在贾政及一帮清客的视野中。但后来偶然撞见了宝玉,便增加了一重视角。贾政视域的角度是“秉正”,即摆正姿势,选正位置,这是一个传统士子也是男性家长的视角。观赏的次序是先关门,然后看正门,门脸是园林审验的第一步。正门五间,尺幅较宽,彰显贵妃省亲府邸的气派与排场。呈现在贾政眼前的色彩是极度低调灰度的,门栏窗槅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水磨色类灰色,下面的台矶是白石,左右是雪白粉墙,入口处除了灰就是白,贾政觉得不落富丽俗套,很是欢喜。

关于命名,虽是暂拟,也不可轻举,毕竟是皇家驻跸省亲之处。现将众人所拟之题、宝玉所题及后来元妃所改罗列如下(见表1):

表1 众人、宝玉、无妃对大观园各色建筑、景观命名

建造完毕之后要给空间命名,其实就是给空间定性,而改名则意味着对空间性质的改变。“淇水遗风”用的是诗经的典,《诗序》认为此典是颂扬卫武公的学识和德行,对应千杆翠竹象征君子有节。“睢园雅迹”是汉代梁孝王刘武在睢阳(今商丘)所造的花园,园中多竹,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大家都曾受邀延居此园。这两个命名都兼顾了竹林景观及人物风雅,而宝玉将之改为“有凤来仪”,虽是颂圣,却将一个男性主宰的审美命名转换成了女性为主导的冠名。宝玉又将武陵源、秦人旧舍改成了蓼汀花溆,前两个名字典出陶潜《桃花源记》,虽有农人耕作怡然之乐,但本意却是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有政治语境下的乌托邦之义。宝玉所改的“蓼汀花溆”大约取自唐代罗邺的《雁诗》,水边的花草,意义单纯而富有诗意。行至巍峨富丽的正殿时,众人拟了草拟“蓬莱仙境”,贾政不甚满意,而此时宝玉见此天宝楼阁忽然大为触动,陷入了沉思,并未拟题,他看到了众人没有看到的富丽楼阁之外的暗示和隐喻。最后一个详写的题名是在怡红院,因为种着数本芭蕉和一棵西府海棠,宝玉替众人解释了西府海棠被称为女儿棠的演变,众人提议为“蕉鹤”、“崇光泛采”,这两个题名要么只顾了芭蕉,要么只顾了海棠,宝玉认为“红香绿玉”为好,暗蓄了绿了芭蕉,红了海棠,不得不说这个题名更为细腻、周全。

我们可以看到,园子的命名还颇为费事,一众清客先拟,基本都被否了;宝玉再拟,大多得以保留;最后由元妃来定名,虽然作了一些调整,但仍保留了多处宝玉旧题。清客论身份只是贵族世家的帮闲,他们所题多半平庸,但还算切题,切了俗世价值观的题。宝玉所题增加了一些诗意和情感,当然,这些富有诗意和情感的题名并不专属于景观建筑,而是景观建筑的文化想象。较之迂腐清客们不同,他将园子从世俗男性的套路中带离了出来,用他的视角来审视园林的营造之美以及对贵为后妃的姐姐的含蓄致意。及至最后元妃的定名,则将宝玉的诗意落地,嫁接到了别墅、苑、山庄、园等空间建制中,由虚入实。此外还需兼顾园子的伦理功能,需要合乎礼制,传递出封建皇室拒奢从简、低调行事的意图。而保留宝玉的题名实则是保留亲伦关系中长姐对幼弟的那份情谊,为此小说还特意花了很长篇幅来解释贾府何以就把一个少年的草拟当真,恰是为了突出那份本家风味,也为了不辜负元妃对幼弟的切望之情。宝玉的更名的是把大观园从封建、伦理的秩序中带离,转道文学、美学之路,为之后女性空间、美学空间进行预热。而元春对宝玉题名的保留,也恰恰保留了封建伦理中、尊卑秩序罅隙中的温情,为导向情感和精神空间预热。

四、结语

建筑师张永和提到建筑文学和文学建筑两个概念[7],比如《巴黎圣母院》和《金阁寺》就属于建筑文学,因为金阁寺和巴黎圣母院都是实存的。文学建筑如但丁《神曲地狱篇》的空间建构性阐释,因为并不实存,只在文学语境中完成建构。是否可以这样借鉴,文献中的各种园记便是园林文学,而《红楼梦》的大观园则属于文学园林。大观园的美学特征不是基于自然,而是基于人类精神世界中被划定的理想空间,是东方文化对于乐园的构想,所以是文学的庭院。园林与文学息息相关,园林可以依靠文学来获得存在,文学因园林建筑而不断拓展丰富的空间场景。比如阿房宫,虽然我们已经无缘得见真容,但杜牧笔下的阿房宫,为我们保留了其形貌。此文以赋的形式,将阿房宫描写的巍峨宏大,壮丽辉煌。但据今考古发掘来看,它似乎并没有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宏伟,这个建筑甚至并没有建造完毕,是个“烂尾工程”,实际上是我们用想象力完成了阿房宫的建造,而这种想象力正来自于文学,想象力让物质空间的烂尾在文学空间里告竣和辉煌。同样,三百年前我们用想象力完成了一座“天上人间诸景备”的花园,它一度成为现实园林的建造蓝本,文学实现了让建筑获得永生的可能。

一次次的命名,一次次的内涵注入,审美、情感、礼制的叠加,园子这才摆脱无名自然的纯粹物质状态,拥有生命。后来因为元妃的恩赏,众姐妹并宝玉获旨搬入园内生活,园子由此获得了更多的人性加持,进而拥有精神和灵魂。园子的生命并不始于营造,所以整座园林的构画大师山子野仅仅在营造环节出现了一次,而后便销声匿迹了,命名之后的园子才真正拥有存在的意义,而被使用的园子才能得以生命的持续。

猜你喜欢
大观园园子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58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我和祖母的园子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园子匠
吐鲁番(2015年3期)2015-12-07 13:12:52
营造方寸
大观园
检察风云(2011年2期)2011-10-25 03:11:04
大观园
检察风云(2009年15期)2009-10-19 09: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