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9日上午,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的第83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海扶医疗”)举行了海扶刀®JC300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全球首场新品发布会(图 1)。
图1 海扶刀®JC300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揭幕仪式
海扶刀®JC300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是由数字化进入智能化的一款高端医疗设备,实现了设备与大数据智能运算的无缝连接。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乳腺纤维瘤、肝癌、胰腺癌、乳腺癌、骨肿瘤等多种良恶性实体肿瘤。系统辅助工作站,可实现医务人员一键操作,个性化调节治疗床体高度,让患者轻松上下床;大行程床面运动,可实现麻醉位和治疗位的随机切换及治疗中体位的快速摆位,大幅缩短医护人员重复操作时间,缩短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整体治疗时间。多维手术视野同步系统,结合超声影像和MRI影像优势,进行病灶的三维重建,帮助医生更精准、更安全、更有效地完成治疗。红光引导定位辅助系统,可实时捕捉患者治疗过程中细微的体位变化,从而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头位置,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在发布会现场,《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副社长尹晴女士巧遇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海扶医疗品牌创始人王智彪教授,并邀请到王智彪教授进行专访(图2)。
尹晴副社长:杂志社非常关注聚焦超声领域的发展,这次有幸邀请到王智彪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简要地介绍一下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王智彪教授: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聚焦超声治疗技术领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负责工程化和设备转化由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另外,国家卫健委还批准建设了国家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培训基地,负责国内外聚焦超声临床医师的专业培训,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从业人员到重庆参加培训。在30多年的研究中,我们在这个领域持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才得以获批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培训基地。
图2 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
尹晴副社长: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全球,请问疫情是否有对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相关研究造成了影响?主要影响都有哪些呢?
王智彪教授:疫情的影响肯定是有的,这是客观存在的,它让科技的交流、医疗的交流都受限了。而采用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进行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是全数字化的,医生操作鼠标就能完成治疗,医患接触不像传统开刀手术那样紧密,新冠肺炎传播路径得到了有效地阻断,所以疫情对医院开展聚焦超声消融手术的影响并不大。今年3月8日国内疫情正严重时,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全球协同服务中心联合国内外四十几家医院同时段开展保卫女性子宫的聚焦超声消融手术,通过该中心,四十几家医院手术全程不仅可以远程在线实时交流互动,还可以获得中心高年资专业医师的指导。所以我们反而应该感谢疫情锻炼了我们,让我们把技术的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了。
尹晴副社长:王教授,您作为聚焦超声治疗技术泰斗级别的领军人物,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出席海扶医疗新品发布会?并在发布会上做了很感人、很振奋人心的关于“聚焦超声原始创新之路”讲话,作为媒体人,我们是否可以请您更系统、全面地再为我们剖析一次 “聚焦超声原始创新之路”。
王智彪教授:我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切器官是我以前的常规工作,后来发现患者切了器官以后,生活质量大大受到影响。现代医学之父William Osler在100年前说过一句话:“伤害人体的疾病,需要伤害更小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换言之就是:治疗——让病人受伤害更小。以前我的一位切除了子宫的患者在术后两年说感恩我,但是当我询问到她的家庭生活的时候,她说她离婚了。这个时候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有些手术切了子宫,切了乳房,骨肿瘤切了肢体,也许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比疾病带来的伤害还要大,这背离了我们作为医生的初衷。我们以前很少去反省,当反省了以后,才发现,我们有一种责任,必须去发明创造,建立新的手术方式,不仅要治疗疾病,还要保器官,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于是我和我的团队在32年前就开始研究聚焦超声治疗技术,并于1997年在全球率先突破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肿瘤的关键核心技术,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得以诞生。 32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坚守共同的信仰,就是“治疗——让病人受伤害更小”,都向着同一个目标,就是给他人带来帮助。未来,我们的目标是保100万、1000万女性的子宫,保100万、1000万女性的乳房,再保100万、1000万男性的前列腺……
尹晴副社长:聚焦超声治疗领域作为全球备受瞩目的新兴医疗领域,各国逐步加大了相应的研发力度,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该领域的引领者,您是如何看待的?如何持续保持高水平的创新研发能力和自身优势?
王智彪教授:过去,中国的医疗器械都是引进、组合、再创新,比如B超、核磁、CT、PET等大型设备的核心技术都由西方国家掌握,所有的临床方案也都是他们制定的,而中国的医院都靠引进国外的这些技术、设备来凸显实力。我们应该感恩西方的发明创造,让我们的患者受益,让我们的医学文明,但是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原始创新的核心技术,让中国变得更强大。今天海扶医疗发布的海扶刀®JC300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图3)就是中国原始创新技术的一个代表,从发明专利,到技术专利、外观专利都是中国重庆的,我们在1999年就取得国家药监局注册证,2002年就出口到了英国牛津大学,打破了“中国创造”的大型高端医疗设备不能出口发达国家的先例。截至目前,这一设备已获得38个国家的市场准入,出口至26个国家和地区,治疗良恶性肿瘤患者超过15万人。
图3 海扶刀®JC300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尹晴副社长:我们知道实验室非常注重医工结合,海扶医疗生产的第一台海扶刀®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就是你们产业化、医工结合的产物,对于未来医工结合与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您是怎么看待的?
王智彪教授:作为一个原始创新产品,海扶刀®是医工结合的产物,是“设备+临床方案+有经验的医生”三要素的组合,前面一个要素以工程师为主,后面两个要素以医生为主。如果没有好的工程师,海扶刀®就不能实现技术引领,产品迭代。如果没有好的医生,没有好的治疗方案,海扶刀®就是一堆废铁。医生掌握不好聚焦超声消融技术,可能还会对患者产生副作用,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拥有强大的医工相结合的团队。医生和工程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医生要学会用工程师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而工程师要学会用医生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共同为患者服务。
尹晴副社长:关于聚焦超声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AI以及未来实验室的发展规划,是否会侧重于这一版块的研发?是否可以透露一些实验室关于这方面的一些研发进展?
王智彪教授:目前,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围绕强声学与声学效应、多模态影像监控与智能精准治疗、超声治疗临床研究与大数据三个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其中超声治疗临床研究与大数据方向就是研究聚焦超声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AI的。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这三个方向的研究力度,将聚焦超声治疗、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AI进行深度融合,全面深化聚焦超声治疗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
采访结束合影留念(图4)。
图4 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
未来,期待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进一步深化原创研发及成果转化,继续抢占国际微无创医学研究高地,保持我国在超声治疗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