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金泽
(泉州台商投资区公园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城市绿化工程关系着城市居住环境的品质提升,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基础建设中的比重不断加大,政府部门对相关工程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管理一直存在不够完善的问题,如经常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包括设计概算、工程预算、竣工决算在内的绿化工程造价的“三超”情况及报价不平衡等现象。如何合理利用资金,通过加强对绿化工程造价的管理,将工作效益提升至最大化,是当前绿化工程管理的重要课题。
工程造价是指开展工程项目建设的全部费用,工程预算则是对即将开始的工程在一定时期内的收支情况做的提前计划,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对工程项目建设费用的预计,而后者则是实际施工建设产生的费用。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效的工程造价是基于合理的工程预算完成的,绿化工程造价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可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当前,我国城市绿化工程开展造价预算工作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样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为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相关工程建设中还需充分考虑绿化建设产生的视觉效果及艺术内涵是否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绿化工程与其他类别的城市基础建设工程不同,绿化工程涉及最多且最重要的材料是绿化植物苗木,同时,当前的绿化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由于绿化苗木的市场价格的波动性较大,且没有形成了针对苗木采购的透明化价格信息参考平台,因此,在进行绿化工程预算造价编制时对于苗木的价格没有相对合理且科学的价格作为参照,使得设计人员及预算编制人员在进行绿化工程设计和预算编制过程中往往容易脱离苗木价格实际情况,忽视苗木材料成本的波动,使得绿化工程造价大幅度提升,进而影响工程后续建设进度和质量。
在绿化工程图纸设计过程中,由于部分设计单位对施工环境的实际情况不了解且未对施工工地开展详细、全面的调查研究,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过度设计、放大施工量的情况,导致各类苗木设计采购数量高于实际需求量,从而使得在工程预算编制的苗木采购成本投入远远超出实际使用量,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
在绿化工程造价预算中,劳动力分配、苗木采购及种植养护管理、施工安排等多方面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绿化工程预算造价产生影响,应在事前加以预防和控制,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往往忽视此类问题,未对施工现场、苗木价格、后期管养等进行研判,导致施工单位的投标预算价格与实际产生的造价形成巨大差异。
首先,绿化工程建设涉及采购和种植大量具有生命的绿化苗木,受工程所在区域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城市地下管网布置、土壤情况、水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绿化苗木的成活率、后期长势产生影响。如在施工开始前未对施工区域的地下管网情况进行仔细调查以及对拟种植区域土壤做充分检测,则在施工过程中将破坏地下管线或影响工期,间接导致所种植的苗木长势不好,影响景观效果,而反复多次补种苗木,均会造成绿化工程造价预算与实际产生造价的偏差。
其次,部分施工单位未全盘考虑拟种植苗木采购并运输至种植地区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栽植,否则会因种植不及时、不规范,乱堆乱放,造成绿化苗木死亡,造成了苗木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工程造价。
最后,绿化工程中最显著的问题便是变更问题。部分施工单位未就实际施工情况与造价预算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事前未制定最经济、最高性价比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应业主要求等原因,更改原定种植植物的品种、类型、数量,导致植物苗木采购变更频繁,最后不得不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弥补因事先准备不足造成的不良影响。
以泉州市某带状公园绿化建设项目为例,通过采取充分核定苗木价格,考察施工现场情况、做好事前预防与控制等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措施,该工程预算编制造价由最初的19 204 850元,核减为18 603 317元,净核减工程预算造价709 272元,展现了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在控制工程造价方面的优势。
泉州市某带状公园绿化建设项目(以下简称“该工程”),沿河岸两侧全长1.6 km,地块总面积110 172 m2,其中水域面积49 550 m2,景观及绿化面积60 622 m2。根据施工方案设计,工程量为绿化部分种植面积47 161 m2;土建部分主入口建筑1座、公厕2座、特色弧形廊架1座、广场18座、水上木栈道约900 m2、沥青园路约2 000 m2、透水砖园路约2 100 m2、沿河石栏杆约1 100m、河道清淤约21 000 m2、新砌毛石挡土墙约1 900 m2等。
根据该工程设计变更需求,对工程预算造价核减709 272元,其中,根据造价预算变更原因,可将工程造价预算核减情况分为送审单价偏高、送审计算有误、工程量多算三大类。
2.2.1 材料单价控制
从该工程造价预算变更原因中,对于送审单价偏高类材料的统计来看,苗木单价是主要的材料单价报价偏高的材料,如设计栽植乔木要求中对于香樟A的苗木要求为胸径30 cm,株高7~8 m,冠幅5~6 m,分支点高3 m,假植苗、主枝不少于3支,支长≥2 m,三级以上分叉,冠幅完整饱满。该项在造价预算审核中,核减造价为24 215元。另外,因工程材料单价偏高而核减造价的部分还有浆砌块料(条石挡墙)选项,核减造价为17 941元。
2.2.2 工程量控制
在该工程中,因设计变更原因,对工程量进行了大量缩减,并在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审核时,对工程量多算部分进行了核减,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绿化工程送审工程量核减表
2.2.3 造价预算事前预防控制
在该工程造价预算审核中,开展事前预防控制主要体现在对清单核对项目、合同内劳保调整、税金调整方面。因在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对具体施工项目的计算及人工成本计算有误,通过审核发现后,分别核减造价18 391、261 149元。同时,因送审计算有误,对于税金计算比率由11%调整至9%,核减造价107 740元。
为解决苗木长势不足及成活率低造成的反复补种问题,该工程中对两处苗木种植进行了调整,一处为海边植物景观打造过程中发现海边月见草多次种植及更换,仍出现大面积死亡,故将海边月见草变更换为金边假连翘;另一处为因地形整理导致一种植地四处地块采用了约4 615 m2石灰粉作为回填土,且厚度约1.5~2.0 m,经分析该石粉地用来种植绿化会造成苗木死亡,存活率较低,经研究后更换土质,以保证绿化种植效果。以上两处改造增多增加造价约万元,但从减少反复补种角度出发,实际减少了苗木采购的成本投入,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减少预算增加。
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是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投入的有效方法。随着我国的城市绿化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开始在相关工程的成本控制中发挥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绿化工程预算造价控制还未成熟,相关管理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绿化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项目,在苗木材料选择、苗木管理养护等方面对于工程预算造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力度,对相关的设计、施工单位进行科学的引导,使相关人员充分了解绿化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重要性,实事求是地编制工程造价预算,不漏项、不多报,并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管理控制要点,将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去,真正实现在保证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造价,保证相关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ID:010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