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 陈幸福 柯八零 柯胡华
(1.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鲁溪镇农业农村办公室,江西九江 332300;2.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官莲乡农业农村办公室,江西九江 332300;3.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海管委会巾口乡农业农村办公室,江西九江 332300)
早在20世纪70年代,江西地区就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对本地黄牛品种进行改善,将其确定为杂交改良第一父本品种,经过多年研究发现西门塔尔牛在杂交后的生产性能方面十分优异,深受广大牛养殖户的欢迎。当前江西省每年推广肉牛冻精数量达到20万,肉牛改良20万头,繁殖各种杂交商品肉牛数量超过15万,良种覆盖率接近10%,利用江西省牛养殖的成功经验,可以对我国其它地区西门塔尔牛的引进和杂交养殖提供借鉴。
首先,西门塔尔牛和当地纯种黄牛杂交之后,不论一代、二代或者三代,在出生重6月龄体重、周岁体重以及成年体重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其次,产肉性能和产奶量也在不同程度的提升,杂交后的母牛要比本地黄牛性情更加温顺,可以满足于田间耕作和乘骑等需要。
再次,杂交后的品种饲料利用率显著提升,可以采食如玉米秸秆、稻草、皇竹草和本地牛吃剩的粗略饲料[1]。
最后,杂交品种的养殖效益显著提升,这是由于西本杂牛生长更加迅速,饲料利用率更高,效益相当于出售2~3头本地牛。
首先,体型外貌。西杂牛的外貌和父本相似,体格大、结构良好、细致紧凑、四肢结实、背腰平直,并且肉用性能明显,皮肤呈白色,厚度中等,口舌和鼻镜都为肉色,光滑向外,并且母牛的乳房发育良好。有相关研究对395头杂交牛的外貌进行调查,其中93.2%的西杂牛额部有白花,43.2%的西杂牛躯干有白花,40.7%的西杂牛尾稍有白花。
其次,生长发育。研究发现,在粗放的饲养条件下,不同阶段的西杂牛和黄牛体重上存在很大差异,出生时的西杂牛一代母牛要比黄牛母牛体重,高145.89%,尺寸增加30~40%,处于18~36月龄的西本杂牛一代要比黄牛母牛体重高出40~60%,尺寸增加10~20%。
再次,肉用性能。在育肥性能方面,地方品种和西本杂牛一代的育肥性比较可以发现,18~20月龄的西本杂牛一代和黄牛进行三个月的强度催肥对比后西杂牛一代平均日增重可达0.88kg,要好于当地黄牛日均增重0.586kg。通过对比西本杂牛一代和三元杂交牛育肥性能可以发现,对体重250kg以上的个体进行5个月的强度育肥实验发现,皮西本、夏西本、利西本的平均日增重可以达到0.977kg、0.976kg和0.888kg,比西杂一代牛的0.875kg有不同程度提升。通过该实验证实,在江西可以培育出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二元杂交牛和三元杂交牛[2]。
在屠宰性能方面,有相关研究对18~36月龄的江西地方黄牛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发现锦江黄牛、吉安黄牛、广丰黄牛三个地方的品种黄牛中,吉安黄牛的骨率要差于广丰黄牛,而锦江黄牛的屠宰率为54.26%、净肉率为38.27%,眼肌面积为44.72cm2,要好于广丰黄牛和吉安黄牛。
在屠宰性能方面,有相关人员对18~20月龄的西本杂牛一代和吉安黄牛进行三个月育肥对比,发现西本杂牛一代和本地黄牛屠宰率净肉率较为接近,眼肌面积可以提升11.54%。在5个月的强度育肥屠宰测定中,皮西本屠宰率(54.22%)和净肉率(44.99%)都好于西杂一代,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最后,肉品质分析。有相关研究对24月龄的西杂一代以及皮西本、夏西本、利西本三代杂交牛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发现西本一代、皮西本、夏西本、利西本的肌肉脂肪含量都要好于吉安黄牛,由此说明杂交和育肥两个手段都可以显著的提升常规营养成分。在氨基酸含量分析中,相关人员对18~36月龄的黄牛进行18种氨基酸分析,发现西本一代、皮西本、夏西本、利西本的氨基酸总量纤维氨基酸,甜鲜味氨基酸,必须氨基酸含量都要少于地方品种牛肉,而脯氨酸则提升14.50~43.42%。
在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中,相关人员经过分析后发现西本一代、皮西本、夏西本、利西本的微量元素都要比本地牛有较大程度的提升,由此分析牛肉中微量元素与饲养环境有关。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可以发现西门塔尔牛和当地黄牛进行杂交的方式可以显著提升后代生产性能,向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牛肉产品,西杂牛在架子牛集中强度育肥或者犊牛持续育肥的饲养条件下,都可以展示出良好的生产性能,不会对江西地方黄牛的营养价值产生影响,还可以提升江西地方品种黄牛的风味。在引进西门塔尔牛之后需要做好饲养管理,以此提升牛肉脂肪矿物质含量嫩度和肉质风味,让牛肉满足于各种烹饪方式,迎合市场需求[3]。
综上所述,经过多年利用西门塔尔牛与江西地方黄牛进行杂交发现,在提升生产性能以及牛肉品质方面都有显著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对江西当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还需要继续利用西门塔尔牛促进江西省的牛养殖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