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赛吉
(班玛县灯塔乡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班玛 814399)
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主要由家犬和狐狸等野生动物是主要传染源。犬因食入病畜内脏而感染。病犬排出的虫卵,污染牧场、水源等自然环境及羊毛等畜产品。人由于与家犬接触,或食入被虫卵污染的水、蔬菜或其他食物而感染。高原棘球蚴病的发病具有很强的地理分布概念。研究发现,高山牧区动物的发病率高于半农半牧地区,半农半牧区的发病率又高于纯农业地区。而且会时常将感染棘球蚴病的牛羊等动物尸体器官直接丢弃,野生动物或犬类食用了带病源的尸体,又会转而加大传染性,扩大了牧场被污染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大多数牧民由于生活习惯,饮食多数是直接用手抓食,而他们并无养成在进食前洗手的习惯,这又大大增加了间接传染的可能性。
该寄生虫病在高原地区的主要发病对象为牦牛和绵羊,牦牛患包虫病的概率要远大于绵羊,根据医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牦牛患包虫病的几率比绵羊要高出30%。在牛和羊中,棘球蚴病的患病率随着动物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且感染强度与畜龄的关系非常大。
经过医学观察,在畜龄较大的牲畜中,包囊也教幼龄牲畜大,其钙化自愈特征较为明显,多为小于1cm的小包囊。分析表明,脾脏钙化率高于肝脏,而肝脏则大于肺脏,染病率最低的脾脏自愈程度较高。受年龄,物种和地区不同的影响,在犬类中,大龄犬受棘球蚴病的染病率分别是强壮犬和幼犬的2.7和4.2倍,其中雄性犬的染病率比雌性犬要高,大型犬的染病率高于小型犬,野生狗的染病率高于家养狗,在畜牧区的染病率要高于农业区。
牦牛棘球蚴是寄生于牦牛的大脑,肝脏,脊髓和其他部位,并引起多种神经系统和肝炎症状。此种寄生虫病常年发生,特别是在春季。被寄生部位会形成囊泡,内有透明液体。囊泡越大,则意味着感染的危害就越大。此种传染病大部分都是因为牦牛吃了受寄生虫感染的草料或饮用水时,寄生虫卵进入其体内,随着血液流向大脑和脊髓中,并经过长时间的生长发育而发生病状。牦牛感染棘球蚴病后,主要的危害在于其生长速度减慢并且肉质下降,最终导致各种器官衰竭而死亡,为牧民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造成一定的传染威胁。在相关的医学调查活动中,健康牦牛的平均重量约为78.14kg,而患病牦牛体制降为76.51kg左右,肉量明显减少[1]。
进行包虫病防治的关键是全面做好综合控制措施。首先基层组织要针对此种寄生虫传染病的传播进行大力的宣传工作,要让每一户牧民都知晓疾病的简易原理和学会科学的预防和治疗,加强群众的组织参与度,这样就会对有效防控该疾病产生良好的效果,有着群策群力的作用。
其次要对检疫系统进行严格的把关,所有因病死亡的牲畜,其尸体均要使用高温焚烧等无害化的方式处理,以防随意丢弃而被野生或家养犬类误食导致疾病的二次传播。
严格控制牧场周边野犬或家养狗的数量,定期组织犬类吃驱虫药进行一阶段防治,可使用吡喹酮5mg/kg或阿苯达唑15mg/kg,该药物对犬类的驱虫效果较为有效。犬类的排泄污物或被污染的草垫等,要集中起来焚烧处理,将待变虫卵完全消杀,进而防止病原寄生虫的大面积传播。
对感染棘球蚴病的牦牛,应采取及时隔离的措施,并针对染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药物诊治,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结果。例如采用阿苯达唑20mg/kg,每天服用一次,连续用药一周时间;或用吡喹酮30mg/kg,每天服用一次,连续用药三至四天可见好转[2]。若牦牛染病状况较为严重,可以对其进行手术,在切除患病处囊包后,另外还要在切除的部位上注射敌百虫溶液,以消灭剩余寄生虫。
要时常性的对牲畜聚集地,畜棚周围进行定时的清理工作,保持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可以有效的避免寄生虫的扩散污染。牦牛的棘球蚴病防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开展这项工作,每月定期组织寄生虫防治活动,多宣传好的积极向上的生活卫生习惯,摒弃落后糟糕的习俗,注意个人家居中的卫生,基层服务人员在牧区走访宣传时特别要注意防治措施,以免被犬类污物所传染。
积极推广畜牧卫生育种技术,组织相关专家为牧民制定科学卫生的养殖计划,加快建设生态健康的畜牧育种区域,促进现代化养殖和兽医技术的发展,政府机构也要加大对这一疾病的防治投资力度,为各级基层组织采购准备相应的检查器材和药品储备,增设多个畜牧兽医咨询站点,全方位的推动牧区常态化疾病防治。
在预防和治疗牦牛棘球蚴病这项工作中,专业卫生人员应全面了解牦牛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掌握临床症状,并对病理变化的性质进行深入分析。做出良好的实验判断,纳入特定的病理,并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完善高原牲畜的养殖管理,时刻注重畜群栖息地的卫生状况,确保喂食草料的清洁性和饮用水的洁净度,提高牦牛的抗病能力。通过先进的卫生管理,药品管理,科学检疫和定期为畜群驱虫来预防和控制该种寄生虫病,以确保牛群的健康增长并全面提高养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