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有个学者,有很多慕名拜他为师的学生。一日,他给学生们说了这么一段话:
一日一夜,阴阳两和。
十日十月,欲将东行。
很快,这位学者就出行了。
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走的吗?
(2)宋代文学家苏轼与寺庙里的和尚交情不错。一天,他让书童戴上草帽,穿着木鞋,到寺庙里取一样东西。书童问他取什么东西,苏轼说:“和尚一见到你,就知道了。”果然,和尚一见书童,便立即将苏轼所需要的东西交给了他。
请问:苏轼要的是什么东西?
(3)从前,有个吝啬的老财主家里要办喜事,于是发了很多请帖给达官贵人和有钱有势的亲朋好友。令财主为难的是,他还有一个亲戚在附近,按道理是必须请的,不请别人会说闲话。但这个亲戚比较穷,若是请他来,他必定送不起大礼,反而还要和其他客人一样吃喝,算起来自己还要赔钱。最后,老财主想了一个主意,给穷亲戚发了一张请帖,请帖上写了这样几句话:“若是来,便是贪吃;若是不来,便是不赏脸。”
穷亲戚看了请帖之后,在盒子中装了一文钱,并写了一张回帖。老财主看到回帖后十分难堪。
你知道回帖上写的是什么吗?
谜语故事三则
(1)明朝,即明天早上。(2)茶。(3)回帖是:若是收,便是贪财;若是不收,便是看不起。